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环保论文】_LED论文,新能源论文,低碳论文

【环保论文】_LED论文,新能源论文,低碳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环保论文】_LED论文,新能源论文,低碳论文

国内很多LED路灯厂家在技术参数说明上,为了宣称自己产品的高光效,往往把芯片的初始光通除以光源的消耗电功率得出比值,作为产品高光效的数据。其实这样做是混淆概念的。

为了让大家明白,下面我把这两个概念解释一下:1.初始光通量(Initial luminous flux)是每单位时间到达、离开或通过曲面的光能数量,单位:流明(lm)。光通量通常用Φ来表示。

2.实际光通量(Actual luminousflux)是指打开照明设备时,光能从光源发出,穿越照明设备(如透镜或灯罩等),直到它到达需要它的工作平面为止的光能数量。我们称到达工作平面的光通量为实际光通量。

通过以上两点的介绍,可以知道,实际光通量的数值要小于初始光通量。见下图。

由光通的定义,我们紧接着引出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光效。光效(Efficacy)是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与该光源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单位:流明/瓦(lm /w)。

因有初始光通量与实际光通量两种数据,所以光效也就有了初始光效与实际光效两种不同的数据。我们知道,“十城万盏工程”之所以大力推广LED路灯,完全是节能减碳的需要。

芯片的初始光通量经过透镜灯罩,到达路面能为行人车辆起照明作用的,也就是实际光通量。我们需要的是由实际光通量带来的高光效,并非需要初始光通量带来的高光效。

现在LED路灯行业,盲目的推广初始光通量的高光效,很多厂家在这里面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某些商家打出了120lm/w的高光效LED路灯,世界第一光效LED路灯等宣传口号。

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正是由于国家或行业的统一标准未制定,相关的检测标准未实施。另外,虽然有些地方出台了地方标准,譬如广东的DB44标准,深圳LED规范等等,但是,标准并不统一。

就拿DB44来说,规定对于适用在高速主干道上的LED路灯,在4000K~6500K色温前提下,I类标准是不得小于78 lm/w;深圳规范定义初始光效最高不得小于 60lm/w,但是深圳规范额外提及能效等级评价标准是:I级能效最低不得小于80lm/w。DB44与深圳规范都已经按地方的实际情况发布,可以看出,各地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国家应尽早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统一各项规范,这样,各个地区才会有章可循。虽然国内对于标准的统一尚在研讨,但是国外在2009年12月3日,经过发布三次草案后,美国能源部DOE出台了能源之星LED灯具标准的最终版本,要求于2010年8月31日生效。

为此,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研读。美国能源部DOE在2009年7月1日发布的关于三种SSL灯具性能标准的第二稿草案,指出其他指标尚不能充分测量出灯具的能效。

因此草案提出了一种新的度量指标----特定目标效能FTE(FittedTarget Efficacy)。并要求户外道路照明灯具最低的光输出要达到1000 lm(初始光通量)。

FTE将“目标照亮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因此,FTE就有了两个关键假定:1.矩形分布可覆盖最大区域,比圆形分布更加有效。

见下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