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让语文和音乐建立“专线”
毕业论文
音乐教材内容:第9单元的107节----钢琴音乐的奇葩
语文教材内容:江苏版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选修3第1单元----江山多娇
音乐教材中,要求学生在聆听、感受、体验肖邦钢琴音乐中认识和了解肖邦,在这1节的课程内容中,教学要求详细介绍“钢琴诗人”肖邦的生平以及《c小调革命练习曲》创作背景,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而江苏版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选修3第1单元中有1篇课文为《肖邦故园》,这是波兰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所写的1篇散文,文章虽然大都在描写肖邦故乡的自然景色,但主题却在肖邦,在肖邦的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和肖邦的爱国情怀。文中还有对肖邦音乐这样的描写:。“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1组玛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1组玛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1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景色,宛如f小调叙事曲的开头几节;秋天的落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3重奏。冬天,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这些话虽然出自1位文学家之口,但生在波兰的笔者肯定比我们能更深入的理解肖邦的音乐。
我在上这1章节内容时就采取了和语文教师协作的方式,在语文教师上这1内容的同时我在音乐课上介绍肖邦,这样的做法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音乐课上,老师少了很多文本的讲授,学生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欣赏更多的肖邦音乐作品;语文老师也反映,听过肖邦音乐的学生们更能理解这部文学作品中的景语和情语,在课堂上,教师学生在字里行间,时时产生者共鸣,语文老师对我说:看来今后我们语文音乐要多建立些“单线”联系。
当然,在音乐课上,我们首先要“关注音乐”,以上的3个课例,只是我进行这样的尝试的1部分,音乐课和其他科目进行的联系,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读懂音乐文化,在高中的新课程教材中,能进行这样的尝试的课例还有很多,诸如:中国民歌和地理课的结合,很多用古诗词谱曲的音乐作品和语文课的配合等等。我觉得音乐与相关文化和姊妹艺术等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应该是有机的结合。所以,教师不但要使自己的知识面开阔,全面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还要能够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寻找结合点,在课堂里创设多元文化的教学氛围,以此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
总之,作为1名音乐教师,应该有创新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不仅自己的本专业上有1定的知识深度,能够对从事的音乐教学的把握轻松自如,还要对其他学科有所研究,并使之能恰当合理的融入音乐教学之中,更好的为实施新课程服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的家乡
- 我的发现
- “大足石刻”导游词
- 丽江古城导游词
- 我家的淘气猫
- “都江堰建”导游词
- 开平碉楼导游词
- 畅游魔仙堡
- 童话世界九寨沟
-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 游览长城导游词
-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 我家的猫
-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 苏州园林导游词
-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 案件追踪
-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 《春天的图画》
- 《春天的雨》
-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春天的声音》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 《春天在这里》
-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