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30
新中国石油外交的战略演变与未来趋势-综合新能源论文(1)
编者按:2010年1月27日,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任副主任。21名委员几乎囊括了各部部长,其中包括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国家安全部部长耿惠昌、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章沁生,以及来自央行、银监会等金融系统的高官。
能源委的成立,被解读为中国正在从更高的全球视野来考量能源的战略地位,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在未来,石油外交之于中国能源战略的意义将更为重要。
近30年来,石油外交在我国政府、公司和民间等层次外交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上升,在高度依赖外部能源的背景之下,石油外交在今后也将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期开始,本报特约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能源问题专家徐小杰为本报撰写系列评论,分析与观察中国石油(13.08,-0.04,-0.30%)外交,尤其是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外交活动。
本期为第一篇,概述中国石油外交的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过程,从第二期开始将逐篇阐述中国与重点地区与国家(包括产油气国、消费国和过境国)和全球能源问题的石油外交关系与分析意见。近30年来,中国石油外交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70~80年代,在大庆等油田产量上升之后,中国开始丢掉“洋油”的帽子,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外出口石油。80年代以后,中国的石油进口也开始持续增长。
这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始于1993年中国成为净进口国,这意味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内石油需求迅猛增长,大大超过了国内的供应能力,中国进入了必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开始主动“走出去”。
第三个阶段可以从2000年开始,石油外交向纵深展开的阶段,特别是2004~2005年,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初步形成规模,但中国的石油外交活动也自此开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压力。自2007年,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世界政治与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西方国家在其传统势力范围的关系重整,以及中国、印度等国家新兴力量的摆布,开始更多影响石油外交,中国的石油外交已经全球化了。中国石油外交已经深度植入全球化背景,从展望的角度来说,展望中国石油外交首先必须深入分析全球油气地缘战略格局的变化。
笔者认为,今后中国石油外交活动和发展将受到以下几大因素变化的牵制。1.石油心脏地带的形成从地理上说,世界若干油气供应中心,即从马格里布以东到波斯湾、里海、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直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油气资源与供应带。
这一地带的天然气资源占世界总量70%以上,石油占60%以上。堪称世界石油心脏地带。
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以来,世界油气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冷战时期,这个地带被东西方势力分割成为若干个地区供应中心。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中亚和高加索国家的独立,以及俄罗斯自身的对外合作,这连成了一个巨大的石油供应地理带。显然,中亚不再是苏联的南方,而是一个新的世界油气供应中心,并将石油心脏地带连成一片。
这一变化对世界油气投资、贸易、价格具有重大影响,实际上确定了欧亚大陆油气地缘政治的格局。可以看到,俄罗斯、中国、欧洲以及美国等世界大国和地区势力对这个石油心脏地带具有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同时,围绕着这个石油心脏地带,在东边和南边的中国、印度、日本以及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石油“需求月牙形地带”,也就是亚太油气需求地区市场;而在心脏地带的西边,即欧洲地区形成了西边的“需求月牙形地带”。中国既是东边“需求月牙形地带”的核心,又直接连接着心脏地带,是心脏地带油气通往亚太地区的陆桥,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
今后中国石油外交主要将围绕着逐步进入石油心脏地带,连接东边“需求月牙形地带”。为此,首先要明确俄罗斯中亚地区在确保周边油气供应安全方面的作用,加强石油外交力度,为油气合作创造良好的双边和多边关系。
其次是加大对中东和非洲的石油外交活动,加强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石油外交合作关系,使中国的油气合作一方面由中东地区边缘向波斯湾地区的核心区(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等)突破,另一方面由北非地区向西非、中非和非洲其他地区发展。通过油气合作,向资源国正确传递中国与海湾国家、中国与非洲国家双赢互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小金鱼
- 崇高的师德
- 我相恋临川晚报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不说话的老师
- 大自然的启示
- 秋天的校园
- 可爱的校园
- 金鱼
- 荷花赞
- 花生
- 人、动物的生存与植物的关系
- 人生当中充满了挑战
- 改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The letter(信)
- 百货零售企业形象构建及提升策略的研究
- 品牌生态位原理及其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启示
- SONY的创新战略与知识产权经营
- 论建筑业企业发展战略
- 谈企业所有权结构对运营效率的影响
-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评述
- 论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的战略意义
- 浅析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企业战略执行管理
- 浅析国外科技计划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浅析
- 企业孵化器营运模式选择及策略分析
- 浅谈金融危机下建筑企业的应对策略
- 以优势资源为核心提升企业竞争力运作模式的分析
- 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环境风险研究
- 中小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初探
- 《窃读记》教学建议
- 《窃读记》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一
- 《窃读记》教材简说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一
- 《窃读记》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二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三
- 《窃读记》教案学案设计
- 《窃读记》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二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三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三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