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环境风险研究

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环境风险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31

基于战略管理的企业环境风险研究

[摘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及环保呼声的高涨,使 企业 在追求 经济 利益的过程中,不得不担负起一定的环境风险。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企业内外部各方面对南京地区企业环境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调查发现,该地区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外部环境风险,具体表现在 法律 法规、行业政策上的限制以及对绿色消费的推崇、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等方面,但对内部风险因素控制得相对较好,具体表现在绿色资源、绿色能力、环境管理行为等方面。

[关键词]企业环境风险;风险防范;南京地区

受全球 金融 危机的影响, 中国 经济面I临着巨大挑战,但同时也获得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转变 发展 方式的重大机遇。以环保优化经济增长、创建生态文明,就是目前重要的发展思路。因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多种多样的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的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开展环境风险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识别风险因素,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同时,让外部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信息,作出正确决策,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转型,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目标。

一、企业环境风险的理论分析

(一) 文献 回顾

风险无处不在。有关认知性的说法如“风险即可能发生的危险”、“风险是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在安全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中,其表征为“一定时期产生有害事件的概率与有害事件后果的乘积”。

环境风险,通常较为准确的理解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或由人类活动与 自然 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后果。”其产生原因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但从管理的研究角度来说,自然条件难以把握,一般从规范人类活动方面着手。

学术界倾向于从环境管制、环境污染等角度研究企业的环境问题。已有的成果及相关热点包括环境管制、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的现状、技术手段以及此类行为对技术创新、股价、投资决策、国际间贸易等各方面的影响研究等,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研究。而以“企业环境风险”为概念开展研究的尚不多。以理论分析为主的,如杜敏的《企业环境风险浅议》,也不多。该文探讨了企业面临的各种环境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对策。

(二)企业环境风险的界定和内涵

结合对环境风险的认识,我们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将“企业环境风险”定义为: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引发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因为危害生态、人体健康和社会财富等不良影响而最终导致损害企业利益的不确定性事件。从产生原因来看,企业环境风险总体上源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在外部环境信息中,法律法规、行业政策的限制以及绿色消费的推崇、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是主要的风险因素。因为在《宪法》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下,《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日趋完善,另有,“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提出,都对企业的环保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考核和管辖范围的扩大、各项指标和要求的提高以及违规处罚的日渐严厉,一些不规范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并且,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促使绿色消费、绿色贸易大行其道,为满足市场供求中的这项新要求,企业必须在产品质量、生产环节各方面不断改进,避免因市场抵制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因此,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来看,环保法规、环境管制、绿色消费等限制都极有可能成为其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因素,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企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在企业内部,其所属行业的特点及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是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生产设备、排放物差异悬殊,当企业属于污染产业时,众多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使各环节都有可能引发环境问题,潜在环境风险也就成了可能。除此之外,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技术水平或管理能力的限制,企业无法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上的疏忽,将大大提升环境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往往这一类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能力较弱,面临着花费高额污染治理费甚至违法处罚的难题。由这些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对企业的不良影响,也构成了企业环境风险的一个方面。

二、南京地区企业环境风险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

南京作为区域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及部分重点 工业 园区,以 电子 信息、汽车、石化、钢铁为支柱产业。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南京市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占主导地位,具体又以石化、塑胶、金属、非金属、机械行业居多。特别是沿江地区化工企业密集,很容易引发爆炸、毒物泄漏等危害事件,因此,开展南京地区企业环境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卷设计及发放

为了充分了解南京地区 企业 环境风险状况,我们设计了一份专门的调查问卷。通过课题小组的反复探讨及有关专家的修改,我们结合企业环境风险的内涵,将问卷设定为四大部分,即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信息、企业绿色资源与绿色能力、企业环境管理行为。其中第二部分针对企业外部环境风险展开调查,包括7小题;而第

三、第四部分是对企业内部环境风险的考查,共9小题。为使被调查企业积极准确地作出答复,我们以正面考查的方式设置问题,对企业是否具备抵抗内部风险因素的各项条件提问。具体调查项目如表1。

该问卷委托南京市环境保护局向该地区各大 经济 开发区、 工业 园区内的企业发放,共258份,实际收回174份,回收率为67.44%,为可信赖反馈意见。因部分问卷未对主要调查项目作出回答或回答不完全,将他们从样本中剔出。所以,实际选用样本数为114份。样本行业分布如图1。此数据根据问卷的第一部分,即对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得到。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1.企业外部环境信息的调查

表2中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基本处于中等级(3分)以上,只有极少数企业选择压力偏弱,说明源自企业外部的环境风险总体较大。

具体到各项而言,“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区域的环境管制”对企业产生的压力最为明显,尤其是后者。它表明在国家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的宏观条件下,相关 法律 制度的日趋完善已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环境风险因素,而南京地区各部门对相关要求的特别重视和严格,又使得该地区企业受到的限制尤其大。近年来,南京市实行主城区污染企业的搬迁或关闭破产;综合整治沿江地区环境,持续整顿与取缔对水源地产生污染危害的企业与设施;采用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产品的环保标准等,使得该地区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受到强有力的限制,违者,则遭受经济利益、企业形象、持续 发展 等多方面的损害。

相对而言,“绿色壁垒”和“供应商的绿色要求”给企业造成的压力较小。前者与产品是否进出口有关。南京地区的支柱产业中, 电子 信息产品的出口受到WEEE和ROHS指令的限制,波及的企业不仅有电子信息产品整机制造商,还包括原材料、化工及包装物料等上下游企业。而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的实施,又对我国化工产品及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制成品的出口形成限制。南京作为全国的化工基地,相关企业对应的环境风险较高。而“供应商的绿色要求”不强烈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产业链的整体环境压力不强,相互间的制约还不明显。

另外,我们还对不同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作了比较分析,具体如图2所示。图中数据显示,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区域管制给各行业带来的环境风险都较大;而化工行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最为显著,纺织服装业最弱;在顾客和供应商的环保要求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建筑、建材、金属、非金属行业受到的影响最明显。综观各项,化工、石化、建材及建筑行业的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相对较大,对于南京地区的支柱产业,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风险防范措施。

2.企业绿色资源、绿色能力的调查

表3的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拥有的绿色资源、绿色能力总体形势较好。具体而言,各企业均保证有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说明企业的环保意识和主动性较强,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企业环境风险;而在获取环保认证、推行清洁生产方面,企业的表现不如前两者,部分原因可以理解为这两项要求较高、并非强制实施。但这方面的薄弱对应着生产技术限制引起的企业环境风险,又处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的同行业竞争中,若不加强这方面的实施力度,企业就将处于销售等的竞争弱势。

分行业比较结果见图3。可以看到,金属、非金属行业缺少绿色资源、绿色能力最为严重,而“产品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各行业普遍较差,其中,尤以制药、生物制品、金属及非金属行业最为明显;化工、石化和建筑、建材行业在环保资金及相关设施运用方面作出的努力较大。结合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分析,说明这些行业在外部压力下对环境风险问题提高了认识,并采取了相关措施来克服自身的弱势。

3.对企业管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表4的数据显示,被调查企业环保管理水平总体较好。在建立内部环保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近半数的企业能很好地保证“三废”稳定、持续的达标排放,并在废弃物的利用和资源、能源的节约方面表现良好。但企业在通过和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方面力度较弱。虽然这项制度目前并非强制性,但随着各界人士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它的缺失已日渐发展为企业的一项环境风险因素。

调查结果还表明,不同行业在实施绿色管理方面的表现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图4。总体上,各行业的表现在一般到较好之间。其中,金属、非金属行业在建立企业内部环保管理制度方面最为薄弱;化工、石化以及纺织服装行业制度建设较好。但是,化工、石化行业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表现明显不如其他项目,制药、生物制品行业也是如此。关于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能源节约方面,各行业表现相仿,均呈较好的态势。因此,企业缺乏绿色管理态度和行为所带来的环境风险相对较小。

4.问卷分析 总结

问卷调查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全部现实情况,为尽量减少误差,我们选取了南京地区各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近300家企业为调查对象,并涵盖多个行业,据此我们可以大概推测南京地区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综合各项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较大,尤其是相关法律制度、行政法规的限制,而对企业内部的环境风险因素控制得相对较好,但在获取环保认证、通过和实施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等具有强有力证明作用的考评方面表现欠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企业有效控制环境风险的说服力。

三、对企业防范环境风险的建议

(一)针对外部因素的环境风险防范

企业在规划自身发展的同时,须密切关注国内外的环境问题及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或变化,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环保方针政策。面对各项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管理力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企业应积极创新环保技术,努力开发环保产品,减少企业受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限制的可能。

对于日益高涨的绿色消费浪潮和不断抬高的绿色贸易壁垒,企业首先可以通过开展环保活动等形式,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其次,应尽可能地实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相关环保技术认证、产品认证;第三,企业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做法,建立系统、完善的环境风险信息公开制度,实现“自我规制”和控制社会指责、提高社会信赖度的双重功效。

(二)针对内部因素的环境风险防范

首先,企业应从加强环保意识做起,从根本上确保对环境风险问题的高度重视,把实现可持续发展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不仅在企业管理层中体现这种思想,还可以通过开展环境风险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将它传达给每一个员工,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以实现降低环境风险和节能增效的目的。

其次,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控制重大环境风险因素:在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中,充分开展对环境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工作,避免因规模或其他因素选择错误而造成的环境风险;在工艺设计或设备选择中,实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慎重选择先进的环保技术方案;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高标准、高要求地做好污染防治工程,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工艺,防止发生化学物质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当确实发生事故时,努力将污染所造成的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和环境责任。

参考 文献 : [2] 陆雍森.环境评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杜敏.企业环境风险浅议[J].中国环境管理,2002,

(2).

[4] 王建明,马佳轶.企业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完善设计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

(9).

[5]王建明,袁瑜,陈红喜.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企业绿色竞争力测评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5).

[6]张莉.论企业风险管理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经济师,2006,

(1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掌上星光
我的小银行
啊!童年
摔倒了,爬起来
绍兴·水·冬之韵律
快乐的节日
寻找校园的春天
山的那边
爱你的N个理由
为理想,而奋斗
春天的希望
生命的顶峰
我们爱你啊,无锡
我想对您说
中学学雷锋倡议书
低碳环保倡议书
个人党性剖析材料
金融危机下的节约倡议书
先进性教育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2012年环保倡议书
小学“学雷锋活动月”倡议书
晨读倡议书
植树节倡议书
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道路拆迁倡议书
瑜伽生活方式倡议书
争做文明小使者倡议书
幼儿园“学雷锋”活动倡议书
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预后的临床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的护理
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
Pilon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四环素临床应用新进展
脂肪肝临床100例治疗体会
浅谈妊娠弓形体病的治疗
视网膜肿瘤的诊疗体会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增强护理临床带教的法律意识 避免差错事故防范护患纠纷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面神经炎的护理体会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口腔黏膜天疱疮临床诊断与治疗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学设计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猫》教案2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2
《巨人的花园》教学1
《巨人的花园》教学2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白公鹅》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