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5分钱的破局 5分钱的接轨-综合新能源论文(1)

5分钱的破局 5分钱的接轨-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5分钱的破局 5分钱的接轨-综合新能源论文(1)

3月8日,正当两会代表们热火朝天地议国是、发提案,中石油突然宣布旗下的加油站全线为消费者“优惠”让利一个月。一时间,全国媒体议论纷纷,有人说“背盟”,有人说“作秀”。

在北京西二环的加油站每升仅仅降了5分钱,一位出租车司机抱怨:这也算“优惠让利”?我一天加80元的油,“优惠”的钱还不够买根冰棍的。不管中石油真实的目的何在,降价就是一个进步,是转向了市场化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破局中石油和中石化长期以来一直不约而同形成了一个隐性价格联盟,同进同退,同攻同守。两家企业拥有超过4万家加油站,中国绝大多数的油田、炼油厂、配送仓储设施都掌控在两个企业手中,联手之下绝对垄断了中国的市场资源,所有的竞争者,无论是民企还是外企,在这两个巨人面前都渺然如蚁。

蚂蚁和大象是无法竞争的,大象只能与大象竞争。倘若大象攻守同盟,继续维持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将毫无意义。

然而,尽管这次仅仅5分钱的降价,使大象之间的攻守同盟可能分崩离析。中石油的降价,使不断强调其亏损的中石化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家当初,因为北方油田资源多,南方油田资源少,加之国际市场油价长期低迷,而国内油田面临种种问题,所以据守南方的中石化并未全力争取国内资源,而更看好进口的廉价石油和沿海的炼油设施。形成了中石化偏重下游,中石油偏重上游的局面。

分家之后,面临巨大经营压力的中石油励精图治,马富才横刀立马力排众议,在国务院的支持下对中石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听取了国际金融机构的意见,以正确的方式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谁曾想,山不转水转。

中国、印度的崛起,加之两国缺乏石储备能力和期货驾驭经验及机制,使石油市场成为了投机家的乐园。国际油价连攀高峰,依靠进口石油供应终端市场的中石化陷入进退维谷,特别是炼油系统出现连年亏损。

而中石油因为控制廉价的国内石油资源,连续两年成为亚洲最赚钱的企业,受到国际金融投资机构的热烈追捧。在国际资本市场红的发紫的中石油,因为没有在国内A股上市,中国消费者不能从资本市场分享它的利润,加之接二连三地成品油涨价,招致众多消费者的不满。

一时间,认为中石油让外国投资者中饱了私囊,要求增加暴利税的呼声此起彼伏。正逢“两会”,为了平消民众和人民代表们的激动情绪,中石油采取了降价优惠让利之策。

也许在降价问题上两大公司已有所协调,但这5分钱成功化解了大家对中石油利润的抱怨,确使中石化转为众矢之的。中石油这一举措很可能使两大企业的价格默契出现裂痕,使中国石油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出现了破局契机。

接轨最近,政府主管机构重新制定了新的成品油“定价原则”,意图将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以体现市场化的原则。但做为消费者,我们清楚若中国市场油价过低,将无法确保石油供应的安全,也不利于节能。

但我们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要按照纽约和鹿特丹最短周期、最高品质和最贵的价格作为中国市场的定价依据,难道中石化进口的真是这样品质和价格的石油?那么他们为什么非要买这样高价的油?政府定价本来就是一个非市场化的行为,在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的条件下,政府定价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也可以平衡供应者的利益,以及关照相关因素。政府定价可以兼顾的问题不仅仅是石油的价值,还可考虑环境、资源补偿、污染治理、替代能源补偿等诸多因素。

所以,政府并无必要公布定价细节,将一个非市场化行为,进行市场化“装扮”。然而,就中国的情况而言,要解决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能源的瓶颈制约,特别是石油,只有依赖全球化的市场进程,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进行系统化接轨,实现市场的多元化经营,才可能从根本上弥补中国未来资源不足的制约。

所以,政府定价只能是一种过渡政策。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将政府定价依据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是将竞争理念和竞争机制与国际接轨。

如果中石油、中石化依然是铁板一块,不要说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无法进入市场,就是国内外都看好的中海油也很难在国内零售市场有所作为。推动中石油和中石化之间的良性竞争,是中国石油市场与世界接轨的关键一步。

中石油在全国各地有1万余个加油站,而中石化的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标点符号王国游记
我和爸爸的对话
我在网上投稿啦
美丽的小草坪
未来水果、蔬菜展览
我的不满意
第一次一个人走回家
我是幸福的小鸟
妈妈,母亲节快乐
寒假中的一件事
爷爷家的“小贝贝”
我爱故乡的柿子
跟我说“再见”
我爱故乡的龙眼
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缺陷及其设计观念变革
政府审计与CPA审计的期望差距比较
中美国家审计体制比较研究
美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改变
关于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
各国审计长之宪法规定比较
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ERP环境下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
政府审计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探讨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计算机证据与计算机审计技术
浅谈审计领域的数据分析报告
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初探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创新思路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最后一课》写作特点
《最后一课》课文题解
《最后一课》难句解析
《最后一课》问题探究
一个“可怜”而又伟大的形象
《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
《最后一课》中心思想
《最后一课》研读赏析
磨坊书简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
《最后一课》结构分析
《最后一课》学法指导
《最后一课》阅读指导
有关都德的《最后一课》
震撼人心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