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中国环境科技要着力突破九个关键领域-综合新能源论文(1)
在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之际,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王金南、蒋洪强、钟晓红等人发表看法,他们认为,《纲要》对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我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是引导和支撑循环经济发展,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把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环境作为重大领域,把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作为重大专项,把能源先进技术和海洋技术作为前沿技术,充分体现了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技支持。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方面,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被列为优先主题。
同时,在能源、农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其他方面的科研领域中也充分体现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思想和要求。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为环境科技增添了数不胜数的环境友好元素,找到了科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方式,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保驾护航,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科技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n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在九个关键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对此,他们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突破传统的科技发展思路,应该着力在以下九个关键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上,实现环境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环境保障技术体系。
研究建立综合的社会-经济-资源-能源-环境-健康的国家预测模拟技术系统;研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重点研究开发生态价值评估方法、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损失的计量模型、软件系统及其纳入传统国民经济的核算方法,构建国家、地方和企业不同层次的绿色核算体系;研究各种生态与环境系统的补偿机制及区域分异。 二是循环经济共性技术与科技示范体系。
研究分析我国快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情景并预测需要的资源生产率提高倍数;研发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与方法;研发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废旧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的支撑技术;研发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示范模式。 三是区域性、流域性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综合防治技术。
完成区域和流域污染控制环境分区与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研发流域水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关键技术;阐明区域性大气污染的成因,提出控制技术;查明土壤污染成因,建立控制及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技术体系;开发固体废弃物控制与治理新技术;区域性复合污染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 四是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关键技术体系。
包括农村面源污染特征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农村集约化养殖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其示范;农村的工业企业污染及其控制技术;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及典型区生态工程示范技术;农村饮用水污染机制及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等。 五是生态建设与生物安全的科技体系。
包括开发岩溶地区、青藏高原、长江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荒漠及荒漠化地区、农牧交错带和矿产开采区等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技术和保护;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沿线和复杂矿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重点开发海洋生态与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 六是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影响与防治技术。
包括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识别技术;重点有毒有害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和机理;环境健康风险、基准、标准和预警;阻断和降低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的技术途径和控制对策。 七是核与辐射安全的关键技术。
包括核安全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辐射防护和照射控制技术、辐射源安全保障体系;放射性废物安全与处置技术风险评估;放射性废物安全;核设施安全退役技术;核与辐射应急与反恐防恐技术。 八是城镇人居环境质量保障技术。
包括发展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发展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室内污染物监测与净化技术;发展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城市与城镇群污染防控技术、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管理技术。 九是应对全球变化与履行国际公约的科技支撑。
包括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履行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的科技支撑;履行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科技支撑;履行环境污染与越境转移国际公约的科技支撑。加强全球环境公约履约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今宵
- 无锡的奥运缘
- 快乐中秋
- 秋天到了
- 爱
- 歪诗大战
- 大有进步
- 雪中游戏
- 我为妈妈做好事
- 新编《宿新市徐公店》
- 游天柱山
- 风
- 可爱的小白兔
- 字典也是老师
- “0”像什么,象征着什么
- 论民行检察适用调解优先原则(1)论文
- 浅谈城市建设专题艺术片的创作
- 谈电视节目舞台“展示设计“的艺术张力
- 谈电视节目娱乐化现象批判-以电视相亲节目为例
- 谈中国电视电影生存之境
- 简析离婚财产分割中家务劳动价值的确认(1)论文
- 谈中国电视剧市场迎来自制剧的“第二春”
- 对电视电影的概念
- 财产权对人格权的积极索取与主动避让(1)论文
- 论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
- 再谈“答辩失权”与“不应诉判决”(1)论文
- 成本与收益:关于夫妻家务劳动价值的法经济学分析(1)论文
- 分析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影响
- 论当代都市情感剧的文化研究
- 关于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立法探讨(1)论文
- 《画》教学设计之四
-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之三
- 《画》教学设计之六
- 《画》片断赏析
- 《画》
- 《四季》第一课时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静夜思》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 《画》教学设计之五
- 《画》的教案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之二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