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3
科学发展观与能源政策-综合新能源论文(1)
近来石油价格的上涨牵动了全球经济的神经。1998年原油还曾经是10美元一桶,即使在2003年原油价格还稳定在25美元左右。
但进入2011年以后,原油价格不断上扬,现在突破60美元一桶。美国投资银行高盛的分析报告甚至认为,原油价格最终将超过100美元一桶。
种种迹象表明,廉价石油的时代结束了。石油价格的上涨,除了投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之外,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导致对石油的需求持续提高,而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供应却日趋紧张。
《石油的终结》这本书要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不仅廉价石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由于石油产能已经接近“巅峰”,石油供应的下降将不可避免。如果人类不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费和生产方式,石油资源的枯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按照目前的速度,这一天的到来或许在本世纪就会出现。
这就是“石油的终结”的真正含义。过去的100年中,石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动力,可以说现代工业社会就是建立在石油能源的基础之上。
今天,世界经济能源消耗的40%、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的90%是来自石油。石油资源的枯竭,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关键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办?不过,正如本书所指出的,石油的终结并不表示能源的终结。
这是因为,石油只是能源的一种,而且成为人类主要的能源来源也只是这一百年来的事。全世界还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储备,足以再支撑人类的能源需求一百年以上。
而人类使用能源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例如,1975年至2000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了50%,但其“能源密集度”(即生产一美元GDP所需要的能源量)却降低了40%。此外,还有诸多新兴替代能源技术如风能、太阳能、氢能发展也很快,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取代石油成为人类可以依赖的动力来源。
事实上,西方有些人对于能源的未来是非常乐观的,甚至有些过于乐观了。这些人十分相信市场经济的力量完全可以解决人类能源的一切问题。
他们认为,能源的供给和需求同其他商品一样,受到价格机制的引导。如果石油价格过高,原来很多因为技术和成本原因无法开采的油田也将变得有利可图,石油公司受利润的驱使必然会加大开采力度,结果就是石油的供给必然上升。
反过来,过高的油价会促使消费者以及下游产业寻找节能的方法和替代能源,其结果就是对石油需求的下降。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石油的价格因此也会自动调节。
20世纪70年代石油禁运之后,就是80年代石油价格的暴跌。这就是上述观点最好的注释。
因此在这些乐观派的眼中,技术进步迟早会使新型能源取代石油,石油价格的高涨无异于是自掘坟墓。他们很爱引用的一句话是: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人类没有石头了(而是因为人类发现了更好的工具),石油时代的结束也是如此。
因此,乐观派对“石油的终结”与本书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不过,我认为乐观派忽视了三个问题。
一是不可再生资源终究是有限的,勘探和开采技术的提高只能推迟生产巅峰期的到来,并不能改变巅峰期存在这一事实。而且,按照本书的计算,石油的巅峰期可能很快就要到来,即使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因素。
二是没有考虑到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的矿物燃料对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方面的负面影响,使得我们即使对有限的煤和石油资源也必须谨慎使用。最后,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乐观派过于迷信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而忽视了政府可以发挥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我认为,政府干预可以在两种情况下发挥作用。首先,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存在外部性问题。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在计算能源价格时没有考虑其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环境的破坏成本,因此普通消费者和企业往往只支付了能源的私人成本,而没有考虑其社会成本。其结果必然是定价偏低,消费和生产过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出现了“失灵”。
只有政府出面干预,使能源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才能解决外部性的问题。此外,能源的外部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已经走出国界演变成全球性问题,这时连一个国家的政府也无能为力,何况私人企业和消费者,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机制才能解决。
另外,在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干预也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私人企业和消费者,或出于短视、或出于自利,往往拒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天气娃娃
- 自我介绍
- 雨
- 这算啥
- 记一次献爱心活动
- 给奥运冠军的一封信
- 十二生肖
- 我们的教室
- 爬山
- 聪明的猫
- 花皮球
- 猫和老鼠
- 假如我是孙悟空
- 致郭晶晶大姐姐的一封信
- 我
- 挪用公款案件中出借行为的法律探析_经济法论文(1)
- 认定挪用公款共同犯罪要紧扣“身份”_经济法论文(1)
- 受贿罪法定刑的理性评价_经济法论文(1)
- 论职务侵占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_经济法论文(1)
- 从网络购物看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_经济法论文(1)
- 金融诈骗罪之“非法占有目的”研究_经济法论文(1)
- 查处行贿犯罪存在的问题及思考_经济法论文(1)
- 论中国经济法的诉讼保障机制_经济法论文(1)
- 实际承运人与承运人的识别与责任分担_经济法论文(1)
- 对当前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成因及对策分析_经济法论文(1)
- 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共同受贿探析_经济法论文(1)
- 对贪污受贿应以既遂数额作为犯罪数额_经济法论文(1)
- 试以科学发展观论经济法的价值_经济法论文(1)
- 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_经济法论文(1)
- 城镇房屋拆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_经济法论文(1)
- 《雷雨》教案
- 《称赞》教案
- 《一株紫丁香》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静夜思》综合资料教案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 《一株紫丁香》教案
-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 《打电话》教案
- 《葡萄沟》教案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案
- 《日月潭》说课及教案
- 《纸船和风筝》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