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巴赫复调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浅议
巴赫复调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浅议 巴赫复调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浅议
【摘 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也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被誉为西方“极乐世界”的乐祖、乐圣。巴赫的音乐作品也被后人认为具有永恒的价值。巴赫的音乐作品体现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复调最高超、最成熟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是巴赫使复调音乐达到了顶峰,其音乐作品形式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哲理性,表现出庄重富有内涵的乐思。正是巴赫这些与众不同的创作特征,使他的音乐作品与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在演奏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巴赫作品的演奏风格,力度,指触,指法,踏板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巴赫 复调 逻辑性 哲理性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
50),德国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巴赫带给人们的却是上帝的语言,华丽高雅而不做作,繁复的曲调之中蕴含的作曲技巧几乎在他后来的任何作曲家身上都找得到他的影子。
一、演奏风格
二、力度 2.由于巴赫的音乐结构思维与建筑结构思维相近,巴赫音乐的力度变化也以阶梯式为主,而不是古典主义后出现的渐强或渐弱,第25至27小节模进的渐弱,我们把它处理成f到mf到mp,而不是逐渐的渐弱。这更符合巴赫及巴洛克音乐的结构性,而不是浪漫派音乐的语言性。
3.巴赫音乐作品的力度变化更多的是存在于声部间与乐句间的。因此,在处理巴赫音乐的力度应避免在一个乐句里做过多的力度变化与起伏,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晰的表现巴赫音乐的对位性和构建思维,反之就会破坏巴赫音乐的结构感。
4.根据乐曲中织体不同的布局,音色的选择应遵循如下的规则:A当高音部与其他音部有较大间距时,往往可让该声部以飘柔的声音歌唱。B当织体中的各声部有较大间距时,中声部可以坚实突出。C当低音逐步下行,尤其在上方声部为长音时,低音声部可以浓厚些,即便时瞬间的变化也时值得的。D当两个声部音区交错时一定要让主要声部清楚。特别时两个线条纠缠在一起时,通常会让以较小时值构成的流动作为背景而淡化。
三、触键
四、指法
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有这样几种特殊的指法:
1.垫指:为了达到“较连奏”的效果而采取的一个手指越过另一个手指的演奏方法个手指的演奏方法。如三指经过四指,四指经过三指等。弹奏时要注意手腕的灵活,当一个手指尚未取代前一个手指时,前一个手指不应该离开琴键。
2.无声换指:为了保持某音同时又方便弹奏其他声部而采取无声的同音换指。
3.同音换指:弹奏重复音连奏时,为了使弹奏清晰流畅,可采取同音换指。
4.滑指:为了获得连奏的效果,同一手指从一个键滑到另一个键。如白键滑到白键,黑键滑到黑键,黑键滑到白键和白键滑到黑键均可。滑指时要找到最好的手指倾斜度。
在演奏时为了能够达到一定的演奏效果,还要注意指法的选择和运用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则:
(1)模进的片段大多用相同指法演奏。
(2)尽量运用顺指弹奏,大拇指尽量避免上黑键。在较难演奏或装饰音处,要多用较强的二指和三指。
(3)曲子的速度不同,指法也就不同。慢速度的指法不一定适合快速度,所以应以该曲适合的速度来确定指法,并且固定下来在关键处作上标记。
(4)由于演奏者手的大小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个人手的特点来选择指法。
五、踏板
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有着很强的结构性与逻辑性,我们在演奏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展现出音乐的这种特性,在踏板的使用上就不能用踏板来造成“和声的交织”和“织体的模糊”。这也要求我们在使用踏板时要十分小心,谨慎,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踏板:
1.我们的手指难以达到连奏时,可以巧妙的使用右踏板。但是这时的踏板要踩得很短,要用踏板捉住一个声音的音尾与下一个声音的音头从而使其连接。
2.当我们需要一种丰满和歌唱的声音时,也可以使用右踏板。右踏板是可以用于美化音质的,当我们演奏长时值的音或者是旋律性较强的句子是,巧妙的运用右踏板就可以使声音更加的歌唱,细腻。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用弱音踏板。弱音踏板不但能做力度变化,而且更能表现出音色的变化。踏板的运用在巴赫音乐的演奏中是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因此我们在踏板的运用上一定要慎重。要先把音乐中要求的句法、奏法弹好,然后在根据需要使用踏板。不能滥用,以免影响各声部间线条的进行,破坏了音乐的整体结构。
综上所述,巴赫是位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的作品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巴赫的作品像大海,宽广而深邃。他一生中所写的任何作品,都表现出他在旋律和节奏方面的创造性以及和声方面的大胆及丰富的想象。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灯光》梗概
- 《开国大典》观后感(5)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 父母的爱
- 名著故事梗概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6)
- 愤怒与惋惜(1)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7)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9)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0)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5)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13)
- 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 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
- 2011年高考备考工作计划
- 小学2012年秋季学校工作计划
- 秋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11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11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 政教学校工作计划
- 中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中学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中学2010—2011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农村小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 总工办年度工作总结及第二年度工作设想
- 总监理工程师2010年个人述职报告
- 工程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工作述职报告
-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述职报告
-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年终述职报告
- 项目部总工程师个人年终总结
- 工程部经理述职报告
- 焦化厂技术员岗位申请报告
- 某公司技术总工述职报告
- 2010年度工程总监述职报告
- XX年总工办工作总结
- 总工程师年度述职报告
- 建筑工程项目部经理述职报告
- 建筑工程师述职报告
- 土建工程师述职报告
-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花种
-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①
-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
-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路旁的橡树
-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一)
-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
-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失物招领》教案(二)
-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 《失物招领》教案(一)
-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