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理性预期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指导意义(1)论文

浅论理性预期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指导意义(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浅论理性预期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指导意义(1)论文

摘要:20世纪

60、70年代,在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批判中,理性预期理论产生发展起来。它的理论着重从宏观上分析理性预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从理性预期理论的起源和理论基础出发,论述了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并对它进行借鉴,指出政策制定者应当注意把握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层面理性预期的结合点,谋求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及经济运行三者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理性预期;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1 理性预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失业和经济停滞的困境,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危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在改变停滞膨胀局面时也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

这种形势下,理性预期学派产生发展起来。该学派以理性预期的概念改造宏观经济学,以预期问题为突破口,全盘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革命。

加之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加之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在理性预期理论的代表人物中,罗伯特•小卢卡斯、萨金特和华莱士等人是第一代代表人物,典型理论是货币周期论;巴罗和普雷斯科特等人是第二代代表人物,他们发展了小卢卡斯等人的理论,建立了实际货币周期论、财政政策分析和政府决策行为分析等新的理论。 2 理性预期理论的微观基础与基本假设 小卢卡斯与凯恩斯主义的分歧始于他为凯恩斯主义寻找经济基础。

他认为,宏观经济现象不过是许多个人经济活动的总和,宏观经济学中一切涉及人的行为的假定应该有微观基础。他在为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工资,价格部分提供微观基础的过程中发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确定的微观经济行为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相矛盾。

在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发生冲突时,小卢卡斯转向了新古典主义。他试图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并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

所以,理性预期理论的宗旨是建立与微观经济学一致的宏观经济学。为此,理性预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提出了三个分析的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假设;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自然率假设。

(1)理性预期假设。 理性预期是在长期动态分析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以完全的、相同的信息为基础,他们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期,做出合乎理性的经济决策,即他们能对未来做出理性预期。

(2)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 货币中性假说是指经济总产量和就业的实际水平和自然水平同包括相应地对商业周期发展作出反映的货币和财政活动无关。

(3)自然率假设。 自然率假说的要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动态平衡,外界力量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根本改变它;政府应该顺应这种动态平衡。

3 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主张 一是政府应制定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定,消除政策规则的任意变动性。理性预期学派坚持古典经济学的信条,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因为“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它始终是使各种生产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机制。

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认为,政府的作用只是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的良好环境。因此如卢卡斯所说,“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政策,而不是积极行动主义政策。

”政府干预越少,经济效率也就越高。 > 二是政府政策目标必须注意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且着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的决策不能对一国经济的产量、就业和其他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可以对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产生具有规则性的效果。

因此,政府应该把最理想的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 4 理性预期理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1)应充分考虑并正确引导微观主体的理性预期。 不得不承认,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正日益增强。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公众的理性预期,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众的理性预期又是不断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前提条件。

中央银行要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要准确地公布通货膨胀指标和失业率,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舆论导向,准确披露决策相关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正确引导公众预期,让公众及时了解这种政策目标的变化,增强其信心。

(2)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局限性。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有限的。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是诸如结构调整、制度转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单纯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很难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因为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对此是很清楚的,所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难以得到公众的响应。可以说,货币政策不是调控经济的万能手段。

不仅仅因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本身需要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支持;更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局限性。

(3)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以期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原则是为了使微观经济个体顺利地从事经济活动,充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所以,政府的政策要想得到各种经济成员的积极配合,使各项经济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取信于民,避免“朝令夕改”。因此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符合经济活动当事者的预期规律,可以使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从根本上摆脱由于政策的频繁变动对其造成不良后果的担忧,从而无需寻求应变之策,而尽力去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行为的最优化。

总而言之,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政府在采取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并引导这种预期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政策调控,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

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日益增强,我们必须转换思路,注意把握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层面理性预期的结合点,谋求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及经济运行三者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杨玉生.理性预期学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杨丽彬.理性预期观点的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1

6). 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丁冰.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论 文网在线 www.zhlzw.com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真想成为一朵云
美丽的秋天
秋天的早晨
我真想成为一朵云
我家小白兔
老鼠和蚂蚱
小狗 “丁丁”
下象棋——我的最爱
白色让我想起......
秋的变化
我与大队委无缘
我的课余生活
迷人的郊外
我的家乡
我属兔
我的入党申请书
XX年9月份入党申请书范文
XX最新入党转正申请书
汶川地震后的入党申请书
抗震救灾医护人员入党申请书
入党申请书——对党的认识过程
XX优秀入党申请书
通用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本
XX年7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文(最新)
XX年大学生汶川震后入党申请书
XX优秀入党申请书
汶川地震后的入党申请书
XX最新个人入党申请自愿书
一篇不错的入党申请书范文
XX在职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中考英语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开题报告模板
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意见
开题报告怎么写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书
论文开题报告
如何写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之二
《鸿门宴》教学设计之四
《鸿门宴》教学设计之五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之五
《鸿门宴》原文和译文
《鸿门宴》教学设计之二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学设计之一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之一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之三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之四
《鸿门宴》教学设计之三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之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之一
《鸿门宴》教学设计之六
《鸿门宴》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