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武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1)论文

武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武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1)论文

论文摘要:武汉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是从其发展现状来看,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研究如何通过对现有旅游资源的专项和多元化的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旅游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论文关键词:旅游资源;武汉;人文旅游资源;品牌 1 武汉市旅游资源现状 武汉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的东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市内100多处湖泊星罗棋布。

数十座山峰蜿蜒其间,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和“江城”的美名。这里也是千年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现将其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进行介绍。 1.1 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两江交汇、八川聚集、湖泊密布、山岳纵横、平原广布构成了武汉市旅游资源的秀丽风貌。

(1)与水有关的独特资源。 长江与江汉在此交汇,将武汉一分为三,使武汉成为依山傍水、三镇鼎立的江城。

长江武汉段,市区内长江段长60km,另外还在市辖郊区境内流经85km,总长达145km;汉江武汉段在市辖区内流经62km,在市区内流经50km,总长达110km;汉江河道弯曲狭窄,在汉口附近宽度为200m左右,有250余km的江河水道贯穿武汉,这不仅在中国仅无绝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但目前,江河水道仅作为交通水道,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旅游开发。

武汉湖泊密布,水面宽阔。有东湖、月湖、莲花湖、木兰湖,后湖、东西湖、郎官湖、墨水湖、南湖、紫阳湖、沙湖、水果湖、北湖、严东湖、青菱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等。

目前除东湖、月湖、莲花湖、木兰湖等有一定的开发利用外,后湖、东西湖、郎官湖、墨水湖、南湖、紫阳湖、沙湖、水果湖、北湖、严东湖、青菱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等旅游开发利用程度低,有的还未开发。

(2)与山有关的独特资源。 武汉山丘旅游资源丰富,可谓山丘纵列、岗岭起伏。

市区内两列山系,其地层走向和山势作东西展布,一列从汉阳汤家山、赫山、龟山至武昌紫金山、凤凰山、小龟山、猴山、凤斗山、团山、太渔山、吹笛山、黄家山;另一列从汉阳米粮山、仙戈山、锅顶山、扁担山、凤栖山到武昌蛇山、洪山、珞珈山、南望山、喻家山、磨山、马鞍山、石门峰、宝盖山。另外,市区周边外围还有马龙山、大军山、小军山、神山、铁锦山、公子山、龟尾山、龙泉山、木兰山等。

目前龟山、蛇山、磨山、龙泉山、木兰山旅游开发有一定规模,其它山丘旅游资源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1.2 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武汉历史久远,文化沉淀深厚,人文名胜古迹众多。

从已经发掘的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的大量器物。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商代盘龙城,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名镇;建国后成为湖北省省会,国家计划单列大城市,华中经济中心,长江中游和南北交通的枢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家会聚之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

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累,又闪耀着现代都市文化的神韵。楚国文化、首义文化、宗教文化、知音文化、三国文化、黄鹤文化、商贸文化、都市文化、建筑文化,康娱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科技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

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武汉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2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武汉市旅游资源风景区按地域来划分可分为五大区域。

各区的范围、优势景点(区)及开发重点(特色)如表1所示。 3 面临的问题 综观武汉市旅游发展现状,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方面存在着如下的三大问题:

(1)从实质上看,武汉旅游形象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必须加大力度塑造培育。武汉连贯东西,承转南北,旅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由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的功能转换还未完成。

(2)武汉是具有3500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资源还没有达到深度开发的程度,旅游资源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3)从旅游产品看,现有旅游景点“老、少、小、低”现象严重。多数景点比较老,类似黄鹤楼、归元寺等比较成熟的精品比较少,而且容量普遍偏小,外在知名度低,难以抗衡周边省市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

专项旅游特色不明显,旅游网络还没有形成,区域旅游不发达,游客承载量低。 4 发展对策 武汉旅游的发展必须以武汉特有的丰厚的旅游资源为载体,以优越的旅游区位为支撑,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与资源整合。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4.1 进一步开发有价值的自然资源

(1)水资源方面:可开发长江、汉江两岸,建旅游景点、创形象工程、展示江城景观;设置不同特色游船,开展两江游览;可兼容日游夜游,观光、娱乐、品食等旅游项目,形成武汉两江旅游带;武汉湖泊旅游开发,应从湖泊水系整体着眼,根据不同湖泊的水面水质状况、区位条件、人文环境氛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工与整合,实施专项旅游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武汉湖泊旅游。可分别开发为以湖滨度假休闲为主的旅游;以湖光赏景、渔业观光、垂钓为主的修心养性旅游;湖滨体育竞技旅游;以水上快艇冲浪、水上飞机、水上跳伞、花样滑水、水上拔河比赛、手划船比赛、帆船赛、龙舟赛、彩船大游行、水上秋千、游泳比赛、水上热气球等水上娱乐、水上参与性、表演性强的湖泊旅游。

可利用节庆活动,或邀请有国内外优秀水上运动员参加的水上比赛、竞技活动,通过颁发证书、奖金等形式吸引境内外游客。

(2)山资源方面:武汉山丘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森林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对呼吸道疾病有独特的疗效;森林内春季遍布的鲜花对人的心理、生理大有裨益;山地有夏季凉爽、春秋季节长的气候条件;有的山丘还是药材基地。利用山丘旅游资源可发展观光旅游,开发山丘疗养度假旅游,建立绿色会议中心,发展会议旅游。

根据山丘生态的多样性,针对学生客源市场开发生态科普修学旅游。针对学生消费水平不高,建立学生度假公寓,提供完善的低价位的配套服务,发展自助式旅游。

根据山地旅游资源特点,开发远足、登山、攀崖、野营、野炊、骑马、生存训练等项目,并与高校系统、中教系统联营、通过政府或学校合作,建立大中学生夏令营基地。利用山区山地采种、育苗、营林、加工木材生产工艺,木制家具、工艺品等木制品的生产工艺;根雕盆景工艺;山野菜、野果、食用菌加工等森林绿色食品加工工艺等,开发产业旅游。

山水相依,林中藏寺,往往是山丘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在开发山丘观光旅游、会议旅游、度假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的同时,可结合节日庆典、宗教法事活动,组织大型庙会,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高旅游行为层次。

4.2 深度挖掘人文资源的内涵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应宏观构思,整体策划。在空间格局上应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景区。

构建旅游文化产品群,创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功能。通过提高文化旅游知名度,增加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塑造武汉旅游形象。

(1)开发首义文化旅游产品:首义文化旅游资源本体丰富,主要分布在武昌。这里有起义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黄兴拜将台旧址纪念碑、三烈士亭、总理孙中山纪念碑、孙中山铜像、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日知会旧址、武昌首义发难处工程营旧址、楚望台军械库遗址等。

通过对首义文物、遗址、遗迹的修复、整饰营造首义文化氛围,开发首义文化旅游资源,发展首义文化修学、观光旅游产品。创建首义文化旅游产品,可利用辛亥首义的深远影响、号召力和吸引向性,激发海内外华人爱国主义精神,拓展武汉海内外旅游客源市场。

(2)加大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宗教旅游不仅吸引着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教徒,也吸引着可能并不信仰某种宗教仅慕名前来游览的大量游客,为满足对于宗教活动具有神秘感和新奇感,一睹宗教建筑、宗教艺术、宗教活动为快。武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总量丰富。

市内有归元寺、长春观、宝通寺等。市区外有木兰山、柏泉寺(遗址)、莲溪寺、正觉寺、古德寺等。

归元寺、木兰山宗教旅游开发时间早,已具一定规模,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但总体而言,规模偏小,容量有限。

其它寺庙开发不够,宣传不够,游客少。武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整体策划,加大投入。

按照宗教建筑风格整饰,修复相关寺庙,治理周边环境,拱托宗教文化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

(3)发展多元文化旅游产品:武汉古为楚国之地,楚国文化沉淀也很深厚。现已建成的东湖磨山楚城和位于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包括编钟楚乐在内,向游人展示着古代楚国先民们的文化魅力与神韵,游人以极大的兴趣领略楚国风情。

楚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楚文化旅游系列产品,开发游客参与性项目,提高旅游消费。武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特大城市,都市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她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段、不同风格的建筑物展示的建筑文化;许多街景、中心地段、标志性地段、广场景观能向游人展示武汉都市的个性与特色。可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街景、标志性地段进行必要的整饰作为景物、景点,串联成线,开辟武汉都市风情游。

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全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康娱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商贸文化十分丰富。武汉郊区农业发达,可开发农业文化观光和参与性旅游。

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中,应进行合理的策划利用,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旅游小区、创建不同类型的多元文化旅游产品群。

(4)借科技之力:武汉高校林立,科技力量雄厚,在全国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汉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国武汉“光谷”工程启动,已大大提升了武汉的吸引力。

武汉旅游深度开发,要充分利用武汉高校林立、学术资源深厚的优势,开发修学产品;创建旅游界与高校合作机制,组织层次较高,影响较大的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武汉会议旅游。利用高科技产品不断问世和营销机会,创建旅游界与政府部门、科研部门、产业部门合作机制,组织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国内国际博览会、会展中心,将武汉进一步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海军叔叔的信
致妈妈的一封信
怀念外公
雷锋叔叔,你在那里?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春夏秋冬
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假如我是一棵大榕树
难忘元宵节
美丽的凤凰山
春到人间
鸳鸯湖
生活中的小实验
妈妈,谢谢你!
从企业信息化的进程看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
切实搞好审前调查 提高审计质量、效率和水平
基建结算审计方法谈
政务公开与审计公告
开展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抓住“两个着力点” 深化房地产信贷审计
OA系统的应用促进政府价值流优化
ACCESS数据库软件在税收审计中的运用
国家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制度的完善思路
日本中小学计算机教学项目的效益审计
开展高等级公路效益审计的几点体会
浅议信息技术时代的网络审计
关于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问题几点思考
浅析黄金企业管理审计的要点
地税财务收支审计中舞弊的防范与检查
《邓稼先》教学反思
《邓稼先》教学设计
让人物引燃激情 用激情燃烧学生──《邓稼先》课堂教学实录
《邓稼先》教学后记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赏读
《邓稼先》教学杂谈
《邓稼先》教学设计
《邓稼先》教学设计
《邓稼先》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借鉴
《邓稼先》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生字注音
《邓稼先》教学反思
闻一多生平简介
臧克家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