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研究(1)论文

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1

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研究(1)论文

摘 要:产业聚集是当今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生产分工,改善市场结构,激励企业创新。面临当前的发展困境,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应向虚拟经营战略转型,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和虚拟经营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宁镇扬经济区;产业集聚;中小企业;虚拟经营 1 产业聚集与中小企业 所谓产业集聚,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同类企业,以及生产这种产品的上下游相关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高度集聚。产业聚集现象,在前工业化时期就已经存在。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将集聚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解释为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提出通过形成协同创新的集群环境,可以使所有成员获得技术外溢带来的外部经济。产业聚集的属性决定了它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1)产业聚集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经济效应,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产业聚集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征,可以使原材料采购、销售规模化,同时还可通过企业之间的转包、战略联盟、服务合同等,把具有产业联系的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实现集群内企业的成本优势。

而且,大量中小企业在特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能够形成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从而增加企业间的交易频率,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并且使这些企业能够获得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高质量、低成本的充分供应,降低生产成本。

(2)产业聚集有利于中小企业间的互动,促进技术创新和创新的运用。产业聚集将具有产业关联的不同中小企业联结成紧密的团体,各企业彼此接近,都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更为明显。

由于众多关联企业同在一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这就迫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3)产业聚集有利于形成聚集效应,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产业聚集为区域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双重机会,上游企业更加贴近市场,能够迅速拥有有效的市场需求和成熟稳定的销售网络;下游企业更能适应需求多变、技术多变的市场,获得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

中小企业由于聚集产生竞争,由于分工产生协调,在上游企业之间、下游企业之间以及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调,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并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2 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在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近年来宁镇扬经济区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如南京中小企业形成精密机床、服装、电力器材、生物医药、船舶、通讯电子、新型建材、节能环保材料、车辆及配件、食品、刀具工具、机油泵等产业集群,镇江中小企业形成船舶、路面工程机械、滚动轴承、丹阳眼镜、汽摩配件、钻头五金工具、扬中工程电器、句容光电子和针织等产业集群,扬州中小企业形成了牙刷、鞋帽、电缆、钣金、玩具、汽车、服装、机械等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平台,集聚效应明显增强,直接拉动了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为促进宁镇扬经济区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到2007年底,南京市郊县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9.27万家,创造了超过全市郊县60%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3.8%。扬州拥有近40000家中小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300多家,实现产值842亿元。

镇江98.5%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随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

如2007年南京郊县中小企业吸纳了80%的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提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量的70%。 综观宁镇扬经济区的产业集群,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为主,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产业升级难度较大。

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煤、水、油、电价格上涨带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长,产品出口严重受阻,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使得产业区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更为突出。究其原因,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集群虽已形成,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经营战略、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弊端,导致经济区没有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核心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聚集效应。宁镇扬经济区的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为主,低水平的重复投资较多,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化水平和合作意识均不够高,竞争处于无序和白热化。

多数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套较差,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没有形成,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实现集群内企业的成本优势。大企业很少将业务“外包”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之间又难以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只能各自为战。

(2)企业资金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宁镇扬经济区产业集群并不是建立在基于创新的竞争优势上,资本实力、技术实力雄厚且创新能力很强的中小企业很少,大多是来自于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简单的中小企业,沿用传统技术、淘汰和限制的技术,企业优势仍停留在劳动力和资源使用的低成本上,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所占比例甚小。

集群内企业发展模式基本相同,以自我积累式的发展道路为主,很少负债经营。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瓶颈压制了中小企业创新的动力。

(3)企业资源分散,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宁镇扬经济区大部分产业集群内,缺少主导企业和知名品牌引领产业发展方向,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不强。

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经营理念,在主营业务尚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的状况下,盲目实施多元化经营,资源实力分散在多个业务领域,在传统经营思维影响下难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3 虚拟经营: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经营战略创新的对策 20世纪90年代,虚拟经营浪潮席卷全球。

虚拟经营时代的到来,不仅为企业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经营观念及经营方式,更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筑就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虚拟经营战略是以本企业的优势资源或功能为依托,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应用为条件,通过非产权合作使其他企业组织的优势资源或功能为本企业所用,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经营战略。

虚拟经营成功地响应了现代市场经济、信息技术及价值观的发展和变迁,是不同的企业组织之间高度融合、相互依赖、共生互补的经营模式。宁镇扬经济区的中小企业,应抓住江苏省深化沿江开发战略和构建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战略契机,进行虚拟经营战略创新,充分发挥产业区带来的成本优势、规模效益和创新能力,通过业务外包、共同作业、战略联盟、虚拟销售等虚拟经营方式,创造企业经营特色,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快速发展。

3.1 以虚拟经营为导向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制定企业虚拟经营发展战略是当前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在传统经营模式下,企业特别重视科层组织结构的建立,重视企业自身拥有的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优势。

然而在虚拟经营模式下,企业更加重视合作伙伴之间资源和功能的系统整合,提倡以企业最擅长的能力参与和分享各合作伙伴的成本和技能优势,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更有利于企业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因此,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应该彻底抛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围绕自身资源优势和经营管理经验,以品牌、技术、商业秘密、竞争优势等作为联结纽带,与集群内其他企业实现资源和功能的优势互补。

3.2 利用优势资源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保持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独有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中小企业只有拥有并依托核心竞争力,通过与外部资源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优势互补、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传统经营模式强调企业组织结构完备、部门齐全、权责分明并层层制约,企业以规模扩张和资本运营为理念,将所需的各种功能、资源集中在一起使用,具有完成业务活动所需的全部功能,如设计、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并依靠自身的功能或资源就能从事各项业务活动。而现代竞争理念强调价值链的非完整化,认为企业保持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长期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的关键或战略环节上保持竞争优势,而不需要也不可能在全部价值活动上都保持竞争优势。

因此,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应该结合企业价值链的形成和自身资源条件,紧紧抓住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并培育成为企业的优势资源或功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构建信任关系和利益均衡分配机制 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制造技术的创新,使企业从地区间的竞争扩大为全球范围的竞争,使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和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

新的竞争态势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具有足够弹性、更加灵活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此时如果合作伙伴之间不能做到利益共享和相互信任,就会降低合作的绩效,甚至导致合作的失败;如果合作伙伴之间信任程度高,就会大大提高合作的绩效。

因此,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之间,一方面要建立公平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共同利益的发展来保证合作各方的利益,充分调动参与企业之间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建立信任关系,彼此之间要做到以诚待人,互不欺骗,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促进区域内部合作的高效运行。 3.4 实施品牌战略,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于品牌竞争。

宁镇扬经济区中小企业必须结合市场竞争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基本目标和战略重点,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中小企业要与集群内的大企业加强合作和业务联系,建立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

产业集群要着力打造区域品牌,如集体品牌、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形成并保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产业集群企业共享的品牌优势。 4 结语 虚拟经营是IT时代造就的一种经营战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竞争会不断加剧,将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下,产业区中小企业应向虚拟经营战略转型,在企业的价值链上选一或两个能构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业务环节,集中实力与集群内企业进行合作,做“精”、做“深”、做“透”。

中小企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利用虚拟经营的优势,追求局部市场的最大占有份额,实现强化优势谋求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Michael E. Porter.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叶永玲.虚拟经营战略[M].上海:三联书店,2005. 谢蓉莉.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J].经济论坛,2004,

(4). 于仰南,于冬,刘文波.企业虚拟经营问题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 张丽梅.中小企业虚拟合作战略的选择[J].商业研究,2005,

(1

2). 曹富莲.论中小企业经营战略选择[J].企业管理,2007,

(1

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老师
不该发生的事
20年后的地球
春雨
邓小平,在1928
笨笨风铃
课间十分钟
书,我成长的伙伴
溜冰感受
读《呼啸山庄》有感
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20年后的我
假文盲
感受第一次
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审计学层级化课程建设研究
小议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1)论文
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1)论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改革
探究网络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我国现阶段环境审计目标的研究
审计义务教育免费
试论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小议企业内部环境与控制制度(1)论文
试析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的若干思考
探析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论文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与研究(1)论文
简析民族博物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试析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关于运用赏识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健康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如何使情感基调贯穿在整堂课中
《索溪峪的“野”》听课札记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2
《索溪峪的“野”》改进教学
《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的小练笔
《穷人》课堂想到的
《穷人》 教学反思
《詹天佑》评课案
《别饿坏了那匹马》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3
《穷人》听课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