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民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析民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1

浅析民办高校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论文关键词文化 文化迁移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检验学生语言运用水平,同时是在涉外交际中的影响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结合现实教学实际,本文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浅析语言中的文化迁移,提出了相应教学模式调整、教材开发与建设、教师自身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建议。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这也是外语教育界的共识,而对于民办高校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学习后,掌握了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口语的基本表达之后,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却仍有困难。不是自我表达有障碍,就是误解对方意思。本文即从文化因素、文化迁移入手,分析对教学方式的转变来探讨这一课题。

1 文化因素对于教学的要求

文化这一概念通常被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它是经过人的主观意志加工改造过的。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政治及经济制度、法律、文艺作品、人际关系、习惯行为等。第三个层次是心理层次,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等”①。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文化是抽象的,尤其是第三层次的文化。在交际中,这三个层次的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在交际中起作用。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竞争激烈的社会却急需掌握充足的英汉语言文化,即掌握了英、汉语国家生活习俗,民族心理以及价值观念、宗教文化等文化特征的应用交际型的人才。

要习得文化,就要找寻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有效载体。因此外语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不应该继续按着传统的教学策略,仅仅视语言形式和词汇的讲解,即词意用法等为教学重点,而应将传达文化与语言教学等量齐观,将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在语义解析和词汇用法中渗透文化,在篇章分析中透析西方的思维模式,与相关的文化背景链接,从而在对比和比较中,习得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相同之处,以寻求有效交际。

推行这种注重文化渗透的教学模式,首先,不仅使得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拓宽视野。同时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 “知己知彼”,做到随机应变、有理有度。其次,语言学习中渗透文化点拨,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词汇词意用法的记忆效率。

具体而言,对于一种文化的习得要通过大量的听说来练习,同时要注重阅读。首先,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有声的语言资料,同时注重选取英美文化类的书籍。一切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调整教学模式。我院在两年内逐步推广英语社区活动,也是对语言文化交际的一种检验和实践环节。在课堂上,教师讲授相关的语言链接和文化背景链接之后,让学生走进英语社区,进入英语实践基地,模拟场景练习。逼真的各种氛围,辅以外籍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着异国的氛围,让语言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实践方式无异于真实的交际环境,从而推进了学生实现跨文化有效交际。其次,在阅读中进行跨文化教学。阅读素材中渗透了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教师应当充分地讲解其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并鼓励学生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进行自主、互动式的教学。再次,在写作教学中进行文化对比分析。与西方人的线性表达不同,中国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受“螺旋式”思维模式的影响,缺少中心和连贯性。事实上,这是两个民族心理特征与价值观念差异的体现。也即上文提到的第三层次的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剖析其差异所在,促进学生直接、明快的表达。

2 文化迁移现象

文化迁移在本文中是指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它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或外语学习时,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②人作为思维的主体,其思维方式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而西方文化的主流包括希腊文化、犹太宗教文化和伴随现代工业革命产生的一些思想,因此,目前在英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潜意识的。学生会不自觉的将中国的文化植入西方文化中,来理解语篇、来进行表达。这就造成了很多的误解和语言误用现象。

根据上文的文化分类,文化迁移至少可以分成两种:表层文化迁移(surface-structure transfer)和深层文化迁移(deep-structure transfer)。第一和第二层次文化的迁移大体上属于表层文化迁移,因为这些文化要素一般是显现的,人们稍加注意就可感觉到不同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深层文化迁移是指第三层次中文化要素的迁移。由于它是心理层次,涉及人们的观念和思想,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很难察觉和捕捉。从某种程度来说,前两个层级的文化会影响到第三层次的文化迁移,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会减少文化迁移,从而更好地理解交际对方。

针对文化迁移现象,为了避免误解和语言误用现象,民办高校要在教学大纲、教材、方面准确把握。首先,教学大纲的设计方面,除了上文说的词汇、课文讲解中渗透文化,更应在现行的教学任务中增设“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版块或课程,使教师能有充分的课时进行跨文化交际内容的讲解与训练;完善相应的考核和评估机制,激发师生对此技能的重视与学习积极性。再次,在教材选取方面,应当大力开发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我部就结合民办学生的教学实际情况,编制了《大学英语学习指南》,其中既包括一些语言学习技巧,同时涵盖了中西方文化链接,从而减少文化交流中的误解、障碍。

3 结语

本文介绍了三个层次文化和表层文化迁移和深层文化迁移。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针对对深层文化迁移进行直接、具体、重点的研究,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发展是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的,是与交际密不可分的。

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身跨文化交际技能,结合适当的教材,按照合理的教学大纲,共同努力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目的语的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规约,在诸如英语社区、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及课外任务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当然本文中对于进一步分析深层次文化迁移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本课题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2] 戴炜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年2月.

[3] 梁镛. 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 陈娟,高黎.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3月.

[5] 见玉婷.Stereotyp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6月.

[6] 彭安辉,李延林.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Can Money Buy Happines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我最喜欢的作家-鲁迅
自我介绍
What shall we do first(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中英语作文--如何保护环境
It is time for sports(是时候运动)
My favorite movies
Traditional festional(传统节日)
The New Term's Plan
我对汶川地震的看法
房间布局介绍
My Dream(我的梦想)
新年新计划 英语作文范文
My mother我的妈妈
总监理工程师2010年个人述职报告
工程部文员转正申请书
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述职报告
助理工程师转正申请
某公司技术总工述职报告
建筑工程师述职报告
2010年度工程总监述职报告
物业公司项目经理转正工作总结
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建筑公司工程部经理年终述职报告
工程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工作述职报告
建筑工程项目部经理述职报告
土建工程师述职报告
煤矿通风技术员述职报告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重点
《小壁虎借尾巴》美文欣赏:壁虎爱的故事
《小壁虎借尾巴》写作指导:新“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二)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
《四个太阳》重点问题探究
《小壁虎借尾巴》美文欣赏:蜗牛和乌龟比本领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难点
《小壁虎借尾巴》训练素材
《四个太阳》老师语录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二)
《小壁虎借尾巴》趣闻故事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四个太阳》整体阅读感知
《四个太阳》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