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快乐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快乐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对快乐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

[论文关键词]快乐体育 公共体育 身心合一

一、树立快乐体育的理念,教学力求

做到身心合一快乐体育是从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以自我力量来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作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是日本学校体育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观点。快乐体育的出现,极大地冲击我们原有的体育课模式。过去大学体育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所以过分地提倡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教学的系统性。如对一个新动作的学习,要学生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模仿,直至较标准地完成这个动作,在这样的教学当中,教师较少地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差异和心理感受,学生被动地“为教而学”,所以教学容易出现刻板和枯燥。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这是我国大力推进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新课程的出现,使传统的教育思想受到了挑战,从而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非体育专业的普通大学生,由于他们的学业负担较重,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够充裕,因此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速度、力量等)相对体育特长生而言要差一些,协调性、灵活性、模仿性也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特点。新课程特别提到,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最高和最终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而是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并在道德行为各方面都有所发展。这就决定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主要是手段,它是为实现健康的目标服务的。因此,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不要过于繁琐和高难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费了很大的劲和很多的时间也难以学会的动作和内容,要适当地降低难度,要多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身体练习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程度,使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手段的采用上,不要过分地追求运动强度和密度,运动量的安排充分考虑相应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征。这也是有别于传统体育教学过分重视学生的生理负荷,而忽视了学生的愉快感受。新体育课程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在和谐的情景和愉快的体验中锻炼身体、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主张在快乐中锻炼,在锻炼中寻求快乐。需要强调的是,快乐体育教学并不是一时的、游戏式的“快乐”,而是一种新的理念。即快乐的体育课一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一通过体育课认知体育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体育一终身地把体育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一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身心合一的效果。

二、注意提高体育运动项目的人文性

说起体育课或体育锻炼,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肢体的运动,而对体育项目的人文性很少触及,这就是传统体育课的模式。现在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的热衷和投入,已经不是停留在肢体运动的层面上,而是立体式的热爱和钟情。换句话说也就是对这个项目的人文理解和在某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的一种喜爱。我们拿篮球运动为例,如一些学生非常喜欢篮球运动,不仅仅因为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而且在千变万化的比赛中无时不在挑战着一个人以及一个集体的意志和智慧。学生们喜欢这样的游戏,他们怀着一种好奇的热情投身到这项运动中。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他们掌握这项运动的基本运动技能。首先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基础的传接球、熟悉球性、简单的原地投篮,简单的运球跑和行进间上篮等技术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很快地掌握这些基本的技术,能准确地将球进行传递、转移和投球入篮,这样就会成就他们的成功感,使他们的好奇心和热情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肢体进行运动的过程中,要区别于传统教学从技术到技术的学习方法,要给运动项目注入它的人文性,即通过网络、书本、资料、电视等途径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篮球运动,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到篮球运动是一项包含竞技性、娱乐性、观赏性和商业性的运动。篮球在集体的防守与进攻配合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实现人际之间的交流,反映一个团队以及群众的凝聚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现象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其内容日益地丰富起来,放射出不可阻挡的魅力而深入人心。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篮球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视教学等先进的手段,如组织学生观看NBA、CBA和CUBA等有关赛事,让学生们从体育明星的大力扣篮、灵巧的妙传、配合的默契、神奇的远投等绚丽多彩的画面中,进一步欣赏到篮球的艺术性。有别于传统教学为看球而看球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在观看比赛中学会“品”球,因为“品”球是“观”球的进一步深化,如运动员的顽强拼搏、良好的职业道德、意志品质的高尚、鲜明的个性、团队的配合、胜利者的喜悦、失败者的沮丧和坚韧等等,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品”到球赛以外的人生价值,进而到“悟”球之中。“悟”球是欣赏和理解的另一种方式,是一种在品味、体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球赛如人生,球星的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也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具有执着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会激发学生对人生的另一种感悟。精彩的比赛气氛在欣赏者身上唤起某种特殊情绪,并逐渐转变成一种对篮球的“爱”的情感,进而激发亲身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欲望,这就是学生不断地喜欢篮球和不断地学习篮球技术的内在动力。随着学生对篮球运动人文性的不断了解和深化,这种兴奋会不断地产生和加强,形成对篮球学习的新的动力,这也是快乐体育的另一种表现。"

三、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一)在教学目标上,要以增强体质为主转向强调发展个性、能力、品德、智力、体力全面发展。快乐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前奏。在从事一项运动中,学生只有在掌握运动技能的身体练习中有成功的愉悦,才能产生一种快乐;有了某些快乐感觉和成就感才能不断地鼓励自己继续去探究和学习更高更难的运动技能,这是学习动机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要过分追求技术的系统性和完美性,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有大小,对一些协调性好的学生,要学会一个新动作并不难,而对另一些协调性差的学生来说却是不容易的,教师要充分地意识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差异,不能像传统教学一样以一个标准去要求不同的人,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学生在完成动作中的个性化存在并不会影响他参与这项运动的快乐。

(-)成功教育在教学上的运用。在学习评价中要多采用鼓励和口头表扬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不断进步,这对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很大帮助。随着学生不断地掌握新的运动技能,他们的成功感会越来越多,他们对这项运动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去探究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每一个学生体育学习和参与运动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不断提高。

(三)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快乐源。通过欣赏、评鉴、品味等边缘性教学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运动项目有更多的兴趣和认识。如前面所提到的篮球运动,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进行深刻的了解,使他们不断地去关心有关篮球运动的各种赛事,在欣赏球赛的过程中,明星们的精彩表演又给他们建立了另一种心理快乐。这种特殊的情绪会不断地激发他们亲身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欲望。在学习篮球技能的过程中,随着对技术的掌握,他们的心理会有一种成就的快乐。学生当初选择一项运动时,也许对这项运动只是喜欢,对它的认知和掌握并不多,随着学习的深入,运动的技能逐步掌握,竞赛的规则也越来越了解,像篮球运动这种集体配合的运动项目,在比赛中学生相互配合,当配合取得成功时,他们又会产生一种为交往和合作而快乐的心情。当自己突破对方的防线,将球成功地投入篮时,学生也会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感到快乐。对篮球运动从陌生到熟悉,随后到参与比赛,他们会为认识一件新事物而感到快乐。快乐无时不存在于运动当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对学生加以启发,不断地挖掘学习中的快乐源,学生就会在运动中充分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新亮点。

(四)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使学生不断增强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一个班学习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会随着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要充分地关注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要过分营造同学间相互比较的氛围,对技术较好的同学可以让技术的难度加大一些,而技术较差的学生可以把技术的难度降低一点,力求让每个学生的需求得到不同的满足,使每一个学生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和发展,这样在学习中才能有快乐的感受。新体育课程更加倡导对体育学习“弱者”的关注。体育学习“弱者”在身体条件、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往往不如他人,故容易产生体育学习的自卑感,丧失体育学习的自信心,进而远离体育活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的体会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到这些学生的心理感受,要注意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降低技术难度,分解技术动作,重视过程性的评价方法,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口头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学习体育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时还讲一些由“弱者”变成“强者”的事例去引导他们,以激励他们主动、积极地投身体育活动。作为教师应把教学中好的体会一年复一年地传递下去,形成大学生体育教育文化,为培养更加健康和富有朝气的建设者做出贡献。

(79)教学方法上要从以注人式的模仿学习为主转向灵活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传统的教学过分地强调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然后就一味地让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机械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显得刻板而缺乏生机。表面上看课堂纪律整齐划一,井井有条,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感受。为了改变这种方式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应该给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探究、创造和体验,让学生发现问题,再向老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既加强了教与学的互动,又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当学生的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可以把一些技术变成游戏竞赛的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神奇的皮卡丘
我的“七仔”
找春天
威风的喷火龙
赞美小雨点
我看《爱的教育》
我教你做杯子
赚书记
找春天
布娃娃
圣诞老人的礼物
脚印
帮助
当大人也不容易
我为妈妈做点事
从“像作文”和“不像作文”说起
会计电算化培训的几点思考(1)
预算外资金舞弊手段及审计方法(1)
新会计准则的特点探析(1)
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新准则下几种特殊业务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1)
如何开展重大经济决策审计(1)
基于计量观的现行财务报告改进(1)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中的任意性思想
高等数学真得可怕吗?
执行新会计准则给银行业带来的挑战(1)
浅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1)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幼儿语言学习披上彩衣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要采用强制轮换制度(1)
《月亮的心愿》
《美丽的小路》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三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五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四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课时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四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三
《美丽的小路》片断赏析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之二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之二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五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之三
《两只鸟蛋》片断赏析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