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1)论文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5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1)论文

[摘 要]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与优越区相比,其旅游资源吸引力具有明显的弱势:“4 S”特色不突出;人文旅游资源缺乏垄断 性。同时,具有相对性、不均质性、可塑性、时限性及继增性等特征。

可采取依附和借鉴旅游资源优越区、优化非优区 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来开展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 【论文关键词】 海岛旅游;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

一、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与优越区的资源特征比较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旅游资源数量或质量上相对处于劣势的海岛区域,其表现是旅游资源的分布不理想,景观美学价值偏低、景点组合状况欠佳或景区开发程度不高等。海鸟旅游资源非优区相对于优越区而存在,它并非没有旅游资源,而是由于自身条件、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等制约,旅游资源吸引力不强,而成为非优区。

根据李溢、刘家明、金平斌等学者的观点,海岛旅游资源主要可以分为气候资源、海洋资源、动植物资源和人文资源4大类。 海岛旅游资源优越区的资源特征有: 1.自然旅游资源特征:4S旅游资源(Sun、Sand、Sea、Seafood)突出,围绕其周围的海水水质较高,沙滩质地好,地处气候宜人区,空气清新,岛上生物资源丰富等。

2.人文旅游资源特征:拥有特色的海岛民俗文化,建筑风格颇具主题,岛上居民参与性高,富含历史文化或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等。 而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资源特征主要为: 1.4S旅游资源特色不突出,沙滩质地不好或规模不大,海水颜色混浊,动植物资源种类单一,人文旅游资源不突出。

2.位于海岛旅游资源优越地的阴影区,容易受其替代性影响。 3.具有相对性,非优区是相对优越区而存在,并不是永久处于非优状态。

4.继增性大,因旅游资源在数量上和种类上的突然增加,非优区旅游资源质量会显著优化。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与优越区的资源特征比较参见表1。

表1显示,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与优越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弱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增加,以及非优区自身可能挖掘出一定的特色资源等原因,其弱势地位可以得到改善,资源可以得到优化,发展旅游业的机会也多。

因此,如何合理开发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就成了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必须关注的话题。

二、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战略

(一)依附和借鉴旅游资源优越区战略 1.依附旅游资源优越区。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在旅游开发初期可以采取依附式战略来宣传和提升自己的资源普及率,然后再得以创新开发,树立自己的海岛特色。

在世界海岛旅游纷纷趋向火热之际,涌现了一大批旅游资源相当优越的海岛,如加那利、夏威夷、海南、普陀等,它们各自拥有天然的、具有其优势的优质旅游资源,加那利的阳光、夏威夷的异国风情、海南的热带风光、普陀的宗教文化让它们在众海岛中脱颖而出。因此,一些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海岛,可以依附于这些旅游资源优越区的存在而存在,在它们的光环影射下,开辟属于自己的一方客源。

依附并不是依赖,依附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依靠已经开发和发展的资源优越区来带动、发展壮大自身的一种方式。对正处于开发初期的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来说,依附海岛旅游资源优越区的发展不失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因为对于处在初期的开发区来说,其市场占有率和形象普及率远远不及已开发的成功区,就如桃花岛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岛到现在的耳熟能详的射雕小岛,其中间也经历依靠普陀的成功开发才得以被射雕剧组发现,被认为是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并且搬上荧幕,被众游客所熟悉并喜欢。韩国济州岛利用邻近日本本州岛及大小岛屿和中国舟山群岛得以吸引一批游客前往游览,尤其是在黄金周或旅游旺季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流量起到分流的作用。

在打开市场后再确立自己的韩国自由观光区的岛屿特色,赢得一席之地。除了依附同类型的海岛旅游资源优越区外,也可依附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优越区。

一般来讲,依附式开发战略仅适合于开发初期,并不适合于长期开发战略。 2.借鉴旅游资源优越区。

对于在海岛旅游资源优越区发展中总结出来的诸多成功因素,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海岛地区完全可以借鉴和参考。如玉环大鹿岛与舟山群岛中的沈家门具有类似的渔家文化、海岛风情,因此可以借鉴其发展之道,开展一些类似的渔家文化活动和项目,如海鲜小排档等。

当然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要选择类似或接近非优区特点的优越区,差距太大或资源悬殊太明显只会望尘莫及打击自信心,所以在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时要全面,既要看到其成功一面,也要分析其不足之处,避免在开发过程中重蹈覆辙。此外在借鉴和学习之余,要因地制宜地挖掘自己本地区的特色和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只有创新和突破才是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长远之计。

(二)优化非优区旅游资源战略 1.拓展现有资源的深度。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海岛无法延长其资源长度,那么就要把握好拓展其资源的深度,在开发过程中注入新的开发理念、新奇的开发思路,制定合理的策划方案,增添海岛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增加旅游产品的内涵等。

2.建造新景观或发现新资源。在发挥原有资源最优化的基础上,不妨将视野延伸到建设新景观和发现新资源上。

如人造景观或娱乐设施的建造,可使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内旅游资源得以优化。而在护理好原有的动植物资源的前提下,增加种类和数量,选购些外形美观大方、色彩与众不同或有益身心健康的动植物在海岛区养植,也可提高旅游景点的吸引力。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者要分析地区经济、人们的旅游观念及审美意识的转变趋势,关注区域内旅游资源数量的增加、质量的变化。例如,旅游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旅游消费心态的变化,追求多样化与消费个性化的特征日益强化,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某些原来并不优越的事物,可能成为受人青睐的旅游吸引物。

如渔业活动、渔民生活、古老的节庆活动等原本不起眼的资源一经报道或体验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就需要当地开发者审时度势,关注旅游变化趋势,及时予以利用和开发,如组织海岛地区精通唱词、渔歌小调的民间艺术家进行现场表演等。

3.利用政治、经济或其他事件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开发创造机遇。深圳被确立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在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商务公务游客,使原本资源并不丰富的深圳旅游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

海岛旅游也一样,一个海岛可以利用其所属的县、市、省份举办的一些活动或大事件来刺激海岛旅游,或者利用该省、县、市的政治经济上的优惠政策来赢取海岛旅游的高峰。如舟山地区举办的沙雕节、玉环县举办的国际家具博览会、确定15个海岛县的长岛会议的召开……这些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都会给当地一些处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海岛旅游创造机遇。

(三)系统开发战略 1.开发、发挥“龙头”景区联动作用,继而实现滚动有效发展。一个海岛的旅游系统由许多子系统组成,而且旅游资源相当多,所以不可能每项资源都均衡发展,要抓住主要亮点即“龙头”景区,以此带动其他景区的发展,从而实现海岛旅游整体的发展。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里也有潜在的“龙头”,只要懂得发现、懂得挖掘和重视,“龙头”景区的建设会起联动作用,带动整个海岛旅游的发展。舟山群岛的成功开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舟山群岛的旅游业就是先以普陀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从朱家尖、沈家门到桃花岛的联动作用,惟有先开发普陀这个“龙头”景区,才能先吸引游客,然后慢慢建设其他景区,推出一个又一个新景区,丰富整个舟山地区的旅游魅力,继而实现整个舟山群岛的长效发展。 2.优化旅游大环境,改善旅游条件。

一个旅游地的大环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三大环境,对于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来说,这三个大环境更要协调发展好。在经济上,该地区要加强经济的发展,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决定综合实力,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实现旅游的物质保障,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改善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设施设备和旅游环境,才能投入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才能使得该地区的旅游事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尤其要重视实现交通工具类型的多样化、档次的提高以及营运水平的改善,不断提高海岛地区的可进入性,如跨海大桥的建设可以缩短空间上的距离,加大客流量。在政治上,要有开明的旅游政策以及相对的优惠政策来扶持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如免税政策、节庆活动的举办以及重大活动的承办都要政府的支持和赞同。

从社会角度来看,海岛地区的居民要有对待外来游客的热忱之心和好客之道,该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素质,一个和谐的旅游环境可以使得人与人之间增进交流,一个良好素质的工作人员可以树立一个地区的整体旅游形象,这些都将有益于整个海岛旅游大环境的优化。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 1.明确海岛旅游资源保护的主要任务。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加强对海岛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在开发和利用的全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

海岛自然旅游资源保护的主要任务:一是海洋水体的保护,这是海岛旅游的基本载体;二是海洋生态的保护,这是一个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潮间带生态与海岛生态构成完整系统;三是海岛山体的保护,海岛山体本身就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禁商业性的开山取石,严禁乱砍乱伐。海岛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对象主要有:远古先民的文物遗址资源、抵御外夷的故址、历代名人踪迹、宗教文化、以及民俗风情文化等。

这些人文旅游资源有的正在被迅速淘汰或自然消失,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挽救与保护。 2.注意保护海岛的生态平衡。

良好的生态系统是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发展旅游的最大优势和根本,但同时海岛地区由于陆域面积小、淡水资源贫乏、土层浅薄、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易于遭受破坏,且恢复难度大,所以,在旅游开发时注意保护海岛的生态平衡非常重要。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在面临旅游发展机遇时,必须制定严格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来控制旅游设施建设,监督旅游的协调发展,防止旅游景区城市化、商业化和人工化的“三化”现象,破坏景区环境,同时影响旅游者的感受。

可以在岛上划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在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准从事旅游、考察活动,在实验区可适当从事科研、旅游、考察等活动,但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生产设施,建设的其他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建设集中式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污物收集站,采取太阳能、电等能源取代传统的煤、油等燃料,解决空气及水体的污染问题。海产品养殖要注意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对海岛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防范海水富营养化和赤潮的发生。

除了尽量减少污染外,还要大力加强环境绿化建设,花草树木不仅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还能起到美化海岛环境之效。 3.重视环境教育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海岛环境的保护,既需要一批懂旅游、懂环保的旅游管理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也需要一批负责任的旅游者。因此,应充分重视生态环境教育,重视生态文明的培育。

严格选拔干部,任用高素质的旅游管理者;加强导游人员的环保意识;加强对岛上居民生态意识的培养,赢得本地区居民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使加强环境保护与发展当地经济有机结合;制定处罚条例,对破坏环境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使海岛环境保护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除了采取以上战略外,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还可利用现代化媒介给非优区创造名声。

一首歌《太阳岛上》每年吸引数十万的游客来到哈尔滨松花江上的太阳岛;而一部爱情电影《廊桥遗梦》则使美国依阿华州的Madison小镇成为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鹜;而桃花岛也因为金镛巨作《射雕英雄传》的拍摄而闻名遐迩。因此,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可以借助现代影视、新闻媒体的参与而达到宣传造势的效果。

参考文献: 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李溢.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刘家明.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3). 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突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4). 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

(1). 宋国琴.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影响因素探析[J]. 企业经济,2006,

(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失去自由和被他人背叛?
新学期
我想拥有快乐的童年
请不要玷污了纯真的童心
美丽的风信子
春雨
老人的一天
小径见真情
雕刻心中的天使
校园的早晨
车,还是车
第一次发言
感动
麻雀之死
爱的旋律
山区县旅游开发初论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1)论文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深圳房产价格的经济学思考(1)论文
律师风险代理若干问题探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
浅谈以学习论为基础建构体育教学策略
广东电子行业海外拓展策略研究(1)论文
浅议“安乐死”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与金融政策研究(1)论文
关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简述用三维目标引领数学课堂教学
从权利角度看中国人的诉讼观念
移民工程对三峡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1)论文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问题研究
嘉兴“红色经济”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论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重难点讲解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
思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心思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词语解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背景知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一代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文评点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轻松练习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多音字辨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内容提要
笑靥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