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的思考

浅谈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0

浅谈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换的思考

"

论文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 角色

论文摘要:理念是行动的向导,但全新理念的有效落实却需要行为角色的转换。因此,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平等首席”、参与者、组织者及教学过程的分享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运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语文教师角色也是这样。特别是当新课程以其迷人的风采渐趋渐近的时候,广大语文教师在欣喜之余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的问题。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怎样进行角色转换呢?

一、商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转换的必要性与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对必要性与意义的充分的认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这种认识甚至能使教师自觉地生成正确的角色行为。反之就会出现摇摆性、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1.新课程的客观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观、语文课程目标观、语文课程内容观、语文课程资源观和语文课程评价观五个方面都有深刻创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角色进行历史性转换,即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由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2.新课程教学的客观要求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四种因素即老师、学习者、学科内容和环境中,教师的行动构成了课堂文化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教师的角色定位又直接决定教师的行为,因为教师的“角色面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影响课堂教学的社会系统运行。因此我们可以说,新课程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角色必须先转。

3.教师专业成长的客观要求

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更新热切呼唤语文教师角色作出相应的转换,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实际上,教师专业成长是在任何时期与任何条件下的永恒的课题。如果简单一点说,教师专业成长可以说是教师的业务能力的与时俱进过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生事物,教师只有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与促进者,才能在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中永葆青春与活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有保障。

(二)高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角色定位的意义

1.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理念的变化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要相应地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核心因素应该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实际上,角色转换其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以其头脑中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不断碰撞、调整与完善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充分地进行,则新课程的实施就会真正发生。否则,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有观点认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受到两类教学理论的影响,一类是外显的“倡导理论”,另一类是内隐的“运用理论”。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在书本里学到的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属于倡导理论,这类理论在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以理论形态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而运用理论却深植于教师的潜意识与行为方式之中,具有指导教师行为的力量,因此,倡导理论只有转化为运用理论才具有指导教学的力量。实际上,运用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在教师通过不断调整而使自己的教学角色不断定位的过程中形成的。

2.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

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调整程度。只有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才会真正地还一个学生自由探究与学习的舞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主体地位才得到凸现。"

3.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其教学行为是否真正改变。如前所述,角色定位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先导性条件。只有角色定位准了,教学行为真正改变了,才会有力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通常被称之为教师角色,教师的角色转换也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地位的、行为方式的调整。

(一)由控制者转向“平等首席”

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控制者角色,使之成为“平等首席’。即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间,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谈论,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例如,在讲“游褒禅山记教案”这课时,教师就可以先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请求,大家都知道,学习文言文的前提就是先要理解重要字词的含义,我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几个没有理解好的字,如“观”、“名”、“险”等,谁能解释一下?然后接着问,(《游褒禅山记》跟《桃花源记》和《岳阳楼记》都是“记”。它们是否有什么不同呢?这样就会引导学生探讨游记这个问题。教师这样上课,就使自己由原来的控制者转向了“平等首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得到有效的调动。

(二)由“授业者”转向参与者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把学生当成了“受道、受业、供惑”的被动求学者。这种单向的“传递和接受”式的文化教育正是新课程所摒弃的。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参与者,应该从如下方面体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肯定他们的感情和想法,能够承认自身的过失与错误。例如,在讲《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更加主动地探求“作者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既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等问题,教师不是一问一答式地牵着学生的思维走,而是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背景资料。(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的暴行,激起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的愤怒。当时苏、法、德、美、英、日等国家的进步作家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名义,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中国革命作家宣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消息,不让社会上知道他们的法西斯暴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冲破封锁,于4月25日秘密出版了《前哨》第一卷第一期《纪念战死者专号》,在上面发表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和《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然后与同学一道探讨。

(三)由“知识的权威”转向组织者

组织者角色是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组织者角色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景;同时,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材料;在方式上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形式。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

例如,在讲《赤壁赋》这课时,就可以先播放画面优美的赤壁泛舟图幻灯片,并配放富有感情的配乐朗诵,使学生的思维进人到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中,将学生带入一个愉悦而美好的情境。学生产生了探究兴趣后,教师就应适时的为学生的自主探究铺路架桥:①画面中澄澈幽美的景色,文中是怎样描绘的?②在这清幽的景色中,主人公(苏子)有怎样的活动?③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活动?以上三题的设计使学生由观看幻灯片的审美感知过渡到审美鉴赏,三道题衔接紧密,环环相扣,使学生认识并懂得鉴赏文学作品的一些规律性常识,即什么样的景色、情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和举止。同时,三道题也锻炼了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然后与学生一道完成本课的难点之一: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的?播放“赤壁泛舟图”中客吹洞箫的片段幻灯,配之哀怨、伤感的旋律。然后质疑:①客吹洞箫之音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②客为什么会吹出这样的曲调?(幽美的景色、闲适的心态,苏子既诵且歌,可这个客为什么如此不识时务,奏出如此不和谐的音符?)最后通过小组汇报、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对难点问题研究、探讨与评价,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也掌握了方法。

(四)由教学过程的指挥者转向教学过程的分享者

教学过程的分享者角色是指教师通过发动学生收集、展示信息来做课外信息的分享者,通过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成功进而来做学生成功的喜悦的分享者。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历史问题到互联网、书刊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师生交流,教师就可以更多地分享和欣赏到社会不同层面的文化信息,并以此来充实自己;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的成功铺路架桥,一旦学生取得了哪怕一点成绩,也要做出欣赏的表示,在分享学生成功的同时,更要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探索的热情。

如果说新课程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位带给我们福音的天使、需要我们的虔诚地迎接的话,那么,笔者认为,我们迎接的最好方式就是首先对自己的角色做出全新的调整。唯有如此,新课程才会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焕发出她迷人的风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鸡蛋浮起来了
我最熟悉的人
我的好奶奶
我的相思鸟
第一次自己洗头发
我的妈妈
采莲----根据《池上》扩写
做值日
这儿真美呀
吃喜酒
金色的秋天
读《猫和老鼠》有感
天鹅
小柏杨
美丽的竟秀公园
新党员转正发言稿
2011年2月入党转正申请书
1月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1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800字精选
2011年1月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
2011年最新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1年最新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
收费站预备党员转正申请
2011年1月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1年入党转正申请书
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汇报
医生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1年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讨
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究
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环境不确定性下的管理会计策略
关于民事责任优先的实现问题探究
对于博物馆教育走进社区的一些思考
免费开放后公共图书馆如何提高少儿读者的阅读能力
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调查及对策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德育方法探讨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对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防范措施的探讨
图书馆RFID系统下的读者服务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症结研究
我国司法公开制度及其完善路径探究
基于过程导向机械模具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小音乐家扬科
狼牙山五壮士
赵州桥
太阳 1
《小珊迪》教学设计
《心 愿》 教学谈
古诗《江雪》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设计简案
斗志斗勇的一战——《飞夺泸定桥》导读
《心 愿》 教学谈
24、少年闰土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
只有一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