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苏州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实证分析(1)论文

苏州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实证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7

苏州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实证分析(1)论文

摘 要: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和地方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下,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发展趋势,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代表城市苏州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服务业;第三产业;制造业;FDI 1 引言 “十五”时期服务业发展实践表明,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国家制定的发展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这一点说明,我国服务业进入平稳发展期后,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凸现,服务业政策在促进改革、解决体制障碍和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策限制问题方面力量单薄。因此如何发展服务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 本文旨在从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外向型经济城市发展其服务业所面临的问题。 2 近年国内对服务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学术界关于服务业方面的研究探讨,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进行总结,主要有这对服务业对经济影响,如魏作磊(2004)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服务业对我国就业的带动作用,认为服务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

服务业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研究,代表有李江帆(2004)通过对第三产业比重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阐述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赵仁康(2004)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我国服务业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服务市场竞争的新形势。

3、产业结构升级角度研究,代表有江小涓(2005)阐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意义和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任务。 上述研究主要针对全国范围的服务业水平进行分析,即便对区域和城市服务业有所深入,也局限在笼统总体上的分析,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服务业研究和实证没有涉猎。

 苏州不只是一个具体的城市,它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苏南模式和外向型经济城市的典型代表(张一力,2006),制造业发展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形势,因此研究苏州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对于借鉴和学习同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其他城市有着积极的意义参考价值。 3 本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使用《苏州统计年鉴》采集1980年-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模型分析并根据江小涓(2004)对影响服务业发展水平主要影响因素的设定和苏州市特有的经济特点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变量,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服务业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 变量和数据说明。为了保证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将数据进行人均处理。

(1)被解释变量:服务业人均产值(RJDSC)。历年第三产业总值除历年全市总人口得来。衡量苏州市服务业发展状况。

(2)解释变量: 人均收入:全市职工平均工资(AGZ)。衡量苏州市居民收入水平,因没有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问题,选择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代替,直接来源于《苏州统计年鉴》。

收入水平反映服务市场的需求。 第三产业就业占总人口的比重(BZ)。

反映苏州市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人均FDI(RJFDI)。

反映服务业受到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用历年实际利用外资额比全市总人口得到。苏州市是典型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城市,这里考量FDI对服务业发展的所起到的作用。

 人力资本:毕业生生数(EDU)。通过计算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之和得到。

此变量用来反映人力资本对苏州市服务业的影响。 人均制造业总值(RJZHAIZAO)。

反映苏州市制造业发展对服务业带动的效果。数据用历年制造业总值比全市总人口计算得来。

 城市化水平:人均货物周转量(RJCITY2)。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城市化水平是影响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数据通过历年苏州市货物周转量比全市历年总人口得到。 为使模型稳定,对所有变量取对数。

 模型回归结果。运用EVIEWS3.10,对多元线性模型的回归。

以OLS估计下的残差平方和倒数(W2)作为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 模型使用的变量全部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为避免伪回归的结果对回归方程进行协整检验,检验在残差(et)滞后期为零的情况下进行,结果如下(见表

1): ADF检验统计值ADF=-4.830085,其值小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7343,因此模型变量数据是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虽然变量数据不平稳但残差序列平稳,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回归结果有效。本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但在所有参数估计量显著或t值皆大于2时,对多重共线性可不做处理。

严忠(2003)因此不影响模型的效果。 4 回归结果分析 所有变量都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模型拟合优度为0.99,模型拟合很好。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服务业人均产值成负相关关系。

表明苏州市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足。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服务业特别是私人和社会服务业大部分停留在小规模企业或个体经营发展水平上。

另一方面是因为苏州市社会专业化服务业发展落后,制造业和房地产企业选择内部进行生产型服务,从业人员依然被统计成第二产业就业人口,降低了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数字。 全市平均工资对服务业产值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恩格尔定律,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会逐步把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服务品。人均工资对服务业产值的弹性为1.698214,表明苏州市人均收入的提高促进了对服务业的需求。

 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发展的具有贡献,但并不显著,说明苏州市服务业更多的依赖传统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人力资本型服务业(计算机软件,教育和科学研究)对服务业产值贡献率不高。 人均FDI与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与服务业呈负相关关系。

一方面说明FDI没有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而且还挤占了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制约服务业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说明苏州市服务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FDI 和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苏州经济发展特点是以FDI的快速增长带动经济的发展,而FDI也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见表3),使得苏州市主导产业目前以高端纺织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

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发展大量转移了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和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而且外资企业的“两头在外”经营模式使得制造业和FDI 并没有对服务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苏州的经济发展没有自动遵循克拉克1940年发现产业递变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中心将按照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发生变化,即著名的“配第一克拉克”经济法则。 通过人均货运量与人均服务业产值的正相关关系可知苏州市的城市化进程对了服务业产值有强的显著正影响。

一般来说,教育、文化、科学研究、餐饮、广播电视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部门主要集中于城市。因此苏州市的城市化进程增加了人们对生活服务业的需求,带动了上述服务业产值的增加。

 5 结论和建议 上文实证分析表明,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及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人力资本还没有成为提高服务业增加的主要因素。

而制造业发展和FDI的引入却制约了服务业的增长,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被制造业取代。 本文的启示性在于:

(1)城市化水平对苏州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应主要通过城市化推动服务业的增长;

(2)依赖FDI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苏州市由于引资的结构不均衡导致服务业发展所需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被挤占。所以FDI的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3)人力资本的积累决定着服务业的增长质量,所以加大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应与经济增长同时进行。 参考文献 [1]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J].财贸经济,2005,

(4). [2]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

(3). [3]李江帆.对第三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J].财贸经济,2004,

(1). [4]张一力.“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人力资本结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2006,(6). [5]李勇坚.中国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财贸经济,2004,

(7). [6]赵仁康.我国服务市场竞争的新态势及对策[J].财贸经济,2004,

(1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大花坛
亲亲我的爸爸
熊猫开店
最难忘的一件事
"茶壶”
游览瑶琳仙境
我是一名小小的清洁员
致山区孩子们的一封信
我的文具盒
扫把和畚斗
小黑狗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家乡的菊花
看立体电影
2011年大学生的入党志愿书
言辞诚恳的入党志愿书
高中学生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范文(三)
人民教师入党志愿书范文
本科生入党志愿申请书
2011年妇联干部入党志愿书
给党委的入党志愿书
大三顶岗实习周记最新范文3篇
2011最新入党志愿书范文(一)
电信学校学生入党志愿书
2011年入党志愿书范例
2011年共青团员入党志愿书
2011年在校大学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入党志愿书示例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研究
如何提高幼师生文学鉴赏能力
法治社会建构期高校群体法律意识探讨
监视居住中的权利保障研究
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小班幼儿早期阅读的教学策略
下一个黄金十年农机之路通向何方?
关于惩治腐败犯罪的法律思考
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民侵权责任及安全保障义务浅析
个人信息保护的若干问题
论宪法诉讼机制在中国的建立
关于“爱与法律”的法哲学思考
产权式酒店业主利益保护的思考
关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行政处罚的思考
《猫》教学设计之一
《猫》教学设计之一
《猫》教学设计之五
作者老舍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六
《猫》练习设计之一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五
《猫》教学设计之四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二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四
《猫》教学设计之三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