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实用外语能力

浅谈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实用外语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1

浅谈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实用外语能力

"

【论文关键词】外语第二课堂 学生主体 心理障碍

【论文摘要】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既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使之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与实践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由于生源减少、生源质量差的问题突显出来,特别是生源的外语基础差更显突出。因此,外语教研室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特别是为配合外语课堂教学,大力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取得了极其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深远意义

1.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夕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明确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

(1)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Englishclfnnotbetaught.Itmustbe leanred.学生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4)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1)学唱英文、日文歌曲。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着手。我们发现我校学生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因此大力倡导学Ⅱ昌英文、日文歌曲活动。这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得到全校教职员工的支持。学校为各个班级统一配发录音机,任课外语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讲解歌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朗读背诵。下课休息时不再听到学生的吵闹声、喧哗声,更多的是学生优美的外文歌声。

唱歌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通过学Ⅱ昌英文、日文歌曲,不仅训练了学生外语听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学生天生一副好嗓子,再加上喜欢歌唱,学起来更是有声有色。这样为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了自信心。而许多不愿学英语的学生也被吸引,从而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开设外教讲座。讲座是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利用业余时间,请外籍教师为学生举行“每月一讲”。主要介绍西方的文化、风土人情等。例如,

美国的家庭生活——AmericanFamilies

外国节日——F0rei Festivals

西方教育—EducatjoninWestenr

通过举办外教讲座,使学生的听力、口语得到强化,扩大词汇量,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通过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调动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使学生理解了学英语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国走向世界。

(3)开展百词竞赛,调动学习兴趣。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多记单词,记好单词,我们经常开展百词竞赛,比赛成绩好的,学校给予鼓励,这样使得效果更佳。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举行外语演讲比赛。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中,我们每学期都举行外语演讲比赛。演讲比赛的形式多样化:①教师给定若干题目,学生自己准备,比赛时以抽签的方式决定个人的演讲题目。②学生自己准备题目,然后在班内进行小型热身赛,选出优胜者,再参加学校赛程。③学生互相给对方出题,教师监督。外语演讲比赛是各种活动中最为激烈的一种活动,也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

(5)自编、自演外语小短剧。我们在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多编、多演、多练习。课堂上,任课教师每节课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教师给予指点、纠正,然后选出优秀作品。向学校推荐,参加学校公开演出。具体做法如下:下课前,由教师布置任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推荐);课下,各学生小组自己设计,各小组组长带领组员排练,然后他们再互相邀请,表演各自编排好的短剧,最后可以请教师帮助引导。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创作。这样做,不仅可以复习旧课,还可以进行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使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了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的效果

通过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活跃了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相结合,相得益彰。

(1)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或不学、喜欢或讨厌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沟通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而在外语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态度为学生服务,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并且教师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和体会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然后给予帮助,加以解决。这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排除心理障碍,错而后通。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是学生的积极活动。积极活动以创造性的思维为前提,创造性活动不可能在心理压抑、缺乏自信、恐惧等状态下进行。最大的心理障碍是害羞、怕错、无自信,三者又是以怕错为主。分析英语中出现的错误有两类:一类是来自母语干扰的错误,约占15%~30%;另一类是使用英语不当的错误。约占70%~85%。它是学习发展中的错误。发展中的错误和母语负迁移的错误有时是不可避免的,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可逐渐使这些错误得到纠正。另一方面,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运用语言。若是出现语言结构形式上的错误,只要不妨碍表意,就不必深纠。美国学者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说”,证明了“外语学习可以说是通过尝试来克服错误的过程”。在外语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从不过多地指责学生在语言操练中出现的错误,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英语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勇于从错误改正中求进步,形成了“排除I障碍,错而后通”的良性循环。

(3)总结成绩。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作出自我判断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及时表扬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并信心倍增。而外语第二课堂开展的各种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当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点滴成绩、受到表扬与奖励时他们的快慰和成就感迅速增强,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常用“Trustyourself'’、“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keep upyourcourageplease”、“Weeblieveyouarethebest”等话语激励学生,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由胆怯、害羞到自然、大方。对于差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给他们的任务不要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并且要多表扬、多鼓励。

(4)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自编、自演外语小短剧活动,让学生利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灵活性较大的生活小对话及剧本,培养学生大胆求异的思维能力。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此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以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想象丰富。积极探索,并具有独立见解,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创新思维。第二课堂活动综合了上述做法。有效地提高了创新能力。

总之,外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展开使我校的外语教学与习得均提高一个层次。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学生在语言学习与实践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动于奉献精神
强身建体“壮”民族
电视机的自述
微笑——人生中绽放的花朵
班级趣事
唉,眼镜……
学炒青菜
金鱼
开阔的胸襟
这节课让我高兴
眼镜,让我欢喜让我忧
母爱的力量
我们班的男生
读《窗口》有感
洗碗记
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
完善与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思索
对企业无形资产开展内部审计的若干思考
休闲与旅游关系的探讨
关于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研究
游客未来旅游方式的浅谈
信托业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新疆生态旅游和发展对策的分析
清泉寺宗教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对WTO的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建议
体验经济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独立审计中的运用
试论建立内部审计听证制度
我国独立审计政府监管的适度性问题
漫议《斑羚飞渡》
视死如归的斑羚
《斑羚飞渡》三探
电化教学走进《斑羚飞渡》
《珍珠鸟》课堂实录
《斑羚飞渡》彩虹描写的作用
《斑羚飞渡》有关资料
第三只眼读《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赏析
审视语文新课程审美对象中的悲剧美──从《斑羚飞渡》说开去
神奇的飞渡──浅析《斑羚飞渡》
瑕瑜互见的《斑羚飞渡》
《珍珠鸟》课堂实录
《斑羚飞渡》课本剧
《珍珠鸟》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