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9
浅谈建立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模式
"
论文关键词: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 开放性 生动性
论文摘要:新课标的提出,为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方法。当下的语文教学,应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这就需要语文教学者要善于归纳、总结、借鉴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本文结合教学中科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从教学的开放性和生动性入手建立语文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和发展。
一、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
1、开放的教学环境
语文是学生学习时间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作为语文教学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也可让试卷上的分数不下于六七十。如果不更新教学方法,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会日渐减淡。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者应该创设一种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施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产生兴趣,也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环境包含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课堂环境是教与学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环境。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生动活泼。既有思维的训练又有感情的熏陶,就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构,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教师应该加大教学的密度,拓展学习的空间、思维的空间,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其原则是尊敬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思维,积极发言,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延伸,建立平等、自由的学习境地。
再者要重视由课堂向课外的开放。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一定要立足课堂,同时,着眼课外,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开阔视野,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促使语文能力全面发展。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激发了创作的兴趣,培养了创作能力。学生开拓了眼界,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提升了兴趣。
使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又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境下开展认知活动。
2、开放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更是为了发展智力、健全人格,取得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语文施教者教学理念的转变,开放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教师作为学生语文知识的主导者,应该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和创新意识。“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吕叔湘),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特色的课文去安排课堂环节,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去阅读、思考、筛选、评述、迁移,在开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
譬如以学生阅读课内外读物为主。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本、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等;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讨论、朗诵、办讲座等:依据教材、围绕如何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性活动;以语文教材或相关知识为基础。开展表演、竞赛、绘画、歌唱、外出采访、参观等活动。开放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全面、深入发展的效果。
二、实践生动性教学方法
1、在生动中传递人文精神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学生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造性被泯灭。
语文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文化,它更重要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在于塑造人的个性发展。如:《斑羚飞渡》若单从知识方面来说,对文章理解无非是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要保护野生动物。这当然比单纯泛泛的说教和《动物》课本上的教育要形象生动得多。但是,这忽略了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如果我们用人文的眼光、人文的情怀去引导学生体会那种心情的沉着、灵魂的高尚、思想的光辉,肯定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强烈的震撼。那么,斑羚的灵动、神圣、悲壮及那种极富人情味的为了种族的延续,牺牲一半来挽救另一半的举动,就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丰碑。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满足对学生认知的培养,更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个性、价值观等得到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者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
其次,生动的教学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学,要发掘语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就语文而言,这“剩下的东西”便是语文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语文精神的重要内涵。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对自然和人生的关怀。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掘语文自身的潜在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2、以生动促进学生自主能动学习
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不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或者自学辅导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包揽一切,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生动的语文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来获得语文素养的学习行为内化的过程。教师要组织生动的教学,一是教学设计的动态性,一般认为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上课只不过是教师把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走下来便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课堂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生命活动,所以课堂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也不会像我们事先设计的那样,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可预测的。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生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课堂脱去僵死的外农,显露出无限的生机。
譬如我们熟悉的一个例子,老师上作文课时把一张点了一个黑点的白纸挂在黑板上,问学生们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看到了黑点,有的说看到了白纸。据此。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文章中学生各抒己见:人生中如果留下污点,就会将放大,应谨小慎微;有一个污点也不会影响人生的洁白,浪子回头金不焕……语文老师的这种暗示教学法,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培育判断力的写作境地,比其单纯的命题作文、供料作文来说。课堂氛围更为宽松和谐。 "
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课堂生动性
语文生动的教学,也是一个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语文教学要培养现代化的人,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语文课堂要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逐步走进中学语文课堂。电教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多媒体成为中学语文课堂的活化剂。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散文都是韵味隽永,语言清丽的作品,本身已独具吸引力,而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又是由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所选画面都是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这样,由于文章有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再现媒体,使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就勾起了学生自己也要配画、配乐为之朗读的欲望。同时,“以景显情,以声传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如在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因这首词思想感情放纵奔流,同时又透出对于人生悲欢离合而产生的淡淡忧郁。如果教师选配如二胡曲《良宵》此类的乐曲,将乐曲与词的意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一代文豪豁达超逸、乐观向上的宽广胸怀。朗诵同学就会很快进入了意境,情和景历历在目,词句自然流畅,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就感,这样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引起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可以建立课堂的生动性,激活课堂,提高了效率,突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局限,使学生得到视、听双重的享受。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生动性和开放性教学模式,是符合和适应新课标的具体做法,也是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必要做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件事让我感动
- 可怜的小燕子
- 我的业余爱好
- 又要考试了
- 成长中的一件事
- 日环食
- 秋
- 六月的话题
- 品味亲情
- 欢度元旦
- 蜘蛛与苍蝇
- 我的理想
- 我的好班长
- 味道好极了
- 我最敬佩的人
- 职场社交术之三大巧言秘笈
- 用职场礼仪使你事业蒸蒸日上
- 女性职业行为的七条礼仪提示
- 办公室男来女往七招术
- 只须9招牵着职场幸福走
- 如何在办公室里“放大”形象
- 办公室里不宜说的六种话
- 一定要慎防职场五大杀手
- 职场的一品和二品女人
- 办公室女性的六大感情禁忌
- 如何与办公室小人共存亡
- 职场江湖讲究“八面玲珑”
- 职场上学会“横”着走
- 如何规范穿着职业服装?
- 勤沟通不失为一种升职之道
- 数学建模在小学简易方程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
- 动作语言:提升数学课堂的魅力
- 小学数学“自学双疑式”教学初探
- 推敲数学语言,发展数学素养
- “数学术语”这样转换不够准确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术语
- 从教学“椭圆的标准方程”谈数学高效课堂
- 发展学生数学语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 小学数学中较复杂方程的解法分析
-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 浅谈高中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 可爱的草塘
- 跳 水
- 草原
- 词 两 首
- 晏子使楚
- 乌 塔
- 阿里山的云雾
- 珍珠鸟*
- 海豚救人*
- 燕 子
- 钱学森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田忌赛马
- 月 光 曲
- “诺曼底”号遇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