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力发展吉林省服务业以促进就业(1)论文

大力发展吉林省服务业以促进就业(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大力发展吉林省服务业以促进就业(1)论文

论文摘要:吉林省服务业面临既要大力发展需要专业技能、吸纳劳动力相对比较少的现代服务业、升级服务业结构,同时又要依靠传统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双重任务。从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态势看,只要应对得当,完全有条件实现上述目标。

论文关键词:服务业;就业;双重任务

一、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就业的结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总产值由1978年的15.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413.8亿元,年均增长12.3%;从业人员也由1978年的122.3万人增长到2005年的441.4万人,净增319.1万人,年均增长4.8%。

从产值结构看,吉林省的服务业结构突出表现为传统服务业占主导,现代服务业比重小。2005年,吉林省服务业排在前三位的行业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占24.4%,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业占14.7%,教育占10.3%,这三类行业产值占当年服务业产值的50.0%;排在后三位的依次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2.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1.0%。

二、吉林省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就业容量 目前,预测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就业容量一般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及经济结构变化,对服务业就业需求进行预测。

二是根据人口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数量与结构变化,结合服务业就业结构对服务业劳动力的供给进行预测,然后,再通过比较供需情况,做出未来的就业容量预测。本研究采取上述方法,对吉林省服务业未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进行预测。

(一)方案1。按1990年到2005年吉林省服务业就业实际吸纳劳动力人口及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首先利用趋势外推法,根据1990年到2005年吉林省全部从业人口数,预测2007年到2020年吉林省全部从业人口数,然后根据吉林省服务业就业人口增长趋势,得到吉林省服务业就业人口增长趋势线性方程如下: Yn=16.882*N一33409………………

(1) 其中Y代表吉林省服务业就业比重,N为预测年份。 根据式

(1)直接计算出2007年到2020年吉林省服务业就业人口数。根据预测,2010年吉林省服务业就业人数将达523.8万,2020年将达692.6万(见表

1)。

(二)方案2。按吉林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指标进行预测。

吉林省“十一五”期间规划目标是GDP年增长12%以上。据此,本方案按年增长率12%(按2005年价格)计算出2007年到2020年吉林省各年GDP数。

然后采用“东北地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预测结果(薛宝生等,200

5),计算出2007年到2020年吉林省人均GDP。最后根据人均GDP与服务业就业的相关关系模型预测各年服务业就业人口数。

以1990年到2005年吉林省服务业就业比重与人均GDP数据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Yn=8.5767Ln(Xn)-45.745 ……

(2) R2=0.9658 其中Y代表吉林省服务业就业比重,x代表人均GDP水平,n为预测年份。 根据方程

(2)计算出预测期各年度服务业就业比重,结合对吉林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预测结果,计算出2007年到2020年吉林省服务业就业人口数(见表

1)。

(三)方案3。根据2007年吉林省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进行预测。

吉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到2011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4000美元。据此按人民币计算,相当于人均GDP年均增长18.6%。

本方案按照年增长率18.6%(按2005年价格)计算出2007年到2020年吉林省各年人均GDP数值,然后采用方案二的预测模型公式

(2),计算出2007年到2020年吉林省服务业就业人口数(见表

1)。 这三个方案都表明,吉林省服务业未来在拉动就业方面的潜力很大。

三、吉林省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对策 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吉林省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服务业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吉林省服务业发展也面临双重任务。

既要大力发展需要专业技能、吸纳劳动力相对比较少的现代服务业,升级服务业结构,同时又要依靠传统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特别是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加快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发挥工业对服务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建设新型工业基地,不仅要承接制造业的转移,也要承接服务业的转移;既要成为制造业中心,也要成为国际性服务业的中心。

吉林省已制定服务业跨越发展规划。近期为工业主导、服务业基础提升阶段;中期为

二、三产业相互促进阶段;远期为服务业领先发展阶段。从理论上讲,工业的发展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工业对它的带动和关联作用的强弱。

若没有工业的发展作为支撑,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将难以实现,对扩大就业的促进作用也就难以持续发挥。因此,要使工业的发展能持续有效促进就业增加,还应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工业的基础地位,在结构调整中不能因为服务业对就业贡献大而忽视工业的带动作用,而应把通过发展服务业来解决就业问题的策略建立在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二)确立服务业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就业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

解决就业问题,一要靠经济增长,二要努力提高就业弹性。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能带来就业增长,但经济增长和就业并不完全同步,即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常常并不带来相同的就业增长。

这就出现宏观政策的“经济增长优先”与“就业优先”取向选择问题。事实上,单纯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必然会引发未来的失业。

面对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吉林省应选择就业优先的服务业发展模式。在制定和实施服务业发展战略时,各级政府应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首要目标。

同时,服务业就业政策应成为吉林省的重大政策,成为区域经济政策的根本取向。

(三)加快提升服务业结构以扩大就业。2005年,吉林省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总量的60%,而辽宁、浙江和上海等省、市仅为49.4%、38.6%和20.4%,吉林省服务业面临结构升级的强烈要求。

对此,吉林省确定了“增值性高、成长性强、就业面宽”的“现代物流及交通运输业、旅游产业、会展业、地方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科技教育服务业、农业服务业、现代商贸流通业”等10个服务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的重点。通过10个重点服务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带动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导行业,在促进服务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同时,也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四)大力发展城市型服务经济。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城市而不是农村,发展服务业必须以推进城市化为支撑。

吉林省存在城市化水平虚高现象,2005年底,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2,9%,吉林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1个百分点。但从城市竞争能力看,吉林省中心城市的“城市竞争能力指数”与东北地区其它中心城市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比都处于较低水平。

这种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水平也超过全国人口城市化平均水平的“城市化虚高”现象,不仅延缓了人口积聚,抑制了城市服务业消费需求,也制约了服务业及其就业的发展。因此,吉林省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人口在城市的聚集程度。

要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主线,以观念、技术和管理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城市型服务经济,并统筹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大关系,其中,特别要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金融、物流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以发展大型服务企业集团为龙头,提升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层次、规模与功能。

(五)完善服务业及就业市场机制。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很多可以商业化经营的领域被当作公益型、福利型事业来办;市场准入限制过多,在自然垄断基础上又形成行政性垄断。垄断抑制市场力量,导致效率低下,也导致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协调,最终造成整体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

因此,要想大力发展服务业,吉林省必须全面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必须在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和服务协调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导向,完善服务业及就业市场机制。积极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氛围,营造适合现代服务业集聚的软、硬环境。

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企业的同时,破除各种行政壁垒,打破部门分割,促进各种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新机制。加快服务业产业化、社会化改制步伐,进一步深化国有服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兼并、重组、联合、上市、跨行业及跨地区经营等方式,组建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

除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外,其他领域都要尽快实行产业化经营,特别是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领域。

(六)加强服务业就业人员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吉林省拥有众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但并没有把这种优势转化为服务业发展的优势。

随着服务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未来服务业就业需求对从业人员技能和素质将普遍提高。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包括服务业在内的非农产业转移,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普遍偏低。

因此,必然存在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与劳动力素质问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加强对服务业相关各类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会成为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的社会需求。

在这方面,吉林省有比较充沛的教育资源,应进行系统的谋划、开发和利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读后感
《夏洛的网》读后感
读《陶罐和铁罐》有感
南辕北辙
观看郭晶晶跳水卫冕战
无限风光在顶峰——读《登山人》有感
《克雷洛夫寓言》读后感
我心目中的英雄——刘翔
我愿成为一只微笑的螃蟹——《微笑的螃蟹》观后感
读《和时间赛跑》有感
《超越梦想一起飞》读后感
读《乌塔》有感
中美篮球之战
节约是最大的财富
看《唇上开放玫瑰花的美丽姑娘》后有感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评析
论汉语宾语位置上的主谓短语
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浅议言语行为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从奥斯汀到塞尔
论商务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浅谈行动研究在外语交际策略教学中的运用
论关联理论与英语教学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与教学
论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
浅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改进英语口语教学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对听力理解能力培养的启示
浅论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试论以“联”行事—对联与言语行为理论
论文化关联与文化翻译
浅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
《桂林山水》的修辞美
《桂林山水》结构图示
《桂林山水》中心思想
《桂林山水》课文题解
《桂林山水》句段学习指导
《桂林山水》课文解读
《桂林山水》学习目标
《桂林山水》疑难解析
《桂林山水》课文结构
《桂林山水》词语释义与应用
《桂林山水》写作特点
《桂林山水》重点剖析
《桂林山水》多音字组词
《桂林山水》反义词对比记忆
《桂林山水》课文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