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淡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浅淡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5

浅淡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合作学习

【论文摘要】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困难。正是由于数学学习有更大的难度,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更需要合作。因此,数学教师更要重视合作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关键,探究学习是目的,而合作学习,既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由于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关系,因此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交流勾通能力,可见,合作学习既有手段性,也有目的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合作学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数学一直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许多数学教师以为,数学教学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于合作精神的培养,那是思想品德、社会、语文等学科的事,与数学无关。这种观点割裂了基础教育的三维目标,导致教育价值部分缺失,是十分在害的。要知道,在基础教育各个学科中,数学是难度最大的学科,在数学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困难。正是由于数学学习有更大的难度,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更需要合作。因此,数学教师更要重视合作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中的分组问题

合作学习,一般形式是班内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5—7人为宜。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是开展合作学习重要的前提条件。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分组应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同一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应各有特点,应在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及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能够保证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启发。小组成员之间越是“异质”,越容易产生思想碰撞,越容易引燃智慧火花,从而产生新的思想。“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在总体水平上要大体一致。“组间同质”,既可以保证全体学生机会均等,共同进步,不至于因分组不均人为地拉开距离,也可以促进小组之间在学习上公平竞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分得好,可以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小组内部,“异质”的学生建立起互助、互帮、互教、互学、互补关系,通过组内合作,实现在不同的水平、不同起点上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组与组之间,同质的各个小组是平等、友好、竞争的关系。通过平等竞争,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使各个小组在大体相同的水平上齐头并进。"

2、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人人参与,个个动脑”

在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优秀学生、勤奋好学的学生积极参与,而那些学习较差的,不够勤奋的学生在一边当年看客。等积极参与的学生把问题解决了,“看客”们再从他们那里接受现成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实际上是在进行接受式学习。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和以往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所不同的只是:以往他们是从老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这时是从参与探究的同学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这样的合作学习,对做“看客”的学生不但没有任何好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合作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要给差生更多的关注,给差生更多的机会。

要保证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最好的办法是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给每个学生一定的、适合他完成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事做。如果学习内容较少不便分解任务,则应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独立学习、独立探究时间,并把独立学习的成果做为评定小组成员个人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比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时,由于不便分解任务,教师可先给5—10分钟时间,让全班学生各自独立学习,并把学习成果写出来交给老师,作为评定个人成绩的一个依据,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探究。这样,由于个人是否参与、是否积极动脑,关系到个人的成绩,从而能够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保证人人不当“看客”。

3、强调互助合作,实现共同进步

没有合作,就没有合作学习。因此,在合作学习中,合作是核心。受传统的教学的影响,学生一般更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小组和小组其它成员的学习情况不够关心,致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差生主动求助较多,优秀学生主动帮助同学较少。出现这种情况,合作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有效方法:一是在评定成绩时,把每个学生的个人成绩与本组及其本组其它成员的学习状况挂钩。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观念:只有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成功,才有小组集体的成功,只有小组成功,才有小组成员个人的成功。这样,小组的每个成员都不仅努力争取个人学习目标的实现,而且愿意帮助小组同伴实现学习目标。二是引进竞争机制,促进组际竞争。中小学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一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在具有竞争性质的活动中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集体主义热情。在组际竞争中,学生可以体会到:要在“组际竞争”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加强“组内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这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学生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商竞,“校本过程实施过程中教材处理与分析”,首都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和纽李佛复丹大学
我的梦
雨天还是阴天?
一件有意义的事
爱让我们有力量
学自行车
人鼠大战
摘西瓜
难忘的水枪战
假如我会克隆
第一次失眠
过年真热闹
精彩的读书汇报活动
飞向月球
再见我亲爱的“六4”
加强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现实思考
试论CPA审计失败的成因及对策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对科研院所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思考
现代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剖析
解析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原因
谈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及建议
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关系的探讨
公共采购审计监督研究
刍议往来账款的审计方法
政府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主导作用
浅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审计
也看审计风暴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中的舞弊与对策
论审计方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杂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设计思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
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反思
抓住契机,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思路、反思及修改方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感
立足体验,提升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心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