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

那节课,我们学的是鲁迅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面已经了解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习了景物描写的特点,接下来该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了。我指导学生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允许他们以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提供的三种说法作为参考。

学生们四个人一组开始活动起来,他们讨论得很激烈,意见各不一致,于是我让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发言,第一组的刘洪超起来说:“我们组认为,本文是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的私塾教育。理由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的天性,在本文中也写到了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老师的严厉、迂腐。这些都严重地束缚了儿童的天性。”“刘洪超同学说的有理有据,很好,有没有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呢?”我适时的启发学生进行争论。第三组的邱志雨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刘洪超说得很好,但应该换一个词,把“衬托”换成“对比”,会更准确,因为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与三味书屋的单词乏味生活形成了解明的对比。”“邱志雨同学对刘洪超同学的发言进行了调整,但他们的观点基本上一致,都是认为本文批判了封建教育,大家都同意他们的观点吗?”我仍没置可否,继续启发。第四组的陈佳玉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以为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我的理由是百草园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没有任何疑问,而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并非总是枯燥、乏味的,他们也有去出游戏的机会,也可以偷偷的在下面搞小动作,这样的生活不是也充满乐趣吗?而且,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是对少年时代生活的美好回忆,而并不是拿来做战斗的武器的。”“你怎么知道这些的?”我惊讶她的知识视野竟如此广阔,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自己查资料知道的。”这时第一组的王新站起来说:“我还是坚持刘洪超的意见,那位老师太古板了,学生满怀好奇心地去向他请教,却碰了一鼻子灰,这不是扼杀儿童的天性吗?”

教师里静了下来,他们在期待老师给他们一个答案,我没有否定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答案,而是这样作了总结:“今天同学们的发言很积极,各自都能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不必死记标准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传统篇目,历年来教参上都倾向于批判封建教育的主题,而新课改中的新教材则不强调标准答案,重在引发学生的争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张显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在本节课中,我就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进行设计的,我很感谢新课改、很感谢新教材,如果不是新课改时期,不是在使用新教材,我不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知识,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开阔的视野,也不会有那么精辟的见解,是新课改、新教材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在教育这片芳草地里,只要我们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合理的利用新教材,这里的芳草一定会生得更加旺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三峡
一件平凡的事
自传
今天我哭了
信箱上的油漆印
我心目中的雨
入团申请书
家长不让孩子玩电脑,怎么办?
有梦最美逐步踏实
我的视线
故事一则
入团申请书
两条相交线
寻找幸福
危险的旅行
小学学校第一学期主要成绩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高二上年级组工作总结
小学教导处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学校教科室主任履职工作总结
学校基础教育专项督查工作总结汇报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大队部辅导员工作总结
课改工作小结
各教研组组长总结范文
小学校语文教研组第二学期总结
数学教研组学期总结
自然科学教研工作总结
收藏市场“明与暗”
意大利古城“情侣幽魂”
中国美术馆刮起波兰民族风
日本儿童文学中的母亲形象
《州三水h主簿京兆f府君墓I》w字考
促进碑学发展vs确立草书标准
能找到平衡吗
《元略墓志》通兰亭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重复手法
“S+V+O”式中的“X化”
《环太平洋》:数码奇观与霸权建构
戈壁酸梅汤和低调幸福
俄德领导人,交锋70年
我想我是猫马
中国艺术家伦敦拍场夺冠
《赵州桥》一课一练
“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材简说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一练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
《赵州桥》课文内容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建议
《盘古开天地》教学建议
《盘古开天地》课文内容
《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借助电教手段教《赵州桥》
《赵州桥》教学设计1
《赵州桥》教学设计5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