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1)论文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研究(1)论文

摘 要: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在分析重庆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 论文关键词:重庆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经济发展状况 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其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发展的历史进程,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随着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重庆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重庆各区、县只有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区域整合。 近年来,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在社会经济统计、工程技术以及教学科研等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广泛应用。

本文以重庆市内4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结合重庆市地域特点,综合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较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偏差,对全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在分析重庆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以期对未来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起参考作用。

 1 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不少研究,但由于城市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尚有待深入,所以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可靠的评价方法。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参阅相关文献并结合重庆市现状,构建了以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8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公路货运量(万吨)、建设与改造投资(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数(上年=

100)、城乡居民储蓄(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专业教师数(人)作为分析样本,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6]。所采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13.0。

 2 模型方法概述 2.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属于多元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它也是将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或样品)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不同因子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 Z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通常针对变量作因子分析,称为R型因子分析,另一种对样品作因子分析,称为Q型因子分析。R型因子分析写成数学的形式,就是下面的模型:假定随机向量X满足: X=A•F+ε 其中A是p×m的常数矩阵,称为因子载荷矩阵;F=(F1,…,Fm)是不可观测的向量,F称为X的公共因子;ε称为X的特殊因子,通常理论上要求ε的协方差阵是对角阵,ε中包括了随机误差,且 ⅱ)Cov(F,s)=0 即F和ε是不相关的; ⅲ)D(F)=Im即不相关且方差皆为1。

 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模型X=AF+ε以F代替X,由于m 2.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的应用领域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聚类分析至今,有许多种不同的聚类方法,其中应用得最多、最成熟的方法为系统聚类法,也是本文将采用的方法。

其思路为:首先将每个数据对象各视为一类,根据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程度将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再计算新类与其它类之间的相似程度,并选择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这样每合并一次就减少一类,不断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数据对象合并为一类为止。 3 实证分析 3.1 因子分析结果 运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采取以下步骤:

(1)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所有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量纲的影响。由标准化后的数据求协方差矩阵,即原始数据的相关矩阵,判断能否进行因子分析;

(2)根据公共因子在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累计百分比例,一般为大于85%规则,确定描述数据所需要的公共因子数;

(3)公共因子的命名和意义解释。运行结果如下: 在表2中,按照提取原则即特征值大于1,选入3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8.08%,即反映了原始信息的88.08%,这三个因子就可以解释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了。

我们将这3个主成分作为评价重庆市40个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参量。 从表3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城乡居民储蓄、公路货运量等四个指标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较高,主要反映了经济总量状况及其环境状况;专任教师数在第二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即与第二主成分相关程度较高;消费总额指数在第三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即相关系数较高。

因此我们可将主成分命名如下: 第一主成分:产出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教育主成分; 第三主成分:消费主成分。 把我市40个区、县的经过标准化的数据(X1,X2,…,X

8)代入对应的线性模型,可以得到各地区的主成分值,并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综合得分F(其中F=0.0113×F1+0.1412×F2+0.7821×F

3)。 3.2 聚类分析结果 运用SPSS的系统聚类法,根据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值进行分类,共将重庆市40个区、县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渝中、九龙坡、江北、双桥、沙坪坝、大渡口、南岸、渝北、万盛、长寿;第二类巴南、北碚、梁平、永川、黔江、大足、铜梁、合川、荣昌、南川、潼南、江津、酉阳、武隆;第三类壁山、万州、巫溪、巫山、忠县、丰都、开县、秀山、綦江、石柱、涪陵、奉节、彭水、云阳、垫江、城口。

 4 结论和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1)重庆市40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类区县大部分分布在都市发达经济圈,第

二、三类区县几乎均处于渝西经济走廊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2)渝中区综合经济实力得分远远高于其他9个,这说明渝中区已成为整个重庆经济的发展极。其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渝北五区在地理位置上和渝中区相临,受经济辐射作用应影响,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巴南区、北碚区虽然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受周边江北、沙坪坝等五区的经济回波效应影响,抵消了经济的辐射作用,所以综合实力得分较第一类地区低;壁山、万州等l6个区县大多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交通不发达,这些地区的专业优秀人才大多流向

一、二类地区,因此使得这些地区与第

一、二类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3)基于较大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重庆市要对以往三大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加以完善、发展和提升,切实贯彻并实施“一圈两翼”的新战略。努力增强一小时经济圈的带动辐射能力,加快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区域发展潜力。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市域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推进格局。 参考文献 [1]陈道平,刘伟.基于微小型汽车市场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消费者特性分析[J].消费经济,2005,

(6). [2]唐敏,陈道平.上证A股与B股协整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08,

(2). [3]赵喜仓,吴梦云.江苏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3,

(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学生该不该读武侠小说
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
中学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
名著“必读”还是“选读”
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
中学生为何不读名著?
人类会自己毁灭地球吗?
人类会自己毁灭地球吗?
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
中学生课外时间应多读名著
谈中学生出国留学之利与弊
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
流行文化
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
人类会毁灭地球吗?
基于.NET的DCS组态软件研究与设计
试论应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虚拟制造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应用
基于主动网络的流媒体可靠组播算法研究
基于ASP的网上图书交易系统
基于主动测量的IP网络端到端性能瓶颈定位研究
基于LINUX的UPnP在家庭网络中的研究
ASP 3.0高级编程(四)
前馈神经网络参数和结构的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Ethernet和Web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
提高网站在Google中的排名——面向搜索引擎的网站设计
浅谈计算机技术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基于CRM的电子商务实施探讨
Vc 下如何利用Matlab工具箱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VFP论文选题汇总(计算机软件工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整体阅读感知
《自然之道》训练素材
《自然之道》范文习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随堂练习 巩固篇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老师语录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二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文学常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难点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问题探究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随堂练习 提高篇
《自然之道》作家及作品介绍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字词意思
《自然之道》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