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浙江第三产业要素投入实证研究论文

浙江第三产业要素投入实证研究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浙江第三产业要素投入实证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浙江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本文运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1992-2002年浙江第三产业的要素投入和产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十年来浙江第三产业经历着一定的规模报酬递增,劳动投入弹性和资本投入弹性的数值相近,约为0.52,不仅总体发展形势良好,还有较大的吸纳剩余劳动力的空间。但是,分析结果也表明,过去十年来,产出的增长主要由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拉动,这提示我们浙江第三产业要得到更加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更好地发挥技术进步力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论文关键词:浙江第三产业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劳动投入弹性 资本投入弹性 规模报酬 第三产业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浙江省经济快速增长,浙江产业结构也在迅速发生变化。

2002年浙江省第三产业总量居全国第四位,增幅居第一位,所占比重居全国第十位。但与浙江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列相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依然偏低,离三次产业的比重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换的调整目标相距还有一定距离。

若按“英克尔斯的评价体系”进行测算,在实现现代化的10项指标中,第三产业和农业占GDP比重的标准值应分别为大于45%和小于15%。2002年浙江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降至8.9%,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仅为40%。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浙江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地评估浙江第三产业的运行状况,将有助于我们更积极大胆地从战略的高度探索发展的新思路。

本文试图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浙江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作进一步的了解。

一、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简介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H.Douglas)和数学家查理·柯布(C.W.Cobb)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研究二十世纪初美国的资本投入(K)和劳动投入(L)对产量(Y)的影响时,得出的一种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二、浙江的产业结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的产业结构演变大致 可分为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

1、改革开放前又可分为50年代与1960-1978年两个阶段。 1952年,浙江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66.4%,第二产业11.3%,第三产业22.3%,呈现“

一、

三、二”结构。可以看出,当时浙江仍然是典型的农业社会。50年代浙江三次产业结构按工业化的规律进行升级调整,第一产业比值下降,第

二、三产业比值上升,到1957年,浙江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1.7:21.3:27.0。但自1958年大跃进以后,浙江的第二产业得比值迅速上升。

1960-1963年因大跃进运动影响使经济进入三年调整期,三次产业结构出现大倒退,第一产业大幅回升,而第

二、三产业比值回降。其后,第一产业比值尽管曲折而小幅下降,第二产业有所上升,但第三产业比值几乎一直下降,至1979年已降至16.5%的历史最低点,三次产业构成为42.9:40.8:16.5,呈现出“一二三”结构。

这一阶段的结构演变也与经济理论上的产业演变的一般特征大不相同,主要是第二产业偏高、第三产业过低。 2.改革开放后,传统的计划体制被打破浙江产业结构的演变也重新按产业转变的普遍规律进行,第一产业比值迅速下降、第三产业比值基本上稳步上升。

1980年,浙江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7.2%,到200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已上升为40%。三次产业呈“二三一”的结构。

但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也可以分为1979-1991和1992-2002两个阶段,这两阶段的明显不同是1992年后,三次产业的GDP都快速上升,这一转折可认为是由制度因素引致。从图表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转折。

四、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析浙江第三产业的要素投入及产出

1、各要素指标的来源 我们要建立回归模型,首先要取得各要素的数据。我们用GDP来测度经济发展情况,数据资料来自《浙江统计年鉴》(2003年), 由于统计年鉴上没有“资金投入”这一指标,我们使用“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的和来代替;而“劳动力投入”我们使用“从业人员”来测度。

按照习惯,我们用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用K表示资金投入,用L表示劳动投入。

3、方程的经济含义 从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出,1992-2002年浙江第三产业产出的劳动投入弹性和资本投入弹性分别是0.521195和0.529549。换言之,在研究时期,保持资本投入不变,劳动投入增加1%,平均导致产出增加0.521195%。

类似地,保持劳动投入不变,资本投入增加1%平均导致产出增加约0.529549%。把两个产出弹性相加得1.050744,就是规模报酬参数的取值。

可以看出,在研究期间,浙江第三产业经历着轻微的规模报酬递增。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四方面的结论,同时也提出相应的建议。

1、浙江第三产业经历着一定的规模报酬递增,意味浙江的增长势头还比较好,增长潜力还比较大。在现行制度和技术水平条件下,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依然能使第三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快速增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九十二年代以来,浙江省政策环境比较好,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较为合理,这些条件对第三产业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浙江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于浙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还是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寻找更好的发展思路。

2、劳动投入弹性是0.521195,说明浙江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还比较强。我们来看浙江第三产业1992-2002年的就业人数折线图。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浙江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快速上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了很大贡献,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也有重要意义。 但这并非意味着只要增加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不问劳动力的质量,就可以使第三产业的产出增加。

劳动力的转移,是需要以相关的教育与培训为依托的。全国调查资料表明,第三产业在业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高于第二产业,更高于第一产业,其中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以平均受教育13.6年和12.98年在所有的行业中居于前两位,其次是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也在12年以上。

而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则较低,仅为9.1年,也就是只相当于初中毕业程度。 从浙江省实际情况来看,通过职业技术培训的方法来加快就业人员的转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针对第三产业内部行业门类多、发展程度不平衡的特点,可以大力兴办各种相关的职业技术培训与职业教育,采取专业培养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素质的服务业中初级专业人才队伍。 从另一个角度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有助于加快浙江省城市化的进程, 而城市化的发展可以扩大第三产业的服务半径和规模经济效益,反过来又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因此,较大的劳动投入弹性系数对我们来说是个良好的讯号,只要处理得当,不仅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浙江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有利因素。

3、资本投入弹性是0.529549,说明资金投入对浙江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也是相当大。 这就说明对第三产业广开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和境外投资,可以加速浙江第三产业的发展。

目前浙江第三产业仍有众多行业处于垄断、管制和限制经营状况之中,随着对加入WTO承诺的实施和种种限制的放松,外资和民间投资进入第三产业应当受到更多的鼓励, 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领域,允许外商投资物流、旅游、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同时也要安排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债条件的第三产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大力吸收民间游资。

4、但是,也要看到,浙江第三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可以由两种要素投入的变化得到比较好的拟合,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制度因素和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不是很显著,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要素投入来拉动。 要使浙江第三产业能够得到更快速持久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采取更好的政策举措来拉动经济发展。

(1) 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自发形成了占经济主体地位的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具有机制活、掉头快等优势,对浙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民营企业的一些弱点也暴露出来。首先,现有民营企业整体来看规模偏小,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不强,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其次,浙江的民营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企业规模比较大的时候,这种管理机制就显得力不从心,促进浙江民营企业向规范、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是浙江省面临的一大课题。 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业可以利用外部力量。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外资服务业进入国内市场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加快服务业企业结构调整,支持和鼓励与外资的合资合作,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可以提高三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和管理水平,并由此来带动和扩大服务贸易的范围,提升三产的总体水平和档次,推动交通、商贸等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一方面,要重点培训关键部门的就业人员,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派他们到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掌握本行业最新动态。另一方面,要面向国内外高薪引进和培养造就一批物流、金融、房地产、旅游、信息、社区服务等行业的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对从事第三产业有突出贡献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进行奖励,促进三产人才的合理流动,给引进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3)改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其内部结构与之也有密切的关系。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初中期,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率先启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发展较快。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中心逐渐向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质量的部门倾斜。适应浙江经济的较高的发展水平,浙江可以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服务业、会展业、旅游业、文化产业。

浙江省也可以利用独特的优势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海域面积是陆域面积的2.6倍,发展海运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文化产业,不失为一个适宜的举措。

(4)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 要加快制定和规范第三产业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对第三产业的行业标准、服务范围、价格收费、监督管理和纠纷仲裁等做出明确合理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参考文献: [美]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出版社; 庞皓,计量经济学,西南财大出版社; 徐剑锋,浙江与台湾三次产业结构比较,2001年第一期; 傅吉青,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浙江统计,2003年第三期; 葛立成,对浙江第三产业的初步评估,浙江经济,2000年第一期; 叶文涛,加快宁波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中国第三产业,2003年第8期; 栾文英,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实证分析,经济研究; 邓国华,C-D生产函数的应用误区域实证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年总15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缩写《草船借箭》
请投我一票
校园的早晨
参观王河庙
红萝卜
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地球
朋友,你还记得吗?
竞选稿
我无法遗忘的“小仙女”
读书真好
我喜欢的一样物品——日记本
去王河庙扫墓
茗茗
我心爱的四驱车
我爱和龙我爱家乡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提升的对策研究
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论开展全程化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心理契约理论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试析高校学生应对危机能力的培养
论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农业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浅论高职院校的全员全程就业指导工作
浅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若干思考
高校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浅谈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身工作新思路搽讨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运行机制研究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二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之六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之一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一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之四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之七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四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五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之三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之五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想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之四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三
《自己去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