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音乐审美体验中音色要素的特质艺术

试析音乐审美体验中音色要素的特质艺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1

试析音乐审美体验中音色要素的特质艺术

试析音乐审美体验中音色要素的特质艺术

引言

音色是音乐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是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主要特性。人们之所以能够区分开发声体正是取决于不同发声体本身所拥有的独特音色。所以,音色不仅仅是音乐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还是表现音乐的重要品质。人们形容跨界女歌手莎拉布莱曼的歌声空灵、飘渺,犹如天籁,这便是赞美她演唱时极具特点的音色。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是形容琵琶清脆、明亮、富有颗粒性的音色特征。每个爱好音乐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也都有自己喜欢的乐器,人们沉醉于歌手的演唱,欣赏乐器的演奏,这些都是人们对歌手或者乐器音色的审美体验。即使在混声音响被高度重视的今天,音色的特殊品质仍然是音乐审美体验中最重要的要素。由于不同的音乐发展轨迹和音乐文化,中西方在音色艺术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现。下面本文将从文化、色彩和技法三种艺术表现来解析音乐审美体验中音色要素的特质艺术。

一 音色的文化艺术

人声和乐器共同承载了音乐文化和音乐艺术。人声与乐器之间的音色差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表演,也形成了不同音乐流派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而任何一种特定音乐风格的形成都是受某种文化长期影响的结果。如中西不同的文化内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音色特质艺术。在西方的文化中超越自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是重要的文化内容,所以对人声和乐器的音色也朝着统一的标准进行探索和努力。在声乐中,西方的美声唱法便是要求演唱者在音色上的统一、和谐。在器乐中,西方的乐器对于金属和木质材料的选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乐器具体的尺寸、形状、厚度等规格也有着统一、严格的要求。统一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标准保证了统一种类乐器在音色上的统一和和谐,不会产生特殊、突兀的音色。而在中国的文化中更加注重顺其自然和融于自然。所以,在中国的声乐中,我们能够欣赏到各具音色特点的民族唱法。在中国的乐器中,我们能够看到取材于自然,并根据其材料特点而制成的音色各异的乐器,例如,不同音色风格的笛子在选材上并没有统一的要求,制作上也仅仅是强调音阶的规范和统一。

在西方的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中,并不强调个体的突出表现,而是强调整体的统一、严密的组织关系。而在中国的文化中,对个体和特色的肯定则是重要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西方的音乐中,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有着强大的演出阵容,为了完成表演的统一性和严密性,指挥成了西方音乐中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人物,而这在中国的古典音乐中是无法看见的。在西方的声乐中,不但要求演唱者采用统一的唱法,音域达到统一的范围标准,而且还根据演唱者的音色高低分声部演唱,不同的声部演唱不同的音调,共同组成气势恢宏、音色和谐、结构立体的合唱。可以说,在西方的声乐中,演唱者已经远离了本源的自然嗓音,而按照抽象、统一的唱法服务于整体的演唱表演。而在中国的声乐中,对个性和特色的肯定和宣扬是重要的音乐文化传承。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独特的地域民俗和民族文化造就了中国声乐中各具音色特点的民族唱法和戏曲音乐。在中国文化中,个性与特质是被极为推崇的审美思想。这种文化精神可以理解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延伸。自然是丰富多彩,极为个性的,而每个人的特例独行便可认为是自然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的特质和个性便都应该被肯定。所以,中国不同民族的每一种音色唱法都有着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而这些风格迥然,千姿百态音色唱腔正是中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追求多样性审美表达的艺术精神所致。

同中西方声乐差异相似的是中西方器乐表演上的差异,西方的器乐表演鲜有独奏,都是以乐团的形式进行演出,即使偶尔的独奏表演,后面也有乐队进行伴音。西方的器乐表演同样以表达整体的和谐、统一、震撼为主。所以,贝多芬的交响乐才能如此受人推崇,通过整齐的器乐表演,其所有音色相同的乐器产生的共鸣在震撼人们耳膜的同时也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而中国的器乐表演却以独奏为主,并少有伴音,虽然在表现的气势上无法和西方器乐乐团表演相比,但在表现力上却一点也不亚于西方,而多样性的民族乐器更能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例如,二胡《二泉映月》所表现出的哀怨;古筝《春江花月夜》所表现出的清新;琵琶《十面埋伏》所表现出的诡道等,这些都是根据乐器特殊的音色而量身创作的,是西方乐器所无法表现的。

二 音色的色彩艺术

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音乐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更加多样性的表现色彩。音乐中的音色丰富多样,不同的音色能够给人不同的审美体验。而丰富多彩的颜色同样可以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无论是作为审美体验还是作为情感表达,音乐都是具有色彩性的。雄壮的音乐能够使人感受到如红色般的热烈,沉静的音乐能够让人感受到蓝色般的宁谧。而一首音乐作品中旋律、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则如同向听众们展示一幅跌宕起伏、色彩各异的画卷一样。音乐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审美体验,所以当人们欣赏音乐的时候才能够引起更多相关色彩的共鸣。音色作为音乐构成中最重要的元素,其色彩性的表达也是最具力量的。相对于西方音乐中对音色统一的要求,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音色有着更加丰富的色彩艺术。在音乐的演奏中,演奏者可以通过对音色进行装饰、点染和润色等方式来体现某种音色特殊的色彩韵味。色彩不仅丰富了世界的客观属性,也丰富了自然中的情感表达。一个没有颜色的事物是无法吸引人的。同样,一种没有色彩的音色是无法引起听众的共鸣的。这就好比一个人有一副甜美的嗓子,但是由于不熟悉某种民歌的演唱方法,不知道如何对音色进行润色,那唱出来的歌声就无法打动观众。所以,很多港台著名的歌星在演唱我们的地方民歌时总是无法唱出应有的色彩,让人听着很不舒服,原因便在于此了。

音色中对于色彩的表达是一种艺术,是多少音乐人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其中的一些原生态音色运用技巧更是多少代人口口相传无法记录的表演方式,也就是被人们称之为原生态的演唱方法。在西方的音色色彩中,色彩艺术表现如同他们的音乐一样统一、规范。西方音乐对音色色彩的表现同样也有着理性的研究和规律性的整理并归纳出倚音、波音、回音、颤音等技巧,并对每种技巧的色彩表现艺术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演唱时便可以如绘画构色般将音色的色彩表现技巧组合使用。而在中国的音色色彩中,色彩艺术则如同中国民族音乐一样,更加具有个性的张扬、丰富的变化以及主观的表现。中国音色的色彩艺术如同中国的绘画一样风格多样、灵活多变、各具特色。中国民族音乐对于音色的运用并不像西方那样统一和严格,而是更加的随心所欲,富有创造性,甚至同一名演唱者在演唱同一首歌时,也会根据情境的不同而进行音色的变化与调整,对音色的处理也是反映一个演唱者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如每一个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唯一的,即使同一个画家再画相同内容的作品,其色彩也会有所不同一样,中国民族声乐的色彩艺术与魅力便在于每一次演唱的色彩与整体的基色调相同,但在具体的细节处理上又会有所差别,即每一次演唱都是一次对艺术的创新。

在器乐上,西方的音乐同样讲究旋律与音色之间的紧密配合,音色色彩上的立体构成。西方器乐的音色色彩如同他们的油画一样——立体、丰满、给人以审美体验中的真实感。例如,在德彪西创作的《大海》中便采用和声、对位、配器和曲式等多种表现技法,并运用多种音型来配合,从而为观众呈现了旭日东升、波光粼粼、白浪逐沙、海风呼啸等立体的色彩艺术。中国民族器乐在色彩的艺术表现上没有西方器乐那样大气磅礴,而是更具地域风情和民族色彩。如在古琴、琵琶、古筝弹奏中运用吟揉绰注、推拉滑抹的技巧,幅度大小,用力强弱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处理,造成滑音、游移音的色彩效果,使人体验到蜿蜒游动,单线宛曲而富有韵律的谐和,从而余音袅袅,动静相宜,妙趣横生。

三 音色的技法艺术

无论演唱还是演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听众欣赏的是它们的音色效果。在音乐构成的基本元素中音高、时值、音量都被作曲家做了基本的规定,能够改变和发挥的空间已经不大,只有音色留给了表演者相对较大的表现空间。而音色的表现必须通过表演者的演唱技法或者演奏技法来实现。听众欣赏音乐便是听众欣赏表演者技法艺术的过程。不同的表演派别在技法的表现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下面本文以钢琴曲《正月新春》进行解析音乐表演中音色的技法艺术。

《正月新春》是储望华所创作的钢琴曲《中国民歌组曲》中的一首,曲子紧扣新春喜庆这一主题,通过灵巧多变的技法艺术表现新春时节的热闹和喜庆。作者以高强度的大和弦开头来确定了整首曲子的热闹基调,和弦跨越了钢琴的所有音域,连续、强劲的音色仿佛人们正敲锣打鼓地拉开新春的序幕。在曲子的第二小节,作者用大跨度、急速推进的华彩句表达序幕之后人们欢快、兴奋的情绪,听者仿佛透过音乐看到了直冲云霄的焰火,绽放出灿烂、耀眼的火花。两个小节的乐思变化三次,情绪也在不断地高涨,以层层推进的方式逐渐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而为了很好地表现出作曲子音色艺术,演奏者应该深入地对曲子所描写的景物进行细致的研究,演奏时要注意表现乐曲本身的强度和钢琴表现的颗粒性,手指有力、按键牢靠、甩臂流畅。演奏者应该将自己的身心置于曲子本身所要表达的锣鼓喧天的热闹氛围中,想象着自己便是欢庆新春活动中的一员与所有的群众一起欢庆佳节,迎接新年,从而调动全身的力量和肢体来进行演奏。按键时手指精确而集中,迅速而流畅,仿佛正在为人们表演锣鼓迅速和明快地弹奏出大和弦明亮、强烈的音色,表达出音乐内容中所蕴含的热情和积极,从而和听众一起融入到音响色彩中所呈现的欢乐气氛。而在演奏第二小节时,为了呈现急速升腾的烟花效果,演奏者应该将身心的情绪调整到更加急速和兴奋的状态,下键迅速,弹奏鉴定,身体跟随着手指而快速转换,将力量集中到每个音上。这样才能使听众在每一组连续的按键过程中感受到焰火直冲云霄的刺激和绽放空中的绚烂。在一连串欢庆的音色场景之后,是两小节低音区的长和弦,所表现的内容是新春宁静、和谐的夜晚,所以在节奏上已不像上文那样紧密。演奏时,演奏者应该将手掌贴近键面,将力量集中到指尖,缓缓下键,臂的力量放到键底,用指尖深深地抓住和弦音,就像是夜晚的宁静向远方无限地延伸……音乐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音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所以,在演奏时通过灵活多变的技法艺术可以表现出音色丰富的艺术内涵。

结语

音色是音乐表演中最重要的表现元素,是演唱者和演奏者表演艺术的重要体现,是听众最重要的音乐审美体验。本文根据中西音乐对音色艺术不同的理解和表现从文化、色彩和技法三个方面的表现艺术对音色艺术进行了解析,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音乐表演中音色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探索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我想对你说
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妈妈我想对你说
我想对你说
自然美景之绿萝
妈妈我想对你说
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
妈妈我想对你说(4)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5)
我种了一棵石榴树
自然美景之可爱的月季花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2)
自然美景之桃花
花的奥秘
学建筑该学些什么?
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
施工员报考条件
怎样验收墙面瓷砖粘贴的施工规范
阳光房标准制造流程
如何历练成优秀的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试注意事项
新建住宅层高不得高于3米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工程师教大家在工地上"说话"
质量验收涉及资格与资质要求
水泥砂浆和混合型砂浆有什么区别
模板施工方案
如何管理好工程项目
土建整理资料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路旁的橡树
《失物招领》教案(一)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二)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一)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①
《失物招领》教案(二)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