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研究经济学理论研究论文(1)

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研究经济学理论研究论文(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研究经济学理论研究论文(1)

论文摘要: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本人近来的研究,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客观存在,从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看,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渐扩大,而相对差异则在相对缩小,而且综观理论界,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在研究中国区域差异是否在扩大,并没有去进一步研究差距扩大到何种地步是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不能承受的——即涉及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问题。本文将对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进行简单说明,阐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最后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测算出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的上限指标,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实践中,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检测和比较,对控制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 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就有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更是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都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是在逐渐扩大还是逐渐缩小等问题的研究,而很少有对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达到何种程度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方法及其指标评价系统,并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学术界对区域差异研究的学者很多,在他们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结合本人近来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下几个结论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1.在空间上,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和省际之间的差异都在扩大,从数值的比较上来看,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的总体趋势在扩大,1990年的基尼系数是0.279,而2009年达到了0.346,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东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与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锡尔系数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2. 在时间序列上,1978年——2009年基尼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1990年开始,基尼系数一直递增,这说明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且按照国际警戒线的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就是极度不均衡的表现,2001年的数据已经达到了0.36,在2009年、2009年和2009年有所缓和,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难以测定(2009年上升—2009年下降—2009年下降)。

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威廉姆逊在“倒U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在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区域经济差异不会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这说明,区域差异将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这个差异无法避免。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区域差异状况依然位于倒U曲线的左侧,至于什么时候会达到最高点,什么时候会开始减缓慢,尚无定论,这就提出了一个相关问题,位于曲线左侧则意味着区域差异将会继续扩大,可是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差异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区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个差异的存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这个差异超出了区域发展可承受的范围,那么,这个差异将会阻碍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这里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它的含义是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强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的承受能力,具体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由区域经济差异心理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经济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社会组织承受力三个方面所构成。提到这个概念,是想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是一个抽象的不易衡量的指标,所以下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预警系统,具体做法:1. 选取预警指标。

(1)分别计算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指标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和标准差,用它们来监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

(2)测算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与最低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的极差和极差比率,监测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

(3)计算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用来监测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

(4)辅助指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这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2. 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

根据以上指标的测算,预测差异变化的趋势,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临界值设定在预测方案所显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最高值之下为宜。3. 区域差异评价系统。

预警指标临界值设定以后,就可以对以后的指标进行具体的衡量,看其是否在临界值之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T=1-A/B式中:T:某个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距离其临界值的程度,T<1。A: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

B:临界值。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没有扩大,但需要关注。T>0 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我们只需要关注其未来变化即可。

四、实证分析 本研究采用1990年——2009年全国31个省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指标进行的具体测算,数据如下表所示:1.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监测:首先考察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极二分位数差幅,该指标由人均GDP排序位居前2位省(市)之和与最后2位省(市)之和做差计算获得,反映的是最富裕地区与最贫困地区的绝对差异(图2)。由于是绝对值的比较,逐年的数值呈递增规律,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9年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值为48249元,最终确定该项指标的上限为48249元,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2009年的实际极二分位数差幅,利用上面提到的区域差异评价系统中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进行具体的测算与评价,进而对区域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再来考察相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标准差,由以下公式计算而来(数据见图3): 在计算过程中,1990年—2009年标准差的变化幅度很大,因其数值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仍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来测算2009年的数值,得到标准差的上限是12449,即为临界值B,具体的评价方法举例如下: 如我们得到2009年实际标准差是15896(A值),利用公式T=1-A/B,计算得T值为-0.28,T<0,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09年区域经济差异相对扩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在这个环节中,绝对差异上限指标是48249元,相对差异上限指标是12449。

2.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监测: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采用极差和极差比率指标,目的是考察极端情况的变化。2.1极差分析: 1990年最高收入地区与最低收入地区的差距是5100元,而在2009年差距上升到43115元,是1990年的8倍之多,以1978年为基期,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281.7,2009年是938.4,扣除物价指数的影响,2009年的差距是1990年的2.54倍。

根据15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9年的极差为60410.43元,所以在极差这个指标界限的设定上应该参考这个数值,设定极差上限为60410.43元。2.2极值比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的是人均经济总量最高与最低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值,我们从曲线中可以看到,1990年——1993年呈急剧上升趋势,然后大幅度下降,从1994年开始缓慢上升,到2001年开始有所下降,呈现平缓波动,幅度极小,我们可以预测2009年极差比率不会超过13.3,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以此作为极差比率的上限。

衡量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两个指标的上限分别是:极差上限为60410元,极差比率上限是13.3。 3.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监测: 此处采用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考察区域差异是否仍在继续扩大。

我们分别计算了低收入4省(市)占全国的比重和最低收入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数据(图7)上看,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4个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最贫穷地区与最富裕地区的差距在扩大,也说明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导致地区差异在逐渐扩大,通过测算,衡量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指标的下限是5.5%(1993年),如果比例低于5.5%,说明低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恶化。 我们继续考察了人均经济总量最少的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90年——2009年比重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与前者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地区15年来都是贵州省,如果该项指标在2009年0.97%的基础上持续下降,那么落后地区和全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4. 辅助指标的说明: 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作为一个无法衡量的辅助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它实际上是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的综合体现,如果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强烈,如社会大众对此议论和抱怨明显增加,舆论对此的报道增多,有关区域要求调控区域差异的呼声越来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已经发展到了区域即将不能承受的程度。因此,该项指标的衡量只能通过对社会大众的舆论、新闻媒体的报道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等数量上的变化来大致判断。

五、总结 本文从多个指标、多角度入手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以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来命题是为了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比较严重,尤其是低收入地区与全国乃至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在扩大。

文中提到的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约束机制,并不是说超过了预警系统的上限或是下限会有多严重的情况发生,但是有了这些指标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迅速地衡量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状况,这些指标只起到比较和参考作用,仅此而已。在指标的运用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各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此问题需另作研究。

参考文献: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9年1月.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集聚[J].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姚静,山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3月

(1).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5月.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第12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天真的来了
我爱家乡
美丽的村庄
西湖踏春
家乡的黄葛树
我和运河一家亲
春来了
今天下雨了
家乡的柳树
我爱家乡的小河
亲亲太阳
秋天
热闹的春天
入党申请书的撰写方法
入党申请书的写法推荐
怎样写党性分析材料
自我鉴定的格式与写作要求
如何撰写个人自荐信
调研报告的基本写作方法
如何研拟新年度工作计划?
营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规划的写法
自我鉴定写作须知
入党申请书书写注意事项
英文履历书写的基本原则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写法
如何写一篇文案
入党志愿书与入党申请书主要区别
入党志愿书填写方法
女王道的老味道
派德运动:韩国经济起飞的第一桶金
1000元的生日礼物
中国在意日美同盟吗?
落马者的“中国式越狱”
卡梅伦的挑战在哪里?
海外阅兵那些事
假坐牢,比判决不公更坏
提烟税后更要禁烟
数学课堂合作教学之反思
英国大选:胶着民调下的大逆袭
积极创设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应用情景
重视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前门进去,后门出来?
家族政治,美国的一部分?
《雷雨》作者轶闻
《凡卡》
《丑小鸭》重难点分析
《丑小鸭》随堂练习 巩固篇
《四季》
《丑小鸭》课后习题答案
《丑小鸭》老师语录
《雷雨》选段
《丑小鸭》教学目标
《丑小鸭》作者简介
《燕子》
《雷雨》人物分析
《雷雨》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雷雨》知识点精析:重难点分析
《丑小鸭》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