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二胡名曲的跨界尝试
二胡名曲的跨界尝试 二胡名曲的跨界尝试
一、感性与理性相交织的多层次结构特征
二、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的主题材料
三、作品的艺术特点
二胡协奏曲《涛声依旧》在乐队编制、调性与调式的设计、配器上,采用了较为新颖、别致而巧妙的现代艺术手法。
1.民族管弦乐队与电声乐队的跨界结合
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其艺术形式易与老百姓产生共鸣,作为流行歌曲载体之一的电声乐队功不可没。合成器的音色多变、表现力丰富;电吉它的声音时尚、并有各类音色效果器为其助阵;电贝司声音宽广、浑厚;爵士鼓节奏鲜明、动感。电声乐队的演奏即可温婉动人、沁人心扉;又可配合密集型节奏及各类效果器使之有万马奔腾之气势;动态极大、层次分明,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类听众的听觉需求。该曲采用了全新的乐队编制,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基础上,加入了电声乐队的两台电子合成器、电钢琴、电吉它、电贝司、爵士鼓。由于电声乐队的加入,使整个乐队的音响更加丰满、融合、气势宏大而富有时尚的现代感,构成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流行、本土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2.游走于现实与虚幻的调性、调式设计 3.现代配器手法的运用 流行音乐的节奏特点贯穿始末,其间将记谱的4/4节拍转换成实际的8/8节拍,组成“3+2+3”不可逆行、带有连续切分的节奏律动,使之节拍重音打破常规,更具律动性,并贯穿于音乐的始终。如65—68小节:低音笙、低音唢呐、大阮、爵士大鼓、大提琴、低音提琴的节奏音型(见谱例
6),与高音笙、中音笙、杨琴、柳琴、琵琶、中阮、电钢琴、电吉它的节奏音型(见谱例
7)相互呼应,构成了节拍重音位移,使音乐更富有动感。传统与时尚的跨界与融合是当下各行业、各艺术门类时常提到的话题。当今的听众听觉模式已有了改变。在二胡协奏曲《涛声依旧》中,传统的舞台音响改成了5.1声道,单纯的旋律表达上升到多声部、交响化思维,其创作和成功上演在跨界音乐的理念和实践上做出了较为成功的探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炒菜
- 给妈妈洗头
- 吃猪扒包
- 我的遭遇
- 我会包饺子了
- 蚂蚁的力量
- 冬天
- 丑青蛙与美面具
- 看云
- 小兔——“多莉皇后”
- 早晨
- 秋游
- 看图《谁的错?》
- 读《奇闻趣事之谜》后感
- 我们的学校
- 环境学专业学生就业及再深造方案规划
- 分析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 对新型墙体材料与节能建筑的保温技术初探
- 注水系统泵配置运行优化
- 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 试析经济法对利益冲突的平衡与协调(1)论文
- 对云计算环境下著作权维护释解
- 全国票据法修改研讨会综述(1)论文
-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解决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问题的建议
- 气候环境变动的元素记录透析
-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 论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和谐构建(1)论文
- 论消费者撤回权的构成与行使要件(1)论文
- 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
- 《假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综合资料2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一
- 《活化石》教学设计
-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综合资料3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2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二
- 《风娃娃》教学设计
- 《回声》教学设计
- 《欢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