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声纳在浒苔沉降灾害中的监测应用

声纳在浒苔沉降灾害中的监测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声纳在浒苔沉降灾害中的监测应用

声纳在浒苔沉降灾害中的监测应用

针对浒http://WwW.LWlM.cOm苔的声学特性以及其所处观测环境,采用声纳对沉降浒苔进行探测、获取浒苔分布数据,相比传统手段有着相当的优势。本文对声纳探测浒苔分布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其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为及时有效的应对浒苔爆发,需要对浒苔分布进行有效的监测。目前,对于漂浮在水面的浒苔,已经有了卫星、航拍、水面舰船监测等诸多手段,在时效性及可靠性上都能令人满意。但对于所观测到的浒苔,其分布厚度究竟如何?目前尚无高校的探测手段;而对于水下的浒苔,尚无有效的监测方法,基本没有办法对其进行跟踪。本文探讨并试图解决此问题。

一 浒苔及其危害简介

浒苔(Entermorpha prolifera),属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植物。主要生长在潮间带,在我国野生藻类中存量丰富,尤其在东南沿海一带分布广泛。浒苔常见于浅海水域,但在淡水中也可生长。

浒苔属速生藻类,在适宜水温、光照条件下,生长、繁殖十分迅速,单日净重增加率能够达到15%。爆发增殖的浒苔可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海域,形成与赤潮相似的"绿潮"。

1.1 浒苔、绿潮的危害

浒苔的爆发性生长,乃至形成绿潮,是近年来逐渐收到关注的新问题。与广为人知的赤潮不同,绿潮本身对所爆发水域并无大的直接破坏;事实上,形成绿潮的缘管浒苔对形成赤潮的赤潮异湾藻还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浒苔爆发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浒苔爆发、直至形成绿潮后,本身对覆盖水域水质并无直接影响。但大量的浒苔在生长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体养分;并且形成片漂浮的浒苔会形成遮蔽效应,阻碍海中其它浮游藻类的生长;

* 影响海岸景观 大量聚集的浒苔,不仅会覆盖沿海海面,还会随海潮上岸堆积,腐烂后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影响沿岸的滨海景观; * 破坏沿海养殖业 浒苔在生长周期中,常常发生沉降,从而将上述负面作用带入下层水体,造成沿海水下养殖生物、特别是贝类的大量死亡。

1.1浒苔的沉降

浒苔是一种漂浮藻类,在生长成熟期一般都漂浮于海面。对于漂浮于海面的浒苔,由于景象十分“壮观”,且严重影响海岸景观及水面运动项目的进行(如青岛奥帆赛),近期引起了极大关注,其危害性无需赘言。但对于存在于海面以下的沉降浒苔,目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浒苔藻体细胞内,有一体积约占细胞体积50%的空泡;浒苔主要依靠改变空泡体积,来调整自身在水体中的分布。根据对浒苔生长史的研究,浒苔在生长初期,合子具有负趋光性,或由配子直接进行单性生长,其生长地点一般位于浅海海床,浒苔多以假根依附于海底礁石上。在生长成熟后,假根消失,浒苔即变为漂浮状态,直至生长周期结束而老化、死亡,最终沉入海中。

处于生长初期的浒苔虽然位于海底,但形体尚小,且处于正常生长期,并不会造成生态灾害。在浒苔大量爆发性生长、聚集于海面时,则能够观测到相当数量的旺盛浒苔发生沉降,并大量聚集于海底。目前,对于浒苔沉降的具体原因,尚未有定论;分析可能与浒苔大量聚集、消耗水面养分,造成部分浒苔生命活动受抑制有一定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作为可被海洋生物食用的藻类,悬浮于海底水层的浒苔,可以作为海生生物、特别是贝类的食物。但近期在青岛海岸线进行的抽样观测,却发现在海岸沿线的水下,可见大量沉降浒苔;层叠的浒苔覆盖在沿岸海底,引起了养殖贝类(鲍鱼、扇贝等)的成批死亡。究其原因,在于浒苔的大量反常繁殖,造成沉海浒苔数量随之暴增,数量巨大的沉降浒苔耗尽了水层氧气(沉降浒苔光合作用微弱,释放氧气尚不

足以支持自身需求),超过了底层水体的承载能力,最终形成生态灾害。

沉降浒苔与漂浮浒苔一样,最终都会进入消亡分解期。由于沉降浒苔在海面上无法观测,有造成突发性生态灾害的可能。近几年来,青岛及周边海域多次发生养殖贝类和海洋生物成批死亡的案例;联系到这些年来浒苔灾害从无到有、由轻至重的发展态势,这些没有明显肇因的生态灾害,很可能就是沉降浒苔的腐烂分解造成。

总之,浒苔爆发时,漂浮浒苔和沉降浒苔都会形成相当程度的生态灾害。由于沉降浒苔发生相对隐蔽,监测控制难度更大,所以其造成的灾害更加难以遏制。

二 浒苔灾害的监测

如前所述,浒苔的爆发,其危害是巨大的。为了能及早发现浒苔爆发的迹象,在出现浒苔爆发、或绿潮征兆时,能够及时进行监控并指挥清除,乃至对绿潮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从根本上找到应对策略,这些工作的进行都有赖于对浒苔及时、准确的监测。

2.1 传统浒苔监测手段

作为一种新近受到关注的自然灾害,目前对藻类爆发灾害的监控,多使用应用于其他目的的、较为成熟的观测方式。目前使用较成熟的检测手段主要有:

卫星图像判别 采用卫星传回的海面图像进行分析,对于绿潮区域可见明显的绿色斑块。但卫星受限于海域气候状况,在多云天气基本上失去作用;

航空遥感 派出飞行器携带相关设备进行探查,或直接使用肉眼观察。该方法受天候影响较小,但对大片海域的绿潮进行持续监测,费效比很低;而且由于航空遥感的不连续扫描特性,很难对绿潮的分布、规模等做出精确估计。

海面监测 主要依靠船只搜索观测。该方法成本较低,但受限于海况,海清恶劣时无法使用;且船只机动能力也不强,导致观测时效性较差。

水下监测派出潜水员或ROV观察水下藻类分布状况。该方法效率很低,只能用于特定水域的点观测。

2.2监测沉降浒苔的难度分析

目前,针对浒苔等藻类爆发性灾害的监测手段,主要是卫星照片、航拍、水面监测等。这些手段只能监测海面漂浮的浒苔。而如果使用潜水员下水探测,虽然所得信息翔实、可靠,但效率很低,且代价高昂。浒苔的爆发,往往在夏季6至9月份。此时正值夏季多风期,海水能见度较低;使用传统检测手段,包括潜水员与ROV,都很难得知沉降浒苔的分布状况。监测手段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沉降浒苔的生态危害。

针对沉降浒苔的分布特性,需要考虑有别于传统监测方式的监测手段。对浒苔声学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浸没在水中的浒苔使用水下声探测设备探测浒苔,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三 声纳探测海底浒苔试验

声纳是利用声信号http://WwW.LWlM.cOm在水下的优良传播特性,进行目标探测的一种水声设备。要使用声纳探测浒苔,首先要对浒苔的水声特性进行研究。

3.1实验原理与设备介绍

水体中的浒苔,不论漂浮还是沉降状态,都不是密实、均一的结构体。故对于浒苔声学特性进行分析时,不能简单的将其视为一种材料,而应以实验为基准。

浒苔在水中呈悬浮状态时,所在水体的声阻抗和纯水体不同,但差值应属有限,造成声波在浒苔与水体分界面上部分反射,部分穿透;且由于含浒苔水体的内在不均匀性,造成反射波的杂乱,在声纳上很难得到清晰的回波。

图示设备即为浒苔探测试验管。该设备可以模拟浒苔的漂浮和沉降状态,使用示波器配合声纳,可以完成 探测海底沉降浒苔 和 声纳测定漂浮浒苔厚度 两项试验。

3.2 海底沉降浒苔声反射实验

将湿润的浒苔装入鱼线材质的网兜内,加配重放置在水池底部,利用浒苔本身的浮力特性,可以控制网兜中浒苔的悬浮形态。改变浒苔富集密度和厚度,使用可变频声纳探头,在不同频段对浒苔进行扫描。

考虑到浒苔在海底的富集程度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实验取定若干组厚度值,使用不同频率超声对其进行测定。

首先记录无浒苔分布时的声纳回波状况。当声纳工作频率200KHz、灵敏度为6时,可以观测到清晰的水底回波。而当频率更换为50MHz时,由于回波干扰较严重,则观察不到明显回波。根据对浒苔升学特性的分析,可以认为50KHz超声不适合探测浅水区的浒苔分布。

当投放10cm厚的沉降浒苔后,声纳回波发生了变化,在相同频率、灵敏度下不再能检测到水底回波。提高灵敏度后,在灵敏度10时开始出现水底回波,11时开始出现浒苔回波;当灵敏度16时,可以观测到明显的浒苔回波。值得注意的是浒苔的回波并不是窄带,而是在分界线下有连续的中等回波强度区,这一反射特性,对于通过屏幕显示判定海底状况很有帮助。

投放20cm厚沉降浒苔的结果,与前述有所不同。在灵敏度11时出现浒苔回波,但水底回波直到灵敏度13时才出现;灵敏度17时回波稳定,此时浒苔回波的强度超过了水底回波。出现这样的回波,与浒苔吸收声波、产生对水底的遮蔽有关。

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声纳对水底浒苔的探测效果是较好的。在200KHz工作频率下,声纳对海底的浒苔分布探测的灵敏度较高,海底分布少量浒苔即可从显示变化上检出;且随着浒苔分布密度的增加,声纳回波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为定量分析海底浒苔分布状况提供了较好的分析依据。

3.2 水面浒苔厚度测量实验

测量漂浮浒苔的厚度,是依据浒苔在水中的声反射原理,使用水下垂直于海面的声纳探头向上探测,从而根据洁净水体-含漂浮浒苔水体反射面及海面反射面之间的差值,得到漂浮浒苔的厚度。实际操作中,还可以用实测的声纳探头距海面深度代替海面反射测量值,从而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使用直径约12cm的有机玻璃圆管,底部垂直向上放置声纳探头,注水后,投入浒苔,即可模拟浒苔漂浮于海面的状态,可以使用声纳自水下对其厚度进行测量。由于给定厚度的浒苔漂浮状态唯一,故只对不同设定厚度的浒苔,用不同频率进行测试。

四、结论与探讨

本文所探讨的两种http://WwW.LWlM.cOm基于声纳的浒苔监测方法,设备复杂度低、操作简单,具有较强实用性,可以迅速应用于海洋绿潮灾害的监测与防控,具备较高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发展简便易用的水下超声监测装置,用于目的更广泛的水下监测任务,以覆盖ROV、潜水员等光学探测技术的盲区。

在方法的可靠性方面,目前尚待解决的,主要是淤泥质海底的探测问题。由于淤泥的声反射特性与沉降浒苔相似,可能会对浒苔监测产生一定干扰。虽然目前浒苔危害海域主要为礁石、沙质海床,但这一问题仍然需要足够的重视。

此外,利用声纳探测的方法,还可以用于海面漂浮浒苔的厚度监测,可以快速得知漂浮浒苔的准确厚度,为准确统计灾害严重程度、定量安排清除提供决策依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唐人街
画画
假如
梦幻之旅
天下是我家、我校、我师
小青蛙反攻记
给鸭妈妈的一封信
真想变成一棵大树
我的QQ朋友
空中大战
牙齿和我捉迷藏
假如我是.......
梦游火星
桌椅的对话
“5·16爱心”机器人
规范审计基础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建立审计机关内部业绩评价制度的建议
浅析国家审计机关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的作用
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企业会计舞弊与审计
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
如何做好人行内审综合分析工作
国家审计公告的法律研究
内部审计在改制企业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论网络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浅议存货审计
加强廉政建设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
对内部审计处罚权的探讨
信息系统审计师是怎样炼成的
《掌声》教学实录
向《掌声》道谢
《掌声》的评课稿
听特级教师薄俊生《掌声》后有感
语言与情感共生文心与人心交融──《掌声》精读教学片段及教后反思
爱是人类最好的语言──《掌声》教学案例
《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和孩子们
《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教后记
《掌声》写作借鉴
《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教学反思
启导自主读悟 “掌声”心中永恒──《掌声》教学设计意图说明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掌声》教学片段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