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如何识别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源及噪声控制措施分析

如何识别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源及噪声控制措施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9

如何识别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源及噪声控制措施分析

如何识别通风空调系统噪声源及噪声控制措施分析

随着房http://Www.LWlm.CoM产经济发展日趋昌盛,建筑高层化遍及大城小镇,通风空调系统的普遍应用大力改善室内微气候舒适性。通风与空调系统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起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除了调节冷暖,人们对空调有了更多的要求。令人厌烦的噪声或不符合声学要求的声音会影响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甚至导致部分或全部不能正常运行。如何控制好空调系统的噪声,给人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1 分析通风空调系统主要噪声源产生的原因

1.1 系统自身的噪声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 空调器及风机盘管等设备运转及设备振动产生的机械噪声。 1.1.3 空气在风管内流动摩擦振动产生的噪声。

1.1.4 空气从送风口喷出形成风声。

1.1.5 外界其他噪声源与上述噪声源可能产生的共鸣声。 1.2.1 平时通风:排风机、送风机。 1.3 风管安装方面

制作和安装风管过程中偷工减料现象比较严重。如:应该加装导流片处没有加装,需要转弯处不考虑弯转角度,风管尺寸与送风量不符,风管的金属板材厚度与风管尺寸不符,连接软管与风管的接头处漏风等。这些不规范的安装都会增大送风过程产生的噪声。

1.4 决策方面

1.4.1 招投标中低价中标的准则的存在,使得工程方选择非专业而价格便宜的安装队伍,以牺牲工程质量换取企业的生存利润,以致专业的安装单位被非专业的游击队以低价格击败。 1.4.3 土建、空调、装修未能统筹协调沟通,安装过程中改动空调设计、安装尺寸和安装位置的现象经常出现,这与GB50243-2002第3章3.0.2和3.0.3明确规定“承担通风与空调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应具有相应工程施工承包的资质等级及其相应管理体系”,“施工企业承担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纸深化设计施工时,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及其质量管理体系,应取得原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或签字认可”相矛盾。

2 控制措施及建议

2.1 设计方面 2.2 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

2.2.1 在设计审查方面加强对执行强制规范、节能要求的审查,对安装单位的资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安装过程中的修改设计的能力和技术装备进行审查;

2.2.2 主要对购进的原材料、末端设备、主机设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进入施工现场实施安装单位的资质进行确认审查,以杜绝实施安装单位与中标单位不符的现象;

2.2.3 制定并颁布空调安装过程与竣工验收的检验制度,授权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拟订检验项目,负责对空调工程实施切实有效的检验工作。只有经过有效的监督和检验的空调工

程,才能通过验收,交付使用,这是对使用者、管理者和建设者负责。

2.3 技术方面:

2.3.1 采用合理的空调形式来降低噪声;

2.3.2 为减少风声及水流声,应采用合适的风速及冷冻水流速,主风管风速应≤4m/s,支管风速应≤3.5m/s,冷http://Www.LWlm.CoM冻水流速控制在1.5m/s左右;

2.3.3 择合适的低噪声设备。

除合理地设计空调系统气流组织形式外,选用质量先进的低噪声设备、控制风管及冷冻水管的流速也是降低空调系统噪声的关键。新风机设备、风机盘管设于公共场区或办公区、休息区内,其噪声可直接传到人群中,因此必须选用质量好、噪声低的产品。

2.3.4 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以降低噪声还是主要的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儿方面考虑:

A、设备安装:新风、空调机采用阻尼弹簧减振器安装,风机与风管连接采用软连接,新风机与水管连接采用软接头,风机盘管采用弹簧吊钩,风机盘管与水管连接采用软管。在空调机房内进行吸音处理,比如住空调机房内采用隔声材料做成围护结构,以防止设备噪声的外传,或在机房内贴吸声材料,采用凹凸形立体吸声板,做机房的墙面或吊顶板,以增强吸声效果,机房也尽量减少门窗,必须使用的门窗也应采用吸声窗或吸声百叶窗,以尽量减少设备噪声的外传。

B、水管安装:水管安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冷冻水主干管及冷却水管吊架要采用弹簧减振吊架,而且吊架不能固定在楼板上,应尽量固定在梁上,或任梁与梁之间架设槽钢横梁固定。水管穿过楼板或过墙必须采用套管,且套管与水管之间要用不燃材料填封。

C、风管安装:风管制作安装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进行施工,在风机进出口安装阻抗消声器,新风进口采用消声百叶,风管适当部位设置消声器,风管弯头部位设置消声弯头,空调和新风消声器的外部采用优质保温材料保温。与静压箱一样内贴优质吸音材料。由于送回风管均采用低风速、大风量以降噪声,风管截面积都比较大,如果风管安装强度及其整体刚度不够,就会产生摩擦及振动噪声,建议风管吊架尽可能采用橡胶减振垫,确保风管不产生振动噪声。

D、冷冻水管主管支架安装:比如某工程水管主管管径较大,且有轻微振动,根据我在多年来的安装工程的实践经验,发现噪音可能会沿冷冻主管传递,出口处一般可达到70dB~80dB,距出口20m后可降至50dB。而传来的轻微振动,沿刚性导体将无限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对设备运行带来一定的伤害。经过同行们的研究、试验,对刚性支架作出改进,即在原主管刚性支架上加弹簧减振器,这样使得噪音及振动得到有效消除。即噪音及振动在楼板与刚性支架之间的弹簧减振器得到有效控制。

2.3.5 增大出风口面积,降低风速的试处理,使该空调风机盘管的送风噪声得到较好的控制。 2.3.6 有效控制房间内国家允许噪声标准,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控制:

A设备设置的位置及选型的优化:制冷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机房布置与选型:噪声较大的制冷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应尽景设置在地下室,由机房的墙体.地下楼板对声波进行隔离,从而减小对地面的使用http://Www.LWlm.CoM房间的影响;如果只能设置在地面上,更应设置设备机房、隔音门,必要时设置双墙、双门,对于水泵应尽量选择≤1450r/min转速的低转速泵,对于制冷主机应选择振动相对较小压缩机(如螺杆压缩,涡旋缩)。

冷却塔的布置与选型:对于空调用的冷却塔,因其一定要设置在室外,其噪声接影响到本幢建筑及周边建筑,位置宜设置在本幢建筑的最高屋面,冷却塔形式可根据工程的性质去选择不同类型冷却塔,对噪声较高的建筑,而设置位置又离使用房间较近(≤10m),在经济许可下可考虑选择无风机冷却塔,否则冷却塔应设置往最高屋面,以减小对使用房间的影响。排风机、送风机的布置与选型:送排风机的风量≥8000m3/h,且经常开启时,宜采用低转速消音箱式风机,并设置风机房。应在扩初设计时及早提出风机房位置及面积大小。

空调末端的布置与选型:空调末端的风机盘管,宜选择低噪声型(非高静压型)风机盘管,其噪声均≤40dB(A),可满足规范及使用要求。高静压型风机盘管的噪声一般≥45dB(A),尽量少选用。空调机的风量>5000m3/h时,由于其功率大,噪声及震动也大,不宜吊装,应落地安装,需设置空调机房进行隔音,否则应分成多台小型空调机均匀布置,从末端设备选型时控制单个设备的噪声。为设置消声设施后达到使用要求成为可能。

B风管系统设计优化:送回风管道的合理布置: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系统,由于新风机风量不火,通过设置消声器,送至房间的噪声容易达到设计要求,而风机盘管设备的噪声目前普遍可做到≤40dB(A),因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使用房间其噪声指标均容易达到要求。而采用落地空调机全风管送回风系统,由于空调机本身噪声较大,必须通过外部的设施消声才能达到使用要求。包括送回风管的布置、送回风口的设置方式均有影响。

C设备的安装减震及管道隔振:具有振动的设备均应设置减震设施,同时与其连接的管道应设置隔振软接。减震器的类型选择:根据减震器的自振频率选择不同类型的减震器。

正确处理通风空调系统噪音问题不仅可以保持通风空调系统的性能,还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在使用通风空调系统的时候不妨听听通风空调系统呼吸的声音,让你的通风空调系统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呼吸状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天柱山
塔子山公园
原山
游百万葵园
登山
参观兵马俑
游宋城
乘飞机
游峙山公园
峙山公园
西湖
那儿真是个好地方
元宵节
家乡的南山
美丽的亭子
浅论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课程设置改革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榜样激励
我国股指期货价格与股票价格的关联性研究
浅谈投资组合理论对我国保险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
全职妈妈对婴幼儿成长的利与弊
浅谈中国成人教育的展望与选择
试论就业导向下中职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
浅论崇教思想与中华武术的发展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
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1)
基于就业导向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日本对华ODA政策变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试谈就业导向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和中国的对策(1)
《长相思》教学案例
《长相思》案例评析
《泊船瓜洲》教学案例与反思
《秋思》课堂实录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教学简案
让评价引领──我这样指导改写《秋思》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秋思》之语言训练落脚点
如此“妙手偶得”──《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秋思》教学实录与评析
改写《秋思》有感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