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1
小学生阅读古诗的心理障碍和克服办法
"
小学生阅读古诗的心理流程,一般经历感知理解语言文字、形成意象、体会情感三个阶段、阅读古诗,首先要接受诗的信息,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词句意思;二是要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开展想象,领会意境;三是要探究诗的言外之意,体会诗里的思想感情。三个阶段,体现理解古诗的三个层次。小学生接触古诗少,理解古诗的三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只有克服心理障碍,才能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真正读懂古诗。
一、 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
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有: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学生理解有困难。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古今词义迥异的词,如"屐齿"、"踏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由教师直接解释。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如《暮江吟》,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试验结果,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如"王师并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语脉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独钓寒江雪",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寒江-独钓",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在这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如《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我"问,以下三句写童子答,"我"问什么,诗中没有说,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补上"我"的问语,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
二、 领会诗的意境。
三、 体会思想情感。
体会古诗感情,是真正读懂古诗的标志。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如《春望》,其表达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式与今就很不相同。小学生年纪小,体会感情尤为困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扫楼梯
- 我学会了打篮球
- 升旗仪式
- 叠衣服
- 自我介绍
- 小草的梦
- 妈妈的爱
- 下雨了
- 春天来了
- 花伞借给谁
- 参观杭州动物园
- 木棉花
- 我帮助爸妈烧饭
- 我的家
- 跳绳
- 浅析如何加强技术控制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 试析道路运输需求分析
- 音乐教学与赏识教育
- 电教媒体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 浅论加强交通重点工程一线职工思想工作
- 论佐罗塔耶夫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表演特质
- 浅论钢琴教学中的“三情”
-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 浅谈衙白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的技术控制
- 浅析《托斯卡》中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 长三角道路运输稽查一体化分析
- 关于如何运用音乐活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
- 公交优先助推城市交通向大众化转型
- 爵士鼓的魅力与价值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五
- 《泉水》教学设计四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六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一
-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泉水》相关佳作:水泉之歌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四
- 《泉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三
-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泉水》:一股清泉流过心田
- 《小鹿的玫瑰花》片断赏析二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二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七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