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近六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

近六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近六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

近六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

摘要 从近六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方式来看,该领域的研究已不再是单纯的停留在现代汉语声调的本体研究上了。本文通过对我国学者近六年来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及比较,认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一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却十分有限。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声调教学

1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难点

程潇(2010)在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初、中、高级留学生中以64位留学生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最后统计出了最易、最难及最易混淆的声调数据:

表1最易学的声调

表2最难学的声调

表3最容易混淆的声调

由程文我们可以得出其研究表明声调学习的难易顺序从低到高依次为: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其中,阳平和上声最易混淆,我们认为这是上声在实际读音中经常变调为“35”调的现象造成的。这也与在哪单呢?这一结果与早期学者研究的结果基本吻合。余霭芹(1986)提出的汉语四声学习的难度顺序:第一声最易掌握,其次是第四声和第一声,第二声最难。王韫佳(1995)调查发现学生掌握阴平、去声好于阳平、上声。但笔者认为程文的研究只局限于调型错误,而没有涉及调域错误,一般来说,对学生而言要掌握平调和降调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但如何确定平调和降调的音高却是很不简单的,换句话说,调域是引起阳平调和全上调偏误的主要原因。

2 划分教学阶段的专项研究

虽然三位分阶段研究者采用的称呼不同,但其实都是把声调教学分为了初级、中级和高级教学,后两位主要是从初级阶段入手,傅文为混合班零起点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而叶文则从课堂讲解、练习和巩固的整个学习过程入手,详细地为每一部分提出了建议和设想。梁文则是把每个阶段学生需要攻克的难点进行排列,依次地有逻辑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声调教学确实也是分阶段的,是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所以三位提出的建议和设想可以说为广大对外汉语一线教师提供了更为宽阔的思路。

3 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

3.1 母语为声调语言的学习者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

(1)泰国学生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泰语有5个声调:中平(第一声)、低平(第一声)、降调(第三声)、高平(第四声)和升调(第五声)。而且在泰语中,如果降调太快,发音太过短促就会给人一种不礼貌的感觉,当他们用母语中的“礼貌”调来代替汉语声调的时候,就会使汉语听上去音节拉长了几拍。泰国学生初学汉语的时候,总是会受母语的负迁移,用母语中相似的声调来替换汉语的声调。泰语第一声和汉语的第一声(55调)相比比较低,调值为33,所以泰国学生发汉语的阴平调的时候总是很低拖得也很长。比如“师、天、他”等阴平字,他们所读的实际调值都低于55调。汉语的去声(51调)发音时从最高迅速降到最低,短促而又有力。在泰语中,第三声的调值为41调,所以他们发去声时,会用母语的41调来替换汉语的51调。结果是调值不够高,降得又太过分。泰国学生发汉语的阳平(35调)时,一般会用泰语的第五声来替换。泰语的第五声的调值是14调,而且在升上去之前会有一个降的过程,所以完成整个音节会比汉语阳平调长一些,给人的感觉还是拖得太长。

(2)越南学生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造成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主要原因跟泰国学生差不多,也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越南语有六个声调:平声44、玄声32、问声323、跌声325、锐声45(445)和重声31(331)。阴平调是越南学生掌握的最好的一个声调,很少出现偏误现象,原因在于越南语中有一个和汉语发音很相似的平声。对他们而言最主要的声调偏误是去声,原因在于越南语中并没有全降调,越南语的高起点声调为平声44和锐声45,他们在母语声调中找不到全降的感觉,只能依靠起点的高度来发汉语中的去声,去声的起点过高,所以比较容易将去声发成越南语的平声。越南学生阳平调的偏误主要是受越南语中锐声的影响而发成45或445调。

3.2 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学习者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

造成以上声调带有规律性的偏误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些国家的学生的母语都是非声调语言,所以他们天生缺少对音高变化的感知和判断力。众所周知,汉语语音中的声调是一个相对的音高概念。对于那些没有音高感知的学生来说,汉语声调以及五度标识法只能是一种概念性的东西,他们找不到一个基本的基调,发音时不可避免的会忽高忽低,尤其是面对那些音高变化幅度较大的汉语声调,如上声、阳平、去声,经常会出现一些偏误。

其次,与泰国学生一样,母语负迁移也是影响他们产生声调偏误的一大原因。这些国家的学生母语里虽然没有声调的概念,但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存在语调的,这些因素自然也会对他们的汉语声调学习造成极大的干扰。杜明超的研究表明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有一定的干扰。王韫佳在分析美国学生双音节词的阳平偏误时也指出,阳平首字最主要的错误是被读为低调,而且这种错误多发生在末字声调起点很高的情况下,这很可能是受到英语双音节音高模式的影响。例如,来自在英语的双音节里,两个音节必然会呈现出一轻一重或一重一轻的趋势,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音节的音高较低,那么另一个音节的音高就一定较高;美国的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受母语音高模式的影响,自然的会把第一个字的阳平调发为低平调。

4 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里的声调教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要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对汉语语音声调本体进行实验性研究。综上所述,我们今后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空白领域,无论是对声调习难点习得研究、还是对学习者个体的研究,或者是对声调教学方式及技巧的研究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其中。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实验语音学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严谨的科学方法来加强学生的听辨能力,训练留学生对声调的敏感性,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来分析各个声调在学生的习得过程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呈现出来,从而有效地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以便让我们的对外汉语的声调教学有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参考文献

[1]余蔼芹.声调教法的商榷[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2]王韫佳.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3).

[3]刘晓军.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验分析[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刘江娜.中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声调偏误问题研究[D].天律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5]夏晴.韩国留学生学习普通话时二字组及其在语流中的声调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祁慧琳.韩国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声调发音偏误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张虹.日本学生双音节词轻声偏误及习得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1).

[8]彭玉康,胡袁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回望[J].暨南人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4).

[9]喻江.声调教学新教案[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11]毛丽.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2). [13]张志颖.初级阶段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双音节声调的偏误分析[D].暨南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傅海峰.“零起点”声调教学刍议[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17]杨柳.近十年对外汉语声调习得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11). [19]金峻铁.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及成因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5).

[20]程潇.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难点及教学策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校园四季
四季的雾
初夏
春之赞
春姑娘的宴会
春游川北民俗文化园
杨树叶
夕阳下的贺江
春天的声音
春,在哪里?
暴风雨
春天的花园
家乡的小河
交汇与融合——试论《中国文化概况》课讲授探索与体会
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籍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关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对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评价观的反思
浅析从中国文化现状出发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多校区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分析
论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困境与突破
浅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
浅析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浅谈地方合并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试析高校教师薪酬设计探析
试论我国大学城的文化缺失现象
简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策略
浅论高校音乐活动的理论意义和主要实践途径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案例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