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用新课程理念刷新地理课堂教学

用新课程理念刷新地理课堂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用新课程理念刷新地理课堂教学

"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从“知识为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凸现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并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价,是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课程:需要重新定义或建构的基本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化的教学内容。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是“上传下达”,从而导致教学的过程就是有效地传递和执行课程内容的过程。更为严重的是忽略了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种变化实际上淡化了过去过于强调的知识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注重了知识的主观性、发展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组成),而更是“体验课程”(能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及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教师和学生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种,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对给定的课程内容都有自己的理解,对给定课程内容的意义都有自己的解读。这就要求教师从“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理念出发,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或改革,以期在教学过程种使教师教的内容能不断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化的学习内容,从而教与学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以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值得关注的是,地理教育中“潜在课程”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潜在课程”一般是指通过学校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教育环境来传递给学生的地理经验。教材将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社会经济差异、砍伐森林、荒漠化、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污染、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关系到人类和地球未来的重大问题渗透到各章节中,让地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发。例如,教师可根据教材来挖掘地理“潜在课程”的活动,如“ESNO的形成及影响”、“水污染治理讲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等活动形式,通过各项活动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提高。

二、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适合每位学习者的情境,从以教材为主走向学生发展为主,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上课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师生一起分享理想、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使得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想、统一语言、统一行动,允许多元思维并存,与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

地理教师通过最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以及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下列下四种要求:①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应受到关爱;②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的不只是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即“双基”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和提升;③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应一种一种统一规格的模式发展;④面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观还应当是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与学生以后的成长(或终身学习)有着共同的外延,其效果应逐渐在学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显现。

三、学生:有思想、有个性的唯一的主体

传统的观念总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怠惰、贪玩和极度缺乏自律性的对象,需要不停的刺激他们、管束他们和给他们灌输现成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有时为了赶进度,不惜牺牲学生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使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是教学过程沿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轨道”进行,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

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从而经过丰富、生动和愉悦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思考、体验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衡量人的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四、评价: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教学效果评价指教学活动中按照一定的标准或预期的目标,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的诸要素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中,常依据考查、考试成绩的相对高低来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考查、考试的内容有限而且较为固定、呆板,学生们对这些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同,自然就有高分和低分,在竞争中就存在成功者和失败者。这种评价方式中,对成功者是一种激励,但对失败者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努力被彻底否定而丧失了对地理学习的信心,进而否定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必须不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不能把优、差生放在一起进行相互比较评价,因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在进行了相同时间、相同待遇的教学过程后,不可能达到相同的知识水平。对于一些差生来说,即使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进行了一些特殊的照顾,也可能在考试中考不出优异成绩来。所以学生彼此间的相互比较评价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在分数上永远处于不利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地理教学的评价应该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进行“个人比较”评价,即进步的评价。现代地理教学所追求的效果和价值,并不是地理课本知识掌握的牢不牢,而是要看不同的学生才能的发展变化,只有学生才能的发展变化,才可以体现学生个体的发展。这种评价方式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对学生才能的评价还应是多视角的,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要从学生实际表现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等等。从不同角度评价,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优点和成长的潜力,而且这些优点和潜力会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逐渐显现出来,是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可造之人,那么所有的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都能顺利成长、成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猫”
老师的手
可恨的店老板
续写
我的外婆
爷爷泡的蜂蜜水
关心我的妈妈
环保之梦
郑渊洁!我要投诉你
我全新的一天
午觉争纷
忙碌的一天
我的两优二缺
我的“双面派”老妈
妈妈的吻,妈妈的爱!
探讨如何合理使用数控机床
环境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研究
探讨基于RSS技术的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分析FDI对我国贸易出口额影响的实证
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分析
浅论CAD技术及其应用的若干问题
探析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研究门诊老年输液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
研究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在蒸汽管道保温中的应用
研究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流程问题
机械设计类课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国际贸易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研究以引力模型为基础对中国贸易的实证
研究二次顶出方式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
研究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3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2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3
《春酒》教学设计2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4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6
《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2
《春酒》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吆喝》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4
《吆喝》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