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早读课上法初探

早读课上法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8

早读课上法初探

" 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 ,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这正如看舞台演出比只看文字剧本印象更为深刻。可我们面对一天天的早读课,更多的只是准时到岗而矣。对学生所读的内容,朗读的语调、语气、节奏、轻重等,多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一学年下来,学生每天所读的内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完成什么任务,老师没有明确的目标与系统的计划,学生也只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信手翻开,兴趣所至,吼上几声,眼到口到而心未到,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如此下来,收效甚微,甚至会演变为对语文的厌读厌学。

针对此种现状,早读课亟待改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改变早读课的单调与无序,我曾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做,效果较明显,现总结归纳如下:

首先,更新观念,改变早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重新审视,明晰早读课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文章原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在课堂上却成了一堆破碎的残片,字、词、句、段、语法、修辞的分析不一而足,而文章的意味、作者的情感便湮没在这些机械琐屑的分析中,试想,学生的思想共鸣、情感薰陶从何说起?许多学生也认为,学语文就是会写字,读准字音,理解词意,掌握文学常识,听老师讲解语文知识等,一切从老师那儿去取,而忽视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愿从朗读入手去感受文学氛围,在朗读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文学修养,陶冶自己性情。语文学习,读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朗读是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相协作,便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思维,激发求知的欲望。它所获得的信息会比听更广泛、更主动、更活泼,也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对语言美的感悟与理解。

富兰克林说过:“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搜肠刮肚,抓耳挠腮,依然大脑一片空白。这主要是平时读书太少,积累不够。我曾对所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近80%的学生不征订任何报刊杂志,不购买任何与语文学习有关的书籍资料,基本无藏书,很少读过文学名著。睢中图书馆虽有如此丰富的藏书,但更多的时候是门可罗雀,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不愿花十元钱去办借书证,不愿到书海中去遨游。漫长的寒暑假,读书者依然是寥若晨星。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便能更快更好地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式,使学生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扑在书籍上。应首先树立开放意识,将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实现开放式教学,拓宽信息的来源渠道,还学生更大的飞翔空间。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介绍高考语文改革的方向与考查的重点,灌输只有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新理念,使“大语文”概念深入人心。从高一开始,就使学生树立高考意识,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早读课来识记名言名句,背诵美文佳作,博览文学巨著。厚积薄发,语言功底、文学素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能力也逐渐形成,为三年后的高考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结合每学期课本编排的体例与培养训练的目标、要求,如高一语文的单元训练重点都有明确的要求,依次为“揣摩语言,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总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这就使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了更大的可操作性和成效。我把每学期早读课内容纳入学期教学计划,将每天早读的内容与达到的目的作为备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课本难易深浅的不同情况,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早读,使每天早读课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例如: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诗歌,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只去分析鉴赏那有限的几首诗,是很难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诗歌有系统全面地了解,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很难有效地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准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

于是,在上课时,我首先高屋建瓴地补充介绍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的概况和重要的风格流派,使学生在宏观上有所了解,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补充一些名家名篇,供学生在早读课上诵读品味、揣摩涵泳。在具体上每一课时,再精选出作者另外一些代表性作品印发给学生朗读。比如在学《错误》时,我先介绍台湾诗坛五十年发展脉络,使学生了解余光中、席慕容等大诗人及代表作,借助多媒体投影其名作供学生诵读。分析鉴赏完《错误》后,我从郑愁予的作品集中精选了十首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诗作印发给学生,并作简单提示,使学生在早读课上朗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课文,更准确到位地掌握“浪子诗人”的创作风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理解鉴赏水平。

在学第四单元演讲词时,我首先确定一个主题,布置学生撰写演讲稿。然后组建评委,每天抽出二十分钟安排四位学生演讲,比赛结束后,评选出最佳演讲者与最优秀演讲稿。这样既可改变早读课的单调与枯燥,也可训练学生胆量和口才,又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味掌握演讲词这种文体特点。

再如,在学习文言文时,针对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不强,阅读兴趣普遍不高这一现象,我先让学生充分预习,上课时安排学生翻译讲解课文,学生为了讲清楚,对不理解的内容只有到图书馆去借阅文献资料。如学生要明白《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就必须去查阅《左传》,要清楚“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就得阅读《重耳出亡》的故事。早读课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文言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拓宽视野,培养阅读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提高文言文解题能力。

依托课本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逐步增强学生阅读兴趣。“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另外,在形式上也要追求创新,富于变化,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可经常采取灵活多变的读法:

① 声情并茂的范读: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是“情动而辞发,动情而缀文”,读者理应“披文入情”。对一些文质兼美、感情充沛的课文,老师要仔细揣摩,认真体味,在琅琅读书中受到多元化的感悟,为学生提供准确清晰、洪亮流畅、激情澎湃的示范性朗读,这不仅有助于避免学生读错字、读破句,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课文,诱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感悟蕴涵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情感美,因为语言文字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也可使学生受到老师情绪感染,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在早读时达到音与情融为一体。

② 诗情画意地配乐读:文学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如在读《荷塘月色》时,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在音乐中朗读能更好体味月光的轻柔、飘渺、朦胧。在诵读《琵琶行》时,播放琵琶独奏曲,使学生惊叹白居易的高超笔法。

③ 一显身手的竞赛读: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并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学生应较准确地掌握标准读音和朗读要领,流畅而正确地读出各种句式的不同语气,做到发音正确,摈弃方言,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句读清楚,语气流利,感情鲜明。学习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如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字音、语调都要力求准确,注意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拖腔;做到咬字吐词清楚明白。为了达到要求,学习完诗歌单元,我利用三天早读课举办赛诗会,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他们读得异彩纷呈,酣畅淋漓,令人陶醉其中。学生读出了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读出了徐志摩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读出了闻一多对丑恶的厌弃和对美好的礼赞,读出了舒婷对新的爱情观的呼唤,读出了普希金对自由奔放大海的眷恋……

④ 日积月累的扩充式早读:高考作文新的评分标准要求,语言要有文采。高考的仿句更追求辞藻华丽优美,为了适应新要求,每天早读课之前,我安排学生在黑板上摘抄优美语段,美文共赏,作为早读一部分。学生为此就必须去广泛阅读,有意识地去搜集摘录富有哲理文采的语句。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去博览群书,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书中有奇,书中有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品尝自己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说:“把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改变教学的最高境界。”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朗读教学是相当及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朗读是“活”的,朗读使人感知、共鸣。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我们切不可忽视语文朗读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使早读课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人文素养的主阵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命之爱
幸运的战争孤儿
生命本是风景
一张旧照片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战争与孩子
什么是生命?
战争中的孩子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战争是魔鬼
战火中的哭泣
战争下的孤儿
废墟中的孩子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新图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解读
建筑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对策
建筑工程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常用建筑材料试验与要求
钢筋算量中容易漏算的项目汇总
建筑基础放线放样知识汇总
浅谈砌体墙的质量问题
我学习11G系列图集后的一些认识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经验之谈
结构工程植筋技术规范
砼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建筑图纸会审要点大全
冬季施工方案重点注意事项
工程深基坑常见支护形式归纳学习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美文欣赏 雷锋名言
《我不是最弱小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我不是最弱小的》整体阅读感知
《泉水》写作指导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考点练兵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重点问题探究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随堂练习-----巩固篇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难点分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字词梳理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训练素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整体阅读感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随堂练习-----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