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语文教学要避免“重理轻文”

语文教学要避免“重理轻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语文教学要避免“重理轻文”

"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形容为:一根粉笔教到底,一堂课灌到底,缺乏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教学内容程式化,从字、词、句、语法、修辞、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到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生硬刻板。学生学语文是为了分数,得不到享受,没有乐趣。所以,语文老师苦心钻研教材,呕心沥血,一节课下来声嘶力竭,但吃力不讨好。学生在分数的压力下,埋头苦记,被动地咀嚼一切知识,吞咽费劲,苦不堪言! 究其原因,原来是应试教育在作怪,教师重视的是语文的“工具性”。

从2000年秋季开始,现行高中语文教学课本便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开始“更新换代”。本人通过学习它的内容、体系和它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觉得我们的教与学都不能再用以前的老眼光老来对待它了,必须要有全新的观念和方法,其中最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语文教学要避免“重理轻文”。

一、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在“工具性”的基础上,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

课本前面的“说明”谈到了这次新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说明”中提到了要“提高道德修养、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是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所不曾重视的,这是对语文的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一个新特征,它赋予了新教材一个神圣的使命——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也就是把语文的“人文性”摆到了重要地位。

二、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说明了语文教学不能“重理轻文”。。

以高二新教材为例: 新教材对高二学年的教学内容是这样规定的: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规定了高二一学年的学习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句话的后半部分是高二一学年的学习要求,这就是要能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图示如下:

初步欣赏 文学作品

↓ ↓

(要求) (内容)

这就是说,通过高二一学年的学习,我们将基本了解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名家经典,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这既是高二学年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考的必考项目。

第三册课本共六个单元,第一单元现代诗歌、当代诗歌、外国诗歌;第

二、三单元古代诗歌;第

四、五单元现当代散文名篇;第六单元古代散文名篇。很明显,新教材的选文思路和培养目标是非常一致的。

三、新教材的教学重点转移到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上来。

长期以来,高考对文学作品的考查主要是内容语法修辞上,而现在变成了对“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对诗歌鉴赏的考查。强调鉴赏能力代表了高考命题的新导向。

1、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

形象指诗中的意象;语言侧重于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则包括典故的运用、行文构思、风格、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

2、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包括诗词和词语的含义、主旨、意境等要素。

3、文言文阅读中要“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最容易忽视的。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新要求。以前的文言文教学比较重视字、词、句的解释,而不注重文章整体的分析和理解。一篇文言文一首诗歌名篇,有的同学能倒背如流,但他对课文只是死记硬背而对意思并不完全理解,更谈不上感悟、熏陶和培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了。

同样以高二第三册教材为例:本学年度各个单元的编排顺序及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诗歌的意象,诗歌的象征手法。

第二单元,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第三单元,诗词的意境,诗词的声韵美。

第四单元,散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第五单元,散文的情和理。

第六单元,古代散文的语言,古代散文的议论和抒情。

这些“说明”都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再也不能“重理轻文”了。

四、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避免“重理轻文”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避免“重理轻文”的有效方法。高中新教材重视培养初步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二全部是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体裁中的名篇,这样的编排最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所以根据教材单元安排,让学生自己选择研究角度,进行研究学习,到图书馆找资料或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搜寻材料,写研究报告。如:第三册学习唐诗宋词,我就让学生确立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来进行研究,并写出研究报告,要求多渠道查找资料,丰富自己论文的内容。学生选取的角度多种多样,写出来的文章富有内涵,渗透着学生的文化底蕴。比如有学生写《奉旨填词柳三变》,有同学写《苏轼的赤壁情》,有同学写《〈诗经〉中坦率的爱情》《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手法》等等。 读到学生写出来的研究报告,我感受到:只要给学生研究的空间,给学生研究的信心,他们是可以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认识的。当然,他们的研究在专家们看来,还是相当幼稚和肤浅的,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有一种创新的体验,一种研究学问的成就感,一种探究知识的欲望,这就足够了。

总而言之,新的语文教材,新的指导思想给学生带来了学习语文的巨大兴趣,同时也给语文老师带来了新的思索,仅仅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要求,语文的“人文性”已提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愿我们的语文老师不要再“重理轻文”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命本是风景
废墟中的孩子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生命之爱
什么是生命?
战争是魔鬼
战争与孩子
战争中的孩子
战火中的哭泣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幸运的战争孤儿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战争下的孤儿
一张旧照片
工程深基坑常见支护形式归纳学习
建筑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对策
结构工程植筋技术规范
建筑图纸会审要点大全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常用建筑材料试验与要求
建筑工程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我学习11G系列图集后的一些认识
钢筋算量中容易漏算的项目汇总
新图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解读
冬季施工方案重点注意事项
砼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经验之谈
浅谈砌体墙的质量问题
建筑基础放线放样知识汇总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字词梳理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训练素材
《我不是最弱小的》整体阅读感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重点问题探究
《泉水》写作指导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整体阅读感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随堂练习-----巩固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难点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美文欣赏 雷锋名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随堂练习-----提高篇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考点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