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让学生自己发现作文

让学生自己发现作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0

让学生自己发现作文

" 书面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必须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所着力培养的。然时至今日,作文教学问题颇多,许多老师对作文指导深感困惑,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听到头痛”的感叹。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目标过高、个性泯灭;指导过细,千人一面;积累太少,语言贫乏;脱离生活,内容空洞;注重师评,不会自改……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作文没兴,趣,没愿望,勉强写成则干篇一律,缺少丰富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教师观念落后,认为自己是作文教学的主宰。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决定一切,把学生 从主体地位上一次次推将下来,伤害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造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他把心理临床治疗原理运用于教学,教师不对学生进行刻意指导,而是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注重情感的适应性,双方都真诚、平等地进行沟通。“非指导性”教学充满着人本主义的思想光辉。罗杰斯批驳了历史上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等教育行为,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主张,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完全不干预学生思想,只起组织者的作用。因而,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和情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大纳)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文章应是“写话”和“习作”,是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像作文和应用文。小学生的作文只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笔者在小学习作教学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运用“非指导性”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自我感受,去发现生活的真谛,发现阅读的魅 力,发现表达的方式,倾吐心声,放飞遐想,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文抒我情”的习作境界。

一、发现生活真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新的理念告诉我们,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走向生活,发现生活,他们才有乐于表达的愿望。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对小学习作教学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价值。我们要领会“课标”精神,明确改革目标,用“非指导性”作文理念进行教学,彻底解放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负累,采取多种形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使“作文”两字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沉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里,在自然放松的

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感悟、体验,去追忆、想像,去剖析、推断,去发现、研究。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可,写少也行,没有字数、结构、体裁的限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觅写作素材,在写作中发现生活真谛。

1、生活:捅破“作文”窗户纸。捅破写着“作文”字样的窗户纸,就会发现它的背后,原来都是生活:向好朋友讲述游览的经历;向大家介绍自己崇拜的偶像;给喜欢的文章写读后感;

谈谈心中的喜悦、欢乐、忧愁、烦恼……把这些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能够见到、听到、用到、想到的写下来,原来就是作文。既然作文就是生活,它伴随着入的生活而产生,那么作文也应当会被孩子们所喜爱。这样,在写作过程中,孩子们不光会主动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还会进一步地学会做人,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编织生活的有品位的人。这也正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尽最大努力,把作文课变成一次游戏、一次采访、一次通知、一次广告招标、一项观察实验……这些活动,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设计,不让学生有负担。如有一次组织学生玩“吹泡泡”游戏,老师说:“盆里有肥皂水,现在,请大家拿竹笔套吹泡泡,看谁吹得大,看淮吹得多。”学生动手动脑,情绪活跃。良好氛围形成了,接着,教师引导“泡泡像什么?”学生回答:“像气球”、“像飞船”、“像月亮”……“要是把泡泡当作人,可定哪些作文题?”《泡泡飘游记)、<泡泡旅行记)、<顽皮的小泡泡)、(泡泡王国)、(小泡泡历险记)……每个学生笔下的“小泡泡”各具个性,都活动在各自的小天地里。生活绚烂多姿,如此有趣。学生的习作同样有味,丰富多彩。而离开学生生活的写作,精神上是一种重负的折磨,情感上是一种变态的呻吟,文风上是一种虚假的造作,语言上是一种干瘪的枯槁。长此下去,必然贻误学子,有负时代。

2、生活:领悟“内在”的奥秘。作文的“真”从何而来?来自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源于对生活内在奥秘的把握。在不断变化的生活中,充满生机也蕴藏矛盾,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谁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谁就能写出真情灵动的作文。教师只有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在“非指导”中让学生与生活亲密接触,探究生活的本质特性。眼睛学会“摄像”一一眼睛是最灵敏的高科技摄像机,它可以看到最具细节的地方,每个“摄像机”摄取的角度不同,内容也不一样。如让学生多角度地去观察一朵海棠花,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看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更多不易看到的地方:看一看花瓣上浅浅的纹路,柔嫩的花蕊,新开的花儿和枯落的花儿之间的区别。鼓励学生努力发现事物与众不同的地方。长此以往,学生便会练就认真细致的“看”的能力。耳朵学会“录音”——网络时代的今天,网上有了“声音的博物馆”,用声音来还原生活的面貌,记录风 景,只是许多教师忽略了“听取素材”的指导。写两个人争吵的语言,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说的话应该是不同的。可是在许多学生的作文中,看不到这种区别。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重要性,调动其积极性去学会倾听。如布置有创意的练笔活动:根据所听声音写 一篇想像作文;或带领学生到市场,让他们如实记录繁杂之音;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静听庄稼拔节、秋虫呢喃……这时学生会发现,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双手鼻子学会“复印”——除了看和听,摸和闻也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鼓励学生去摸一摸春天的树叶,让他们去感受生命的轻柔;摸一摸游动的金鱼,让他们去感受生命的灵动……用手摸,也是一种实践与创造。人说“十指连心”,没有十指的探索,心域怎会波澜涟涟?鼓励学生去闻一闻花的芳香,泥的清新,雨水的尘微,阳光的味道……学生一定会感到,原来生活就是这么纯粹,这么近。

心灵学会“感悟”——“无论外界的事物或是内心的变化,都照当时所感到的写下来,这正是记叙文的任务。”(叶圣陶)当那么多的生活感受在学生心里积淀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悟的过程就是灵感的升华,是精粹的沉淀。让课堂安“静”下来,再“静”下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梳理,哪些是自己要用的,哪些是暂时不用的。然后把要用的素材讲给最信赖的伙伴和老师听。在这里老师是旁观者,是帮助者,是合作者,默默倾听,深切注视,让学生说出最有个性的语言。

二、发现阅读魅力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阅读就是间接的生活。“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我们淡化刻意指导,功夫用在平时,以平等的态度创设和谐的氛围,把学生带到书籍的瀚海中,去活现情景的精彩,去顿悟语言文字的妙处。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少有的默契、少有的感动……通过读书,让自己一次次地和书中人物产生共鸣。总有一天,教师会发现他们的笔下不再青涩,已有了些棱角,有了些圆润,这就是在书晦畅游之后的积淀。

1、阅读:恰当把握迁移的时机。在情感共鸣处迁移一一在教学(小珊迪)时,教师先用投影片再现丁小珊迪受伤后躺在床上的凄惨画面,同时播放(二泉映月)配乐的解说词,让学生对小男孩产生了同情" 之心,敬佩之情,不觉潸然泪下。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当你亲眼目睹了小男孩凄惨的命运后,你不想对他说点儿什么吗?教师接着引导同学们以<我和珊迪比童年)为题写篇短文。学生满眼含泪地写出了佳作,完全得益于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这样的迁移,渐入了“润物细无声”的至高境界。

在文本空白处迁移——有些文章的结尾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思念、想像的余地,回味无穷,这就是文本的空白。在此进行读写迁移不仅可以使故事得以延续,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想像力。如《穷人)一文,结尾写桑娜忐忑不安,试探渔夫,渔夫叫桑娜去抱回两个孤儿,此时,桑娜一动不动,拉开了帐子……此时,教师可叫学生续写(穷人)。这样,文章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阅读:努力顿悟语言的妙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读的指导,让学生学会通过读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读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来品味、揣摩、赏析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指导学生读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感悟课文中的关键所在,精妙所在。例如:引导学生品味《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的关键词语“纹丝不动”不仅要联系“纹丝不动”所在的句子,还要联系后文“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通过课文内部与内部的联系,通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地顿悟,而且能提高顿悟的效率。另外,在阅读中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添减词比较,换词比较,变序比较,前后比较,来顿悟语言文字的妙处,学习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

三、发现表达心声

作文是学生情感的释放,或是对生活的感悟,或是对事物的评价,喜怒哀乐之情在笔尖喷涌而出,跃然纸上。“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自由表达,主张以学生情感为学生作文的出发点,让学生真正做到在表达时有感而发,多角度立意;各取所需,多种表达方式;不拘一 格,自由选择文体,从而不断体验表达的到位。在作文评改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发展的实际,体现主体性和实践性,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改习作的能力,养成自我评改的习惯。让学生做习作的主人,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给不

2、场面描写:通过描写观众时而为辩手机智巧妙的发言而鼓掌喝彩,时而为自己所支持的一方陷入困境而担忧,时而笑声不绝,时而屏息静听的场面,反映辩论气氛的热烈。

3、神态描写:抓住辩手、观众、老师的神态进行细致描写,反映辩手的神采飞扬,观众的投入,老师的赞许。

4、心理描写:有获胜后的喜悦,也有失利后的伤心,把自己的心理活动真实、具体地写出来。片断训练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感受,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写:①有的把语言描写、场面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有机的结合;②有的重点写辩手的精彩论辩,略写观众;③有的略写辩手,重点写观众的反映……

2、表达:不断养成自改的习惯。<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要把修改的权利还给学生。“‘改’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者本人。”这是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的。要让学生在作文的全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修改,在修改中学会习作。其次,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发现、学会修改的方法:

(1)自读自改法,学生在完成习作后,教师应倡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改。可以读给自己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让学生利用已形成的语感,针对写作过程中的“过失性语病”,如漏字、语句不通等问题进行修改。

(2)师生共评法。教师在阅读完全班学生的习作后,找出主要问题,形成本次作文评改的标准,出示典型的“病文”,让学生依据标准进行评改。

(3)小组互评。在此基础上依托小组成员间的互读互评,以优带差,促进习作评改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进行点拨引导。

(4)自我修改。当我们进入“自改”环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明确“同学的修改仅供参考”,以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筛选他人建议的习惯和能力。

综上所述,“非指导”,不是教师放弃指导,而是教师无时无刻在“指导”。这种指导,贯穿于学生生活、阅读、写作的全过程。这种指导,与一般的作文指导有质的区别,它特别尊重学生人格和尊严,帮助学生自由表达、自我发展,为他们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和条件。因此,这种指导是高境界的指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油菜花
我很后悔
功夫不负有心人
节约用电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秋天的足迹
我终于战胜了胆怯
妈妈,我错了
美丽的三星堆
美丽的月夜
我的同学
妈妈,我错了
我很后悔
校园一角
我的伤心事
2011年6月党员公开承诺书
小学党支部共产党员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13份
扶贫救困倡议书
工厂党员创先争优承诺书
学院支部创先争优承诺书
教师党员公开承诺书
地震募捐倡议书
军队党员承诺书
个人廉政责任承诺书
创建无吸烟学校倡议书
业务员团队倡议书
协会党支部书记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大学院系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承诺书5篇
保护视力,保护心灵之窗
关于净化考场的倡议书
探究沪港通的意义与风险
韩版微信之父,是个“凤凰男”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辨析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哲学思考
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研究
分手后相互躲着对方怎么办等4则
“四个全面”:开辟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境界
青春不是大冒险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
军休干部的文化特点与社会工作介入
美国反垄断规制模式历史嬗变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构建与培育
如何理解发展与法治的逻辑关系
传播先行,实现民心相通
合作供给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敢于向“经典式”的语文讲读法挑战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文学独白,传课文之情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夕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夕照》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夕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