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现行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及改革

现行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及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31

现行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及改革

"

测验是教学结果的反映,而现行的小学语文测验,尤其是小学升学测验,起不到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业的作用,在有些方面甚至与现行的培养目标相抵触。其中的弊端显而易见,突出者有四:

一是测验过程不科学。

一次规范的小学语文测验过程,应包括决定测验目的、制定测验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测验结果、解释分数从而最终满足测验目的等这些步骤。但是目前学校组织的单元测验、期中期末测验,或市区统一命题,或由题库组合成卷的升学测验,都是临时组织教师凭经验命题。既无双向细目表,题库中的题目也不经试测、校正就直接施用,对测验结果也不作质量分析,一些基本问题如信度、效度等也无法作科学的回答。

二是测验内容不全面。

目前小学语文测验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阅读分析、作文。这种结构的试卷无法反映学生听、说能力,也不能体现现代社会对人际交往之高要求,再加上作文题无法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写作能力,临场套题、考前背题大有人在,使语文测验的可靠性下降。

三是测验考编制技术不规范。

小学语文测验卷中常有语法性、知识性错误,导语不明确,各类题型的编制不符合题型要求。如判断题本身蕴含暗示性词汇;选择题的选择形式不一致或少于三项;填充题的语境不完整等,干扰学生正确答题。

四是评分和分数解释缺乏客观性。

现行小学语文测验评分标准有误时有发生。最有代表性的是1995年7月发生的四川省江津市三名毕业生状告当地教委?“自作自受”一词读音一案。两种针锋相对的答案来自两种权威性的出处,谁是谁非.连法律都难以决断,评分难以标准化为典型之至了。在一张二年级的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选择题:天空是 A.蓝蓝的 B.灰灰的 C.青青的 D.白白的标准答案是A,出处是语文课本。但是天空怎么不会是“灰灰的”呢?这样考死的语言,语文测验岂不是走进了一个狭隘的死胡同。

小学语文测验,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针对现行小学语文测验中存在的弊端,小学语文测验的改革必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为宗旨。

首先,在测验内客方面,应突出能力的训练和考核。

小学语文测验应该结合具体课文内容、知识,着重考核学生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查找资料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考核学习和动用知识的能力,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新知(对于学生个体)的能力。为此,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应有所改变,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既要注意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格外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展”知识。美国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开卷测验题是要写一篇介绍自己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运作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一般的教育工作者会觉得很荒唐,但就是这个荒唐的题目却让一位移居美国才一年的中国学生写出了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洋洋洒洒,令人惊叹不已。这篇文章甚至还分章分节,文后还列出了参考书目。他不是神童,只是他学会了利用。

一位美国教师说得好,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范文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其次,在测验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除闭卷笔试外,还可以经常采用开卷课堂笔试、开卷课外笔试、课堂小组讨论、口试等方法,调动起学生智力活动的高度热情,把某种心理压力下的被动答卷变为强烈兴趣下的主动探求。这样,既能考核学生的语文水平。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要给学生更充分的发挥余地,允许给分有一定的弹性。应特别注意鼓励独创精神,凡有新颖解法和独到见解,即使解答不完整、不全面甚至结果不完全正确,也应酌给高分,而绝不能对照某个固定的答案,相一致的就给高分,稍一偏离就予减分——这是对独创萌芽的扼杀,对盲目顺从的鼓励。

第三,在成绩的使用上,要强调个人的纵向比较与教学目标的具体比较,不与他人作横向比较。

平时的语文测验是为了取得教学反馈信息,因而在测验成绩的使用上,要强调与教学具体目标相比较,以检查教学的实际效果,改进教学工作。对学生个人来说,还应进行个人的前后比较,借以发现学生的进步程度及与教学目标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不能把成绩考试竞争化,列榜排名次,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到学生间的横向比较上,引到几分之差上。一些单元测验甚至可以只“点评”,而不打分,或把学生的测验结果所反映出的水平、进步程度、与目标的距离用分数或符号记录在学生成绩册上,但不写在试卷上,不向学生公布。

这样说,并不是要取消学业成绩评定,只是说不应将每次测验结果都分数化、等级化,使学生只关心分数多少,而不注重试题解答的对错和评语;更不能单纯地逐分排名次,引导学生去争分数、争名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寻找小白花
春天
补牙记
爸爸教我从实践中认知“嬗变”
小白兔
吸烟有害健康
可爱的小企鹅
我的爸爸
我爱我家
电视机的奥秘
我学回了洗头
晨雾
邛海
妈妈的爱
老想起的一件事
城市快轨交通沿线用地控制规划的研究
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思考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客流简析
伦理的政治化定位—荀子思想主旨阐释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开挖卸载对相邻基坑围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浅析环保城市轨道交通
浅谈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设备管理的创新
某市供电公司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应用分析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
浅谈变压器的异常运行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
水泥搅拌桩在双林车辆段岔区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中压电缆附件的现状和发展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探究活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一
《可贵的沉默》综合资料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一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二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综合资料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二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二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之三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