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孩子学习钢琴的误区

孩子学习钢琴的误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8

孩子学习钢琴的误区

"

前言:在一本杂志上阅读到一篇关于孩子学习钢琴的误区的文章,我觉得不管是对家长还是钢琴教师都有一定的启发,所以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孩子学习钢琴的误区

第1大误区

乐器教育=音乐教育=万能教育

在许多父母的观念中,没有一项学习活动可以像学琴那样一举多得,乐器简直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万能教育机。是这样吗?我们听听专家的评析。

关于“学琴人际氛围”与儿童人格

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认知——练琴能培养孩子自信心

解析: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人在经常的失败与否定性评价中会获得自信;我们更难想象一个生活在责备、训斥、甚至漫骂环境中的孩子会形成良好的性格,会具有高尚的情操。

琴童生涯中,父母焦虑、孩子痛苦、老师不满意形成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学琴人际氛围”。这种不良情绪氛围长此以往,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非常不利。遗憾的是,相当多的父母竟认为学琴就是如此。

关于自觉性与毅力的培养

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认知——学琴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自觉性

解析: 从心理学角度说,自觉性与毅力来自于目标吸引力,来自于对行为结果期待的强度,而不是凭空产生的。

即使是成人,在一项自己毫无兴趣、也不理解其意义何在,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面前也很难有顽强的毅力。因此,并不是做难做的事就可以培养毅力,毅力是被目标吸引力唤起的。

关于开发智力

对于这一问题的普遍认知——学琴能开发智力

一些媒体刊登的学琴开发智力的依据是大脑半球分工里;理论:大多数人是右利手,不能刺激右脑发展。而练琴须双手协调动作,能促进双侧大脑平衡发展。如果仅是这样,那么为何不直接训练左手呢?

正确的说法是,学琴开发智力是通过艺术素养的提高而实现的。

学琴的最终目的是使孩子学会体验生活的美,丰富人生,提高生命的境界。因此,父母应该明白,幸福人生的来源不仅仅在于社会竞争的胜利,还在于能够享受人类创造的文明与艺术的美,体验人生的丰富性。

第2大误区

学乐器=为家长而学=为考级而学

孩子钢琴考级队伍越来越庞大。父母为了让孩子拿到一张证书,没日没夜地让孩子练习一些难度大、很枯燥但是必考的练习曲。这种应试学琴会让孩子的兴趣和记性随之丧失。有的父母甚至盲目提高程度,让孩子跳级参加考试。这种“拔苗助长”的结果是失去了培育音乐才能的最佳时期,再往深发展就很困难了。

专家提示:孩子学琴的四大需要

1、 审美需要

孩子爱弹好听的曲子,讨厌枯燥的技术练习,对听不出“调调”来的曲子有畏难情绪,原因在于前者比后者更能够满足孩子审美的需要。当学琴活动能够满足孩子审美需要时,就会激起他们较高的学习动机,反之,则使孩子产生不愿练琴的念头。

2、 驾驭性需要

探究知识、驾驭世界是人类本能的需要。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器物的操作性驾驭同时存在。父母一定发现孩子会不厌其烦地弹练熟了的曲子,而面对要学弹的新曲子,总要磨蹭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肯练。因此,父母若能设法满足孩子的驾驭性需要,将会不断提高他们学琴的兴趣。

3、 自我提高需要

会演奏乐器,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良好修养、杰出能力、高尚品位的表现,琴童称号也能给孩子带来自尊、地位的满足。但若学琴是为了弥补父母童年的遗憾,孩子就会为取悦父母而学琴。这样,不仅学琴的路走不远,还可能造成孩子心理失调。

4、 接纳需要

学琴能让孩子自信,帮助孩子获得父母、老师的喜欢和认可。若是为了炫耀而学琴,孩子就会觉得是为了装装样子,应付父母或家里来客时显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不仅令人讨厌,还使孩子永远领会不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第3大误区

父母陪同=监督=惩罚

琴童父母都把孩子练琴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总是在孩子旁边严格地按老师的要求要求监督孩子练琴的全过程,孩子几次达不到要求,打骂就不可避免。

专家提示:让孩子自己练琴

形成良好学琴状态的关键在于,父母要摆正自己在孩子学琴活动中的位置,从教师、督察的位置上退下来,让孩子自己对练琴结果负责。这样既能使孩子在宁静、自由的情绪氛围中相对专注地练习,又能使他们学习独立面对教师,承担自己学习活动的责任。不要怕孩子练不好会在老师面前出丑,若孩子自己都不在乎在教师那里通不过,那么父母代他努力,他能学好吗?

第4大误区

学琴=专业化训练=成才

一位母亲说,能让现在的钢琴教师收下女儿很不容易,她已经培养出上百个9级以上的琴童了。女儿跟她学习4个月,只学了3个音,4个月来每天按老师要求做数千次“掉腕”练习,5岁的孩子每天练琴4小时,以使动作达到正规化要求。连得腮腺炎时也必须上课,否则会被“好老师”开除。

专家提示:让孩子“随便弹”

理由一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小手受操纵控制能力的限制而难以完全达到正规化的技术标准。那么,他们是不是要永远陷入技术训练的苦海中呢?

只有以专业化为目标时,指法技术才需要 放到重要位置上去考虑。对大多数琴童来说,他们的目的是接受整体音乐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肌肉运动的训练。

理由二 随意演奏自己喜爱的乐曲、能哼唱几句旋律、为爸爸歌唱做伴奏......对孩子来说,是多么自豪和愉悦的事。当然,父母的严格要求是为了孩子学好琴,可结果却使孩子对学琴感到畏难、对音乐厌烦。若父母以轻松、娱乐的态度看待学琴,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因为,学琴的快乐应在学习的过程中,而不在未来的结果中。让学琴活动丰富多彩,琴童的生活也会丰富起来。

在决定让孩子学琴前,父母孩子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 你是否重视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 用优美的音乐唤孩子起床。

 家庭活动时,常有轻柔的音乐做背景。

 带孩子参加音乐沙龙、听音乐会。

二、 对学琴的费用、投入精力是否有充分认识?

 充分估计到学琴费(钢琴价格、培训费用)

 是否能为孩子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 先带孩子上琴房练习,等学习稳定后再考虑买琴。

 考虑家中空间的局限和钢琴练习时产生的噪音。

三、 孩子练琴时,您是个好军师吗?

 帮助孩子制定练琴计划,使孩子认识到学琴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

 如孩子情绪不高或身体不适时,不强迫孩子练习。

 认真记录孩子在练习中遇到的疑问。

 练琴时,给孩子5分钟自由发挥(乱弹琴)的机会。

 允许孩子弹奏自己喜欢、熟悉的乐曲。

 经常和孩子分享对音乐的心得。鼓励孩子边弹边唱。

 表扬孩子的每一天进步。

如果以上的17点你都很好地做到了,那么,你的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将会因为你的帮助鼓励而更加顺畅;如果你还不能全部做到也别灰心,和孩子的琴声一起进步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参观消防大队
游记
我学包饺子
如果我是一棵树
那一次,我害怕了
我是一棵大树
勇敢的他,倒霉的他
水淹七军
我喜欢的小英雄
有趣的燃烧
可爱的蚕宝宝
快乐的节日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快乐的六一
快乐上体育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6)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法学理论论文(1)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6)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14)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6)法学理论论文(1)
中日两国企业法律形态的本质差异(4)法学理论论文(1)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3)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9)法学理论论文(1)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11)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9)法学理论论文(1)
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三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三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一
《丑小鸭》教学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