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30

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时,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农村资源,培养实践能力

1、利用本地环境,上好环保课。

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课,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事前要有周密的计划。在学习“如何保护水资源?”时,我先向当地村民了解学校附近有哪些自然水域,经过踏勘选点后,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指导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地考察。要求用带上的取水样的工具和容器,考察水域及周围的环境;考察水中是否带有鱼虾、蝌蚪、水藻、水草之类的动植物,并采取一些水生物标本回来;取样观察水是否混浊,是否有颜色和气味;将水样带回学校进行观察,在瓶子上贴上标鉴,注明采集时间、地点和考察人。在课上指导学生用蒸发的办法,取出水中不仅有不溶解的杂物,而且有已溶解的杂物,并写出所有自然水域中的水都不纯净的考察记录日记。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水域的污染情况,了解污染源和污染的危害,激发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我还让同学们设想自己如何是一名环境保护工程师,将要如何处理保护水资源这一问题,同学们情绪高涨,都充分开动脑筋,提出各自不同的方法,这样,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教育思想还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利用本地生物,上好生物课。

我们是农村小学,房前屋后的各种动、植物,集体与个人的果林场是上好生物课的有利条件。我常带领学生参观本村的柑桔场、龙眼场等果场,同时,请有经验的果农、专业户在学习果树栽培时为学生介绍各果场的开发经过,特别介绍了它们的经济效益,还介绍了各种果树的施肥、除草、喷洒农药、果实采收、储存等情况,这让学生大开眼界,受益非浅。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他们急切盼望着自己早日种出郁郁葱葱的果树林,为发展家乡的经济作贡献。

接着,我对学生进行种植果树示范,教给种植果树的劳动操作过程——挖坑、放苗、填土、浇水。教师边示范边指出:挖树坑规格的大小、深度、坑与坑之间的距离要合理、树苗是否与地面垂直、不伤到根部、填土是否合理等,然后放手让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在劳动实践中,学生提高了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磨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同时能从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培养珍爱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为将来能参加现代化生产、立足社会和自食其力打下夯实的基础。

3、利用家庭种养,上好养殖课。

综合实践课有很多涉及到动物的饲养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与农村家庭都有密切的联系,家家有田种,户户有饲养,这样给综合实践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现场。如学习“如何养好家畜?”时,,我利用学生好奇,求知欲、模仿性强的心理特点,在选定实践基地后,并不急于带学生去参观、实践,而是先让学生自我介绍自家养殖猪的情况,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已见,情绪特别高昂,教师狠抓良机,趁热打铁,介绍村里郭先生的养猪场的先进设备,猪的数量、繁殖、饲养方法等一一介绍。学生听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尔后才组织学生参观,熟悉场地,了解情况。此时,同学们觉得特别新鲜,情绪高涨,主动请教饲养员,恭听猪栏冲洗、饲料搅拌、猪病的预防、消毒、治疗方法,还跟着饲养员一起给猪喂食。这时给予学生适当鼓励,并引导学生回家后帮忙父母喂养牲畜,做一些力所能力的家务事。通过学习对养猪的亲身体会,写心得体会,并向小组汇报,互相交流。久而久之,劳动成为学生自觉行为,成为良好习惯。

二、立足校本资源,扩大实践空间

1、利用学校设施,提供实践机会。

校内设有劳动室,并不断充实器材,分成四个组:种植组、养殖组、环保组、家务组和电木工组。种植组主要是购进一些花盆,让学生种花,配备部分种植工具;养殖组有兔、鸭笼、鱼缸等,让学生息养鸭、兔、鱼等动物;环保组配备剪刀、锯子、瓶子等用具;家务组配备炊具、洗衣用具等,让学生用来学做饭、炒菜、洗 衣服;电木工组配备有电工和木工工具,让学生练习维修、制作。老师带着学生走进活动室上课,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学校的小操场设有“红领巾学农基地”,种植花草树木、蔬菜和农作物。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场地、班级管理,分别种植萝卜、包菜、大蒜、白菜等蔬菜。让学生自己浇水、施肥、除草、捉虫、采摘、收成,全过程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动手实践。这样,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让学生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

2、利用劳动基地,提供实践场所。

学校后山有一片10000平方米的山地划为学校劳动基地,主要种植有松、杉、茶、果,现已成为绿树成荫的小树林。我充分利用这个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劳动,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也磨练了学生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

本村有一个集体的茶场,学校把它作为一个劳动基地,我经常组织学生前往协助工人除草、施肥、帮助采摘茶叶,参观制茶过程,了解种茶、管理、采摘、加工的全过程。让部分学生学习茶叶的加工,初步学会制茶技术,同时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3、组织各项活动,培养实践兴趣。

我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街道、村部进行公益劳动,刷洗 店门、清理垃圾、疏通水沟;组织少先队员坚持为社会残疾人整理房间、打水扫地、上街买东西;少先队还开展“雏膺奖章”争章活动,如自理章、家务章、服务章、养殖章、环保章等,增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正确的劳动观念;班队活动时还经常开展“比巧手”活动,让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大显身手,脱颖而出,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通过多种渠道的训练,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喂鸡
快乐的呼啦圈比赛
师生情
呼啦圈比赛
改掉坏习惯
我家的窗帘
礼仪素养真重要
快乐的游戏比赛
会飞的气车
我的哥哥
拔牙
小乌龟
可爱的小狗
呼啦圈比赛
我的家乡
混业经营模式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3)法学理论论文(1)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我国当前影响独立审判的原因与对策(2)法学理论论文(1)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和问题(4)法学理论论文(1)
电子垃圾邮件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2)法学理论论文(1)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5)法学理论论文(1)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4)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和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8)法学理论论文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3)法学理论论文(1)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7)法学理论论文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2)法学理论论文(1)
《父亲和鸟》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案
《难忘的一天》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我选我》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案
《坐井观天》教案
《风娃娃》教案
《蓝色的树叶》第一课时教案
《酸的和甜的》教案
《一株紫丁香》教案
《一分钟》教案
《一株紫丁香》教案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案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