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9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会员资料)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会员资料)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会员资料)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会员资料)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哲学的“先验”、“超验”与宗教的“超越”语出同源而相通,形成一个“超越谱带”。超越问题的理论视域是个体性、先验性、存在性三大原则。超越基于信念(其中理想性信念基于存在性信念);信念基于预设。
[关键词] 宗教,哲学,超越,信念,预设
宗教与哲学中有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如果不加以澄清,我们就无法透彻地理解宗教与哲学。“超越”与“信念”以及“预设”的关系就是这样的根本性问题。
1.问题的提出
(1)超越问题
这种意见是建立在这样一种逻辑的基础之上的:只要具有超越性的就是宗教或具有宗教性,因为只有宗教才有超越性;儒学具有超越性,因而儒学也是一种宗教,至少可以说具有宗教性或宗教精神。本文的任务不在说明儒学究竟是否宗教,而在澄清:是否只有宗教才存在超越性问题?超越性的实质是什么?它的观念前提是什么?
我们注意到,“超越”并不仅仅是宗教的专利,它与哲学的“超验”、“先验”问题直接相关:它们都是transcend一词及其一系列派生词的汉译,依其使用场合的不同,宗教上译为“超越”,而哲学上则通常译为“超验”、“先验”。现今西方哲学研究者从先验哲学的角度讨论胡塞尔现象学的transzendental(先验论的)问题,而中国哲学研究者则从宗教精神的角度讨论儒学的“超越性”(the characteristic of transcending)问题,他们往往自说自话,结果造成了一些理论混乱而不自知。当然,这并不仅仅是汉语翻译当中带来的问题,西方人自己仍然有这类纠缠。例如胡塞尔的现象学,一方面坚决拒绝任何“超验存在”或者“超越性存在者”(Transzendenz),另一方面却竭力主张“面向事情本身”,也就是“还原”到“先验意识”(Transzendental bewusstsein)。其实,哲学的“先验”、“超验”与宗教的“超越”语出同源而相通;先验和超验也是某种超越,尽管不是宗教式的超越。
(2)信念问题
这是一个人们很少谈到的问题:超越问题与信念(Belief)问题是密切相关的。迄今为止,人们在谈论超越问题时,很少想到它与信念的关系。然而事实上,不论宗教还是哲学,凡超越都是基于信念的。因为超越就是超出自身,追求某种超越性存在者。然而这种超越性存在者,无论上帝还是理念、天、道、至善之类,总之,任何终极性存在者,其存在本身都是不可求证的,而只是一种信念。信念就是“相信”某物存在。没有这种信念,就谈不上超越,乃至于根本就不会产生任何超越的意图。一般来说,超越追求基于两种基本的信念:一个表现为事实判断,即相信它是存在的;一个表现为价值判断,即相信它是纯粹的、绝对的、至善的等等。事实上,人之追求超越,是必须拥有这种信念的。超越就是追求某物,而追求某物的首要前提便是相信它存在。儒家的成圣,道家的成仙,基督教的皈依上帝和向往天国,莫不基于对圣人境界、神仙世界和上帝天国的存在信念。谁也不会去追求那明知道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的东西。
(篇幅:19000余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妈是个变脸王
-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她
- 我是个书迷
- 嘿,我成功了
- “怪”搭档
- 测一测自己
- 我的妈妈
- 榜样
- 啊噢,老妈
- 我的毛病录
- 我的老师
- 妈妈的爱
- 我是“多面派‘
- 我的吉尼斯个人纪录
- 老妈,您就将就着点吧
- 浅谈大型输水管道工程监理的要点
-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 档案管理现代化探析
- 当前我国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况及控制措施
- 有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探究
- 浅谈施工单位投标经营管理
- 对安全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几点研究
- 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 浅析国际工程项目中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 工民建现场施工管理
-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 浅谈隧道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及质量控制
- GPS在水利工程测绘中应用
- 基于并行工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 《三顾茅庐》教案之一
- 《苹果里的五角星》说课材料
-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后体会
- 《三顾茅庐》课文原文
- 《苹果里的五角星》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最佳路径》教案之三
- 《苹果里的五角星》课文原文
- 《三顾茅庐》说课材料
- 读书要瞻前顾后——《第一朵杏花》教后记
- 《最佳路径》说课材料
-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之三
- 《最佳路径》教案之二
- 《最佳路径》教案之一
-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