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6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精品源自化学科

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思想家都有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深的有这么几家:老庄一家、孟子一家、《睡虎地秦墓竹简》一家、董仲舒一家、韩愈一家。老庄为代表的主张在自然面前取“无为”态度:“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64章),“莫之为而常自然”(《庄子缮性篇》)。老庄的态度很明显,就是在自然面前不敢“人为”不应“人为”。孟子为代表的主张敬重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意思很明确:供人以生存的农业、渔业、林业,一切都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不违背它们的规律,人生存的问题就解决了。这种自然观在《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中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麛(卵)鷇,毋□□□□□□毒鱼鳖,置罔(网),到七月而纵之。”这是用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不能违背和破坏自然规律。在国家的层面上用法律的形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明确地颁布出来,在世界范围内,应该是罕见的。此外,董仲舒关于天人关系的学说,虽然不是直接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他的天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在天人关系中讨论到的“天谴说”,剥去其神学外衣,用今天的话表述,遭“天谴”就是遭自然规律的惩罚。至于遭“天谴”的原因,董仲舒虽然没有直接论说是破坏自然生态,但我们从《春秋繁露仁义法》中表达的“鸟兽昆虫莫不爱”的生态观及《春秋繁露五行顺逆》中表达的对农业、水利、资源保护及对万物保护的合理思想可以看到,其“天谴说”的内容应该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说董仲舒“天人关系”的论述还需要进一步引申才能进入人与自然的层面的话,那么,韩愈的“天人论”讨论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恳原田,伐山林,凿泉以井饮,窾墓以送死,而又穴为堰溲,筑为墙桓……悴然使天地万物不得其情,幸幸冲冲,攻残败挠而未尝息。其为祸元气阴阳也,不甚于虫之所为乎?吾意有能残斯人使日薄岁削,祸元气阴阳者滋少,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蕃而息之,天地之雠也。”(《柳宗元天说》)韩愈认为,天有意志,能赏功罚祸,人的社会行为,是对元气阴阳的破坏,因此必然受到老天爷的惩罚。韩愈的观点,过去因为带上唯心主义因素而没有引起过重视。

但是,如果我们今天简单思考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事实,我们就会深深感慨:韩愈的见解真深刻!有了前面的回顾,现在我们可以来理清一下人与自然是一种什么关系。人与自然是一种什么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万物的关系,中国哲学认为人与万物同为自然万物之一物,物是自然之物,人亦自然之物,人就是自然,自然也就是人。有了人与自然的这种明确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之行为准则亦同时明确了:人类在自然面前应严格按自然法则行事,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向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必然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这就是自然的规律,这就是中国自然哲学于人类生存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行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生产节约型社会,实际上就是中国哲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如何相处的一种典范。

中国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功能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有两个:其一,物质文明;其二,精神文明。何谓物质文明?百度词典最新定义为:“所谓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物质生活进步状况。它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该定义强调物质生活进步但却没拷问物质生活进步的元素。如果这个进步的物质生活是以牺牲自然生态,是以提前透支子子孙孙的资源为代价的,这能算“文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现代经济社会追求的许多经济指标,相当部分是以牺牲自然生态,透支子孙资源来实现的,因而就不能说是“物质文明”。本文认为:物质文明即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在不破坏自然生态,不提前透支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创造的物质生活成果。这个定义强调了物质财富的积累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不以透支子孙资源为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在先进的生产方式下从可再生资源类获取的财富,对人类才具有意义,因而才具有“物质文明”或曰“文明物质”的称号。如果这样界定“物质文明”,社会的进步就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真实含义就在这里。

何谓“精神文明”?对“精神文明”的界定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百度词典的定义:“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成果,它表现在社会意识形态如科学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等的发展程度,规模和水平上,也表现在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上。”这个定义初略看去很全面,似乎把人类精神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概括进去了。但是,它却遗漏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在物质财富面前的消费心理。如果大肆挥霍社会财富,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显然属于非文明精神,只有在物质财富面前崇尚节俭的心理行为,才有资格成为文明精神。因此,本文给精神文明定义为:精神文明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成果及人类对社会物质财富的健康消费心理。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崇尚节俭的文明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本文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定义出发,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范畴内,中国哲学于人类社会发展可资借鉴意义也是深刻的。我们知道,物质文明的前提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提高的前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哲学中《易经》的三大理论(阴阳对立、五行生克转化、天人合一)、三大法则(易理、卦象、数理),三大原则(简易、不易、变易),道家的生成论、宇宙论、相对主义观点,墨家的科学技术思想、逻辑学思想,中医学的“宏观观察”、“整体研究”的思维方式等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从宏观到微观、从聚象到抽象、从抽象到直觉等一系列系统的、先进的思维方式。其中特别是道家,不仅对中国先进的思维形式有重要贡献,而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双面刃”性质也有深刻的哲学反思。因而中国哲学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先进的思维形式,是正确发展生产力、正确积累社会物质财富的理论基础。

精品源自化学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曾经快乐的她,不再快乐了
成功的喜悦
拔河比赛
廊坊的变化
盲人道
明天会更好
养花
一次特殊的对会
顺手来的关怀
读《养花》有感
美丽的校园
迷人的植物园
假如要回报父母的恩情
童年
书乐、书趣、书香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
如何把握契机发展铁路现代物流探讨
现代模具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
上市公司资本融资方式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QDII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策略分析
体育俱乐部经营中的困境与出路
解读义乌市酒店产业经营模式
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英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环境
河北房地产预警指标的筛选
对中国农产品与农资连锁经营的前景及政策支持探析
对当前湖北汽车服务业的现状及前景探讨
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存在与实现
论我国机械工业吸收能力与FDI技术外溢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之二
《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之二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三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之四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之一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之五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之一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七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之三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之一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之二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