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中英文化差异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中英文化差异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浅析中英文化差异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中英文化差异 高职 英语教育

论文摘要:由于思维方式、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的不同造成了中英文化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出两种不同文化的不同。在教学中,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将文化差异作为切入口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中英文化差异在英语教育中的体现

1.1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差异

传统文化影响了民族思维方式,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在语言上都有反映,汉语多用从大到小的词序而英语则惯于使用从小到大的词序。比如在描述地理位置时,汉语都是先省份、再城市,最后到具体地址,而在英语中则完全与此相反。人们常说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在句子结构上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好像由大量动词堆砌而成,从表面无法看出句间关系,但句子的意思却将之联系起来。 语言文化离不开人类的生活的环境。正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语言渐渐形成。因而各自的文化被赋予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有浓厚的地域风采。 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英语中常用和海水渔业生产有关的词句。而中国则身处内陆,长期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汉语的很多习语俚语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如英语中形容力量强大时使用“as strong as a horse”,但在汉语则叫“气壮如牛”,虽然意思一样,但是从“牛”和“马”的不同使用,我们就明白了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

1.3称谓与敬语的差异

英语中,敬语谦词的使用体现出和中国人不同,英国人认为you就是指讲话对象,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 “您、某处长、某总经理”等敬语。汉语之所以重视敬语谦词是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西方人喜爱追求平等,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所以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除 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这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他们眼中,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

2 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

2.1相比本科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弱、基础较差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采用“宽进严出”的招生策略,部分学生在高中学习时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学习方法,无法提升英语学习成绩。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时,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只是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目的一旦达到,他们就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没有把专业英语的学习作为进一步培训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来对待,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2英语学习工具性动机突出

高职人才的素质重点是工作中的实践操作能力,即能熟练地完成本职工作,并能主动、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高职英语教学就必须根据高职各专业的特点,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点,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

3 将文化差异与高职英语教育结合的尝试

3.1强调语言教学目的——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培养学生掌握语法和翻译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能造出并翻译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实际上,从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来说,以往的教学目的已经失去了意义。学生们“不懂得语言的运用规则,语法规则将变得毫无用处”,学生在没有很好的理解语言运用规则前,往往会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生搬硬套。为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准确运用所学语言,必须语言知识与语用知识并举,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而高职学生就是欠缺文化背景知识。所以,笔者认为,在讨论高职英语具体教学问题之前,有必要再次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那就是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样才能避免在教学中如坠烟海,找不到头绪,抓不住要领。

3.2文化差异与英语电影教学方法的结合

使用英文电影教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更是如此。高职学生原本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抱有排斥甚至恐惧心理,在教学中能够使用图文并茂,有情节有故事的电影无疑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而有效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选择的影片应该是具有西方文化底蕴,影片的故事情节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文化内容,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语言取材于现实生活,更加生动和规范。影片中的语言不仅生动地表现出了语言的重音、连读、语调等等语言现象,还有许多英语成语、习语、俚语、地方口音等。当学生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中时,影片就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语言环境。众所周知,语境在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学生能在相关语境中学习,不知不觉中就融入其中,取得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影片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炼影片里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习惯,将之与中国文化和汉语语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巩固学习的效果。

3.3文化差异与行业英语教学的结合(创设交际语境,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行业英语教学是目前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目的的延伸和发散。行业英语教学和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差异,高职英语“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基层、面向今后学生可能从事的工作一线、面向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岗位职业要求,根据行业发展,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内容中必须承载文化教育,也就是文化背景教育。高职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到“少而精”、“用得着”,与经营环境、业务环节和涉外交际活动密切相连,和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应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普遍的指导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2]汪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6.

[3]梁悦.浅议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0,

(4).

作者简介:刘虹余,女,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目前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长期担任英语专业基础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熊得救了
牙膏和牙刷的争论
爱护小树
勇敢的小男子汉
我的班主任
我爱冬天
苹果又回来了
实践出真知
美丽的夏夜
缝纽扣比赛
好吃懒做的小明
不听劝告的小明
初学跆拳道
缝纽扣比赛
为戏曲现代戏注入现代基因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框架构想
公路面层改性沥青AK
由《阿姐鼓》剖析90年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劫夫歌曲艺术特色
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在美国的应用状况
论想象力和心理素质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谈合唱指挥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多媒体运用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谈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
谈舒伯特的声乐作品和即兴曲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片断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美丽的小兴安岭》多媒体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3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4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5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过程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