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对汉语量词的影响

浅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对汉语量词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浅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对汉语量词的影响

摘要:量词一直被认为是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因为其数量之丰富,运用范围之广,都是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其实,汉语量词的形成也像其他词类一样,经历了一个由简易到丰富的过程。本文将采取汉语和英文相互比较的方法,结合汉语缺乏形态这一特点来探讨汉语量词丰富的原因。

关键词:量词;形态变化;英汉比较

汉语自身特点造成的

汉语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变化,这已是语言学界的共识。正是由于其这一特点,才造成了汉语量词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通过中英文对比来论证这一点:

第一组:twobooks,threetrees,twobuildings,twopens,第二组:两本书,三棵树,两幢楼房,两支钢笔。观察第一组,都是“数词+可数名词”,且名词后都附着词尾“s”,表示“数”的范畴。观察第二组,我们发现都是“数词+量词+名词”。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少一个“量词”,并且多一个表示“数”范畴的词尾“s”,我们称之为“复数词尾”。据上例,我们大胆提出一个假设:复数词尾==量词(仅限于表义的作用)。其实,在英语中,可数名词的复数一方面通过其前面的数词体现,另一方面也通过其自身的复数词尾体现,这符合语言“前后一致”的规律。至于汉语,由于缺乏词的形态变化,汉语名词本身不能表示“数”(汉语中称“量”)的意义,仅靠前边的数词体现,这种表示法在古代较常用,如“十表、八书”。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语法系统也趋向于完善,为了适应语言表达“前后一致”的原则,表示“量”的范畴的量词便应运而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表示“数”范畴这一意义上讲,上面的假设“复数词尾==量词”是成立的。

可能有的人会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同为表示“数”的意义,为什么英语有“abooktwobooks”之分,而汉语“一本书两本书”却没有呢?我认为这是由于汉语量词发展还不成熟造成的。通过下例语序对比,我们可以有点启发:

第一组:two books≠books two,three trees≠trees three,two buildings≠buildings two,two pens≠pens two;第二组:两本书==书两本,三棵树==树三棵,两幢楼房==楼房两幢,两支钢笔==钢笔两支。

我们知道,语言发展的总趋势是语序逐渐固定的,这一规律在中英文中都可得到证实。如英文表示属格,有“’s”和“of”两种,但现在侧重于用前者,如一般用“Tom’sbook”,而不是“thebookofTom”。汉语从上古的“宾—动”“动—宾”两种结构并存发展为“动—宾”结构。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再来考察第二组,发现“数量短语”和“名词”位置不固定,即可得出汉语量词发展还不成熟的观点。

其实,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汉语“量”范畴中“一”和“多”的区别。举例如下:

第一组:他昨天给我一本书他昨天给我一书,他生日时想要一支钢笔 他生日时想要一钢笔,他买了一辆自行车他买了一自行车;第二组:他昨天给我两本书≠他昨天给我两书,他想要三支钢笔≠他想要三钢笔,他买了四辆自行车≠他买了四自行车。

分析第一组,我们可以发现当数量为“一”时,量词可以去掉,并且在现代汉语口语中,诸如“他昨天给我一书。”这类句式越来越普遍。分析第二组,我们发现数量超过了“一”,前后句式变换不成立。这就说明,当数量为“一”时,量词可以省略,当数量超过“一”时,量词不可以省略。至于“俩、仨”这类词,它们实际上不是数词,而是“数+量”的凝固,不在本文讨论范围。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以下现象:第一组:给我一书/给我两本书,送我一车/送我三辆车,买一钢笔/买四支钢笔,第二组:abook/twobooks,abike/threebikes,apen/fourpens。拿第一组和第二组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当数量为“一”时,第一组不用量词,第二组不用复数词尾“s”;当数量超过“一”时,第一组必用量词,第二组必用复数词尾(单复数同形词除外)。

综上所述,在表示“量”这一范畴时,在表示意义的层面来讲,“量词==复数词尾”这一假设成立。这种假设的成立,也说明了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造成了量词丰富的现象。

结束语:量词,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不只因它是汉语乃至汉藏语系的一个特色,更重要的是因为量词是语言研究的活化石。通过研究量词,我们可以看出词类的演化、词义发展的痕迹,也能看出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量词系统是一个外向型的、开放的系统,从古至今,它经历了一个由简趋丰的过程。至今,量词仍然在发展,但是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第一组:一只小鸟,一支钢笔,一座房子,第二组:一个小鸟,一个钢笔,一个房子。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个”这一量词渐渐地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可以代替其他量词,这种趋势我们称为量词的“个化”。诚然,词汇的逐渐丰富和发展是语言的一大趋势,也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要求。但是,量词在语言中的实际意义不强,反而它的语法意义是其主导方面。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其他语言逐渐地开始影响汉语,在这样的背景下,汉语量词“个化”或许是汉语量词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这样有利于中外语言交流,不但方便了外国人学习汉语,而且也减轻了本族人学习母语的负担。我们也期望汉语量词沿着这样的方向发展,逐渐地系统化、单一化、规范化。

中国www.LWlm.Com

参考文献: [2]蒋宗霞.现代汉语量词的分类及其发展趋势[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2.

[3]李力.谈谈汉语量词的文化含义[J].长春大学学报,2002.

[4]李佐丰.《左传》量词的分类[J].内蒙古大学学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狗
说说蔬菜
连翘
可爱的乌龟
红萝卜的介绍
松树
森林王子
野菊花
龙虾
橘子
你的魅力真大
可爱的大母鸡
我家的小白兔
鲸的自述
水仙花
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现状与对策
电子政务的理念及其全球发展概况(1)论文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
试析“学校精神”文化现象的迷失与重建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研究(1)论文
电子政务中基于SOA的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1)论文
基于新审计准则视角的审计期望差距研究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1)论文
认真贯彻审计准则不断提高审计业务管理创新能力
论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分析
简论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技能
试析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电子政务对策论(1)论文
浅谈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浅探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的现状问题(1)论文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案例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案例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