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初文等术语初探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初文等术语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2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初文等术语初探

摘 要: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的术语对训诂学、文字学都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通过整理,文章对初文、繁文、省文、异文四类术语做了较详细的归纳分类,并将其与权威理论进行对比,阐明了郭氏在《两周金文辞大系》中使用这四类术语的体例。其中省文是郭氏训释铭文的方法,而初文、繁文、异文则体现了古文字发展分化的规律。

关键词:《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初文 繁文 省文 异文

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以下简称《大系》)考释条例中,郭沫若采用了众多术语,最常见的有初文、繁文、省文、异文四例。通过对《大系》中的这些术语进行分类统计,列出典型实例,探讨这四例术语在《大系》中的使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郭氏对于训诂学、文字学的有关贡献。

一、初文、初字

初字在《大系》里用如初文,初文、初字共19例。“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差别,在初字和初文这两个术语里并不存在。文字学上称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为初文,也就是该字最早的形构。[1]章炳麟《文始·叙例》:“于是刺取《说文》独体,命以初文;其诸渻变及合体象形指事,与声具而形残,若同体复重者,谓之准初文。”但郭氏所释初文并不限于独体字。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第一章:“这种初文在标识语言时,往往一形数用。”是以初文用法来阐释其定义,认为初文一形多用。但综观《大系》条例,郭氏并无“一形数用”的体例。郭氏对于初文的判断,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1.依靠文字的形体,常常以“象……之形”作为依据。如:

(1) 又作苟,乃从口声。后误为从艹之苟,形虽失而音尚存。其用为敬,即警之初文。

案: 字《大系》中三次释之,《大保簋》中释为“象狗耳贴地而坐之形”,《 钟》里则说“唯用 为敬者,于周初文多见之,其后敬字多见,无作 者。”狗耳贴地而坐,则有警卫之意,而 又在周初文中多用为敬,警又从敬得声,则此三字音义可通。郭氏据形音义三个方面证实警之初文为 。《汉语大字典》敬:“《说文》:‘敬,肃也。从攴、苟。’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苟用为敬,《大盂鼎》又以 为之,余谓 乃狗之象形文……其用为敬者,敬即警之初文,自来用狗以警卫,故字从苟从攴。省之,则单著狗形作 若苟。’”[2]

(2) 象器中盛双玉之形。亦见《辛鼎》云:“虔用

氒 ”。卜辞亦有此字,作 若 ,彼字王国维释为丰之初文。

(3)……盖“古”字实即苦之初文,字本作 ,象吐舌之形,味苦则吐舌也。作 若 乃其繁文,象苦丯与舌同时吐出。从艹之苦字乃“大苦”草名,用为苦味字,实出叚借也。

与此同例的还有“生”、“冕”、“颐”之初文等等。按照汉字表意文字的性质,以及汉字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发展历程来看,象意字起源最古,这大概是无可争议的。郭氏据“象……之形”来判断初文,基本可取。《汉语大字典》中“免”字一条下,就采用了郭氏的说法。

2.郭氏判断初文,除了依据“象……之形”之外,还常常依据“后起字在初文之上添加意符”这一原则。如:

(1)止即趾之初文,足迹也。

(2)“剌 ”与《遹簋》之“遹御”同例。 即御之初文。见《大盂鼎》,卜辞尤习见。又本铭 字作 与《麦盉》 字同,《丙午天君鼎》午字作 ,即此所从。

案:郭氏据对比法释出“午”字, 由“午”“卩”两个部分组成,御字则更多出“彳”“止”两部分,由此郭氏判断 是御的初文,省略了彳止两偏旁而已。

(3)枼即叶之初字。

止是趾的初文,这一说法已是共识。在汉字的滋乳分化过程中,于原字的形体上添加意符,以分担原字在某一方面的职能,从而产生新字,乃是汉字分化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如“丞”的甲骨文字形 和石鼓文字形 ,都像救人于坑陷之中,即是拯救之“拯”的本字。后在丞上添加意符“扌”滋生了“拯”字。郭氏依据汉字的这种滋乳原则来判断初文,也是十分可取的。

二、繁文

《大系》中繁文25例。繁文即是汉字形体的繁化。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繁化现象一直存在,与简化现象并存并伴随着汉字发展。繁化的类型有三种。

1.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声符,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的《新识字之由来》一文中提到的“古文象形会意字加声旁”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繁化现象。如:

字从奇文“凤”,仌声。凤鹏本一字。《说文》凤或作鹏。仌朋同音。[3]杨树达因此将字释为鹏。认为仌乃是在鹏的象形字基础上添加的声符。

2.在原字的基础之上添加装饰性符号或线条,这种现象金文常见,战国晚期的楚系文字也常常有这种现象,是为了美观的需要。限于篇幅,兹不举例。

3.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或改变一个或数个意符。这种类别又包含两种小类,

(1)增加或改变意符后的字与原字音义一致,繁化是暂时的,不会因此产生新的滋乳字。如《周举鼎》“ 父丁”,杨树达释为韦即违字。甲骨文韦字作 ,作 ,从四足形者,乃韦之繁文也。[4]

(2)增加或改变意符后的字与原字同音,但是用法和意义上有了区别,新字与原字渐渐分化并从而独立出来使用。这是汉字滋乳的一种方式,如大家所熟知的“其”与“箕”两字即是明证。

汉字繁化现象与汉字的性质是分不开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以形表意是早期汉字符号的基本职能,以形表意要求汉字符号的形体越清晰表意才能越精准。金文以形表意的程度较深,这种情况下,在金文文字上添加意符以精准指义,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对《大系》条例的梳理,发现郭氏所谓的繁文,是指在原字之上添加或改变较繁的意符,暂时繁化的这一类。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里所谓“古文形繁”也是指的这一类文字而言。如:

(1) 即《疐鼎》所见 字之繁文,从茻。

(2) 即鼒字,从止乃繁文。犹《史兽鼎》爵字作 也。

(3) 乃福之繁文,《邾大宰编钟》“眉寿多 “可证。

三、省文、×(之)省

《大系》中省文凡41例。“省文”一词多见于训诂学和文字学,是十分重要的术语,含义极广。以下通过列表的形式,将其最常用的意义列举出来,如:

在古书注释中还有一种“省文”例,即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删减意符后解说字义,使其能通读文句。如孙诒让《墨子间诂》“能,‘态’字,此又‘ ’之省”。综观《大系》省文例,我们发现,郭氏所谓省文大部分即是“删减意符以便通读文句”之省文,如:

(1)“事喜上帝”喜当是熹省。

(2)某谋省。亦可读为诲。

(3)会,郐省,国风作桧。郑语:妘姓。

(4)异,禩省,《说文》祀或从异,做禩。

(5)“令盂以区入,凡区以品”,区,驱省。

《大系》中的省文,还包括少数“省去原字某些笔画或部件”几例,这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简化现象,古文字中特别是古钱币文字中十分常见,一般出于出于简化、避讳、构图等原因。如:

(1) 乃 (口)之省。

(2) 疑绍省。

四、异文、×(字)之异、异作

中国www.LWlm.cOm 《大系》中异文、×(字)之异、异作共计79例,其中异作3例,异文31例,×(字)之异45例。《孙林父簋》“ 字作 ……余意当是孙字之异”,其后又说“又金文每有同字异作之例,本铭两孙字亦同字异作,不足为异。”足见郭氏认为“异作”和“×(字)之异”均应该看作同字异形,也就是《大系》所谓的异文。异文一词,多用作文献学术语,乃是指的同一本书不同版本之间的文句差异。训诂学中常用异文来表示文字异体现象。如《淮南子新证》“‘ ’即‘蛘’之异文”。我们通过对《大系》异文条例的全面整理,发现郭氏判断异文的条件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统一。大致可以分为如下类别:

1.增减笔画,或改变文字形体形成的异文。如:

(1) 即干字之异。

案:郭氏认为干字金文中间作一实心原点,在字形演变过程中有变为一横的,也有变为两横的。

(2) 、 皆孙之异文。

案:郭氏认为字形像小儿总角之形。

(3) 即余之异文。

案:郭氏认为像余侧视之形。

2.增减,或替换表意部件形成的异文。又分为四种:

(1)增加意符。

如:

1) ……盖古宽字……盖异作也 。

2) 殆耤字之异。

3)金即捦之异。

(2)减省意符。如:

1) 即播之异文,《说文》播古文作 ,此省以釆。

(3)替换意符。如:

1) 与 。

2) 当是竞字之异,从大与从儿同意。

案:金文“大”与“儿”作偏旁通用。《说文》竞:“彊语也。一曰逐也。从誩,从二人。”

3) 字从殳乍声当即 字之异。

案:两字皆从乍得声。从殳与从攵同意。

4) 乃诗之异。

5) 盖为字之异。

案:为古字形从爪从象,此从爪从家,字形相近,且都是会意字。

(4)会意字意符全替换。

1) 字两见,当是休之异文。

2) 字殆即夗字之异文。

3.增减、或替换表音部件形成的异文。如:

1) 字绝非坏字,字盖颔之异文,从页今声也。

2)“乍 宗彝” 字从又吻声,当是敃之异文。

3) 即泓字之异,从水弓声。

4.构字方式不同形成的异文。如:

1) 字从木厈声。疑即管之异文。

案:《说文》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从竹官声。”此从木厈声。构字方式不同。

2) 字难识,疑是冠之异文。

案:《汉语大字典》“字像以手持帽戴于头上之形”。此 字字形像人头上戴了帽子。

3) 殆归之异文,从辵从 省,鬼声也。

案:归从帚峊声。此二字意符声符俱异。当是构字方式有别。

4) 即父字之异。

案:《说文》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

字从又戊声。此二字构字方式不同。

5) 字字书两无,疑是退字之异。

案:《说文》“ ,却也,从彳日夂,一曰行迟。”

字从土从日从夂, 声。

以上对这四类术语进行进行初步探究,正是为了克服文字不同形构的现象,把异形同字的文字有机联系在一起[5],从而为揭示文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提供参考。郭氏对于初文的判断,为汉字发展演变规律提供了很好的例证。郭氏对于繁文、省文的判断,可以看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繁化、简化这一对矛盾规律对汉字发展的影响。郭氏对于异文的判断,与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中“文字的分化”这一章节正相照应,[6]其中增减笔画、加注或改换意符、加注或改换音符、造与母字在字形上没有联系的分化字等现象所体现出的,正是汉字分化的基本手段。

注释: [2]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6]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张文峰 山东烟台 鲁东大学 264025;付成波 山东省济南职业学院 25001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如果我是世博会的志愿者
如何成为一个可爱的上海人
ard to The Teacher
Shanghai Museum
城市最佳实践区
一轴四馆
An Accident
father is a gentle man
Health or Wealth
The Shanghai World Expo(上海世博会)
The World Expo in 2010
my pet cat
上海世博会
Summer Vacation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企业论文论文
《个人独资企业法》实施之于中国现实的意企业论文论文
麦当劳的“S.Q.C.精神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员工罢工的思考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职业经理的道德观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全面增强企业执行力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从欧典地板风波看国内品牌的品牌文化命运企业论文论文
珍禽大王的空杯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团队精神与企业凝聚力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湘财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中小企业最佳融资决策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湘财证券董事长陈学荣谈信用成本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成功CEO谈企业整合:领导就是要能解雇任何人企业论文论文
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标准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中国企业需要领袖人物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梳理
《桥》考点练兵(一)
《桥》教案设计之二
《梦想的力量》老师语录
《桥》教案设计之一
《桥》美文欣赏一
《桥》美文欣赏二
《桥》趣闻故事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的意思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梦想的力量》写作背景
《桥》考点练兵(二)
《桥》重点问题探究
《桥》随堂练习 巩固篇
《桥》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