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4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

论文关键词: 初中课堂教学 问题设置 有效性

论文摘 要: 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要求师生在课堂上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语言交际活动和教学过程。精心设置的课堂问题是完成语言交际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问题设置的整体性、合理性、趣味性、梯度性、启发性和双向性等方面探索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英语学科对我们来说是一门外语,因此,在农村中学,绝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获取主要来源于课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设置有效的课堂问题,因为有效的课堂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的一个过程,设置课堂有效的问题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它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的启动器,也是教师籍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手段。

有效的课堂问题设置,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何有效地设置课堂问题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英语课堂中的问题设置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着眼于教学目标,追求问题设置的整体性

每一节课都有它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有重、难点等,在课堂上,教师总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一系列的课堂任务,因此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就是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为了便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就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应该紧紧地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并引出本节课学生必须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课堂教学是一个集体性活动,所设置的问题要能针对全体学生,使问题能有群体效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和锻炼的机会,所以我们在设置问题时,既要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性。只有这样,所设置的问题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引导所有的学生朝既定的教学目标方向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学有所得,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增强学生课堂的求知欲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通常用问题设置法来充实课堂教学,通过问题的串联来解决从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迁移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巧妙地设置每一个问题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也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根本,我认为设置问题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问题的合理性。课堂问题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已有的学识水平、生活经验,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不断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问题难度大小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效率,问题过难,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问题过易,会导致学生思维怠倦。因此,我们要善于整合和剪接教材,仁爱版的每一个Section 中都有Work alone,Group work,Written work甚至是Project,我们不能依赖于课文所提供的问题,它们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学生知识水平或能力发展需要,而应该把它们当做我们教学的参考。

2.问题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仁爱版Book I Unit 8 Topic 3 “Let’s celebrate it”,在学习该话题之前,我就向学生提问了一些问题:Are there any special festivals in our area? And what ? 很多学生回答出Pudu(普度),然后,我要求学生们在学完该Topic之后,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篇短文“Pudu in our hometown”。该节日是该农村每年都隆重举行的特殊的节日,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不仅有趣而且真实,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设计趣味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学生一旦对英语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3.问题的梯度性。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形成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阶梯,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搭设的“脚手架”,让学生步步攀升,问题的解决也像“剥笋”一样,层层深入,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通常采取整体教学法,用三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是阅读前的“盲听”,在听力之前,设置2至3个简单的问题(甚至是文中某

一、两个句子就能回答该问题),让学生只听不看阅读材料就回答问题。然后是阅读中的fast reading和 careful reading ,这个步骤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所给的问题,通过问题和答案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态度和目的等。最后是阅读后提问,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把学生的目光引出课本之外,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不同的观点或价值观发表自己的看法。

4.问题的启发性。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此,教师设置的每一个应尽可能避免纯粹记忆性或检查性而应重视理解与思考性、启发性和发散性的问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引发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质疑,从而到解疑的一个探究活动的过程。有些语法教学或词汇的辨析,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而又有代表性的习题,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共性或差异性,然后得出语法现象,同时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索。

5.问题的双向性。教学活动是师生对话与互动的双向过程,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并且产生疑问。《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因此,巧妙地设置问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教师的问是为了让学生问,类似这样的课堂提问是传统课堂提问的转型,从课堂的反映中看出这种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学习,这种提问应该成为课堂提问的发展趋向。

三、运用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1.用心倾听学生的回答。用心倾听不是简单的静态认可,而应尽量地用表情来表现出我们对学生的期待,让学生有被欣赏、赏识的感觉,同时应作出合理的恰当的评价。评价方式应当以肯定的为主,哪怕是学生回答错了,或是回答不全面,但学生毕竟是经过一番努力或尝试得出来的,也要加以肯定,课堂上,我常用的激励如:“Wait for a while.”“Try it again.”“Keep trying.”“Don’t give up.”“Don’t be nervous.”有时,给学生一个期待的眼神、赞许的微笑或者是点头,都能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和信任。对学生的鼓励、理解与信任也是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手段之一,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正如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2.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农村中学,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普遍不高,而且,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问题的反应有快慢之分,所以提出的问题要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时间多少视难易度及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定,当学生的思路受阻、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要给予提示或引导他们作答,尤其是对后进生,教师更应该给以提示,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总之,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手段之一,因为教师设置的课堂问题是连接“主导”和“主体”的纽带,是学习者与学习文本对话的阶梯,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李萍.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学英语高中教师版,2003,

(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多变老妈
我的老爸
我最敬佩的人
幽默的老爸
李童的灵通
我的两面派爸爸
疯狂歌迷
感恩
鲁迅和思想家
偶班的老师全"锦集"
书狂老王
我的老爸
化蝶
我们班的吹牛大王
你说我棒吗?
关于煤矿施工过程中快速掘进技术的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研究
浅谈保温免拆模板施工技术
乌鞘岭隧道F7 断层控制变形施工技术
全自动液压栈桥式仰拱移动模架一体机研制技术
顺德村庄整治规划方法探索
小半径转弯隧道管片拼装技术
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钢结构中央桁架整体提升施工技术
论述导电油墨制备技术的运用
浅析城市规划中的合理布局
当代社会背景下城市新区中学功能需求研究
浅议免钻孔胶合板模板施工技术在大型砼外墙的应用
浅析功能复合型的高科技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层建筑施工GPS测量的技术设计与运用
《乡下孩子》练习题
《2008,北京》教案之二
《乡下孩子》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乡下孩子》教学体会
《2008,北京》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秋游》同步练习
《秋游》教案之二
《2008,北京》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英英学古诗》课文朗读
《秋游》练习题
《英英学古诗》教案之一
《秋游 》课文内容
《2008,北京》教案之一
《乡下孩子》课文内容
《秋游》第二课时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