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英语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及功能探析

谈英语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及功能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谈英语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及功能探析

"

[论文关键词]模糊限制语 英语课堂 礼貌原则 面子

[论文摘要]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其分类,然后结合会话原则,礼貌原则及面子理论,分析探讨了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四大主要功能,即:提供准确而适量的信息、填补教师课堂词汇的空白、教师面子的维护以及学生面子的维护。

一、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国内外学者由于研究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也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将主要介绍Prince等学者分类标准。Prince等人认为,模糊限制语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mximatom)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两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是指通过模糊限制语就话题的真实程度和涉及的范围对话题的内容作出修正。可细分为程度变动语(例如sortof,some,kindof,alittlebit等)和范围变动语(例如about,orso,approximately,roughly,somethingbetween等)。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是指通过模糊限制语,说话者就话题内容直接作出主观的测度,或提出客观的依据,对话题作出间接的评估。可细分为直接缓和语和问接缓和语。前者包括guess、think、believe、inmyopinion、1’m afraid等,后者则包括accordingtosb、.Itisestimated/said/reportedthat…、sb、saysthat等。

二、模糊限制语使用的理论支持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主要有三大理论作为支持,即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合作原则是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的一套有关言语交际的、以准则为基础的总原则。在Grice看来,在言语交际中,为了保证会话等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某些基本原则,并“根据双方会话的目的或交流的方向,在一定的语境下提供会话所需的话语或信息”(Cruse2000:35),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maxim)。

1.质量准则(maximofquality)

A.不要说自认为是虚假的话语或提供虚假的信息

B.不要说或者提供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语或信息

2.数量准则(maximofuqantity)

A.提供交际所需要的必要信息。

B.不要提供多于或者少于交际所需要的信息。

3.关系准则(maximofrelevance)

提供的话语或者信息必须是与交际相互关联的

4.方式准则(maximfomanner)

A.避免晦涩

B.避免歧义

C.要简练

D.要有条理"

合作原则认为,在日常交际中,交际双方本着相互合作的原则进行交际,才能保证交际顺利进行。当然,违背合作原则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也就是会话含义,在这里因为与我们的讨论没有太大关系,我们不再赘述。

与言语交际联系密切或者影响言语交际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Grice提出的各条准则无论如何难以囊括言语交际中所有的会话策略,因此,礼貌策略参照了影响语言使用的社会语言学因素、社交文化语用因素等,自然成了与语言使用和理解密切联系的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包括以下六条准则,即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发展了礼貌原则的适用范围。他们将面子分为两种,即正面面子(positive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face)。

前者指的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同、肯定或者赞许;后者指的是希望自己的言行或行为不受对方的阻扰和干涉。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两种面子都有可能受到威胁。这些威胁听话人甚至第三者的面子的话语或者行为被称为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为了避免威胁听话人的面子,往往会有目的的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而这些言语行为被称为保存面子的言语行为。

三、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中的功能

基于以上所阐述的理论支持,即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面子理论,我们将着重探讨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四大主要功能。

1.提供准确而适量的信息,增强教师话语的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堂言语来达到自己的课堂授课目的。根据质量准则,说话人不能提供自己缺乏证据的信息,更不能提供虚假的信息。教师课堂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求教师必须严格遵循质量准则。而模糊限制语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向学生传授准确而适量的信息,使教师言语贴切、客观、可信。

(1)Todaythereareabout,000AmeircanIndians.

(2)TimessaysthattherewasabadtraficaccidentinIndialastweek.

2.填补教师课堂词汇的空白。教师在课堂中,尤其是英语课堂中,经常会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模糊限制语可以帮助教师避免尴尬。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教师不知道人或物的表达方法时,通常会用占位名词来替代,比如whatnot,whatsis name等。

(3)Have you gota what not,well,athing for drying your hair?

例(3)是教师在与一位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突然忘记了吹风机怎么表达,这时候他使用了一个占位名词“whatnot”和模糊限制语“well”,为自己接下来的解释争取必要的时间。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教师也会故意使用占位名词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效果。经常碰到的情况是,课堂上有个别同学开小差,教师为了提醒他认真听课,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故意使用模糊限制词。例如“Whoeveratthebackistalking,pleasestop.”教师没有指出学生的名字,而用了低调模糊限制词“wheover”,但却达到了警告学生停止说话,认真听课的目的。"

3.教师自我面子的保全。教师在直接推测、犹豫不决、对话题的真实程度缺乏足够的信心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正面面子不受到威胁、而且使语气更为婉转,通常会使用模糊限制语。如,Ithink,Ibelieve,sa farsa Icantell等等。此外还有表达模糊语气的副词perhaps/maybe,以及表示模糊的情态动词may/might,它们也具有此功能。

(4)AsfarasI’mconcemed,thiswatchisnotmystyle.

(5)Inasense,universitiesarejustfactories.

(6)Upto500personsattendedthatmeeting.

因为模糊限制语“asfarasI’mconcerned”,“inasense”and“upto”的使用,话语的意义得到弱化,使教师不必因为言语过于武断而对可能出现的信息错误负责,或者受到来自听话人的指责。

4.礼貌策略以及对学生面子的维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能否成功而有效地选择恰当的教学语言,从而较好地实现师生互动,是衡量一位老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7)John,couldyoupossiblynaswerthequestiononeon Page237

(8)Whatyoujusthavementionedissomewhattrue,butlet UShearsome ofthediferentvoicesfrom others.

例(7)是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使用的语言。众所周知,提问是增强课堂互动的普遍方式,既可以是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提问,也可以就某个话题展开提问。虽然这样,但许多学生对于提问这种方式还是非常紧张,因为害怕自己回答错误而失去面子。因此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考虑到礼貌原则,选择维护学生面子的言语比如猜测,建议等,有利于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和谐师生关系。在例句(7)中,could属于缓和型模糊限制语,possibly属于变动性模糊限制语,这两个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给学生留有很大的空间,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大的压力,即使回答不对,也不会过于丢面子。例句(8)是教师点评学生回答时的用语。课堂提问固然重要,但教师对于学生点评,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动力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句(8)中,somewhat是变动型模糊限制语,这里教师试图通过模糊语的使用,肯定学生回答的合理之处,但同时又委婉的表明,学生的回答不是完全正确。这种点评方式,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想要知道完全正确答案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接受自己的不足的同时,渴望去聆听别人的回答。

通过对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中功能的探讨,我们发现虽然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词汇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但他们的功能不容忽视,它可以使我们的言语更贴切,更委婉,更礼貌。适时而成功的使用是保证我们课堂授课正常顺利进行的法宝,是改善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氛围的必要方式和条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老爸是“三星级”
我的老师
“213”老师
老师也疯狂
我的姐姐
我的爷爷
妈妈的绝活
感谢妈妈的爱
最熟悉的人
我的表姐姐
我们班的牛魔王
我的同学颜晓宇
军训日记
我的弟弟
我的小表妹
虚拟财产在何种情形下应受到现实法律的保护
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
再论民事抗诉制度之终结
论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
浅论我国民事有限再审制度的立法完善
试论贞操权
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
论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形式
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侵权之认定
中国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之构成(下)
中国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之构成(上)
罪犯婚姻权论
民事诉权滥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防治对策
民事举证责任倒置研究(上)
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探究(三)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多元解读,拨动学生的情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及反思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