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探析中美纺织贸易摩擦影响及原因(1)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的纺织品出口大国,美国是我国出口的一个重要对象,在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出口环境产生了新的变化,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并没有结束,中国迎来了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后配额时代,美国以特保措施、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措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本文分析了中美纺织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各有何影响,以及中美纺织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来给政府和企业以警示,使他们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论文关键词:中美;纺织贸易;摩擦 2005年1月1日,实施了30多年的纺织品配额制度完全取消,国际纺织品贸易一体化。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进口国,中国是世界上的纺织品出口大国,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迎来了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贸易摩擦正以各种形式频繁发生,对此中国应高度重视并应采取应对措施。
降低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的影响 中美纺织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贸易战是一把双刃剑,伤到他人的同时也会伤到自己,这对中国和美国都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一)对美国而言 1.对美国的负面影响。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贸易战是一把双刃剑,美国极有可能会遭到中国的贸易报复。
中国的纺织品成品半成品不能出口到美国,美国国内的零售商和原材料生产商也不能正常生产,使其利润降低。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较低,中国的纺织品价格较低,低价的中国纺织品在美国的销售受到限制,这样美国国内纺织品价格上升,美国消费者不得不承担高昂的纺织品价格,对纺织品的需求降低,不利于美国纺织企业发展。
2.对美国的正面影响。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中国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困难加大,大量的中国纺织品无法在美国正常销售,中国纺织品在市场上的数量大大减少,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的纺织品价格较低,在美国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中国纺织品数量的减少使得美国本土的纺织品生产商少了一个竞争对手,美国纺织品生产企业的销售量便会提高,利润提高,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改善。
(二)对中国而言 1.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配额取消后,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需求增加,中国的纺织品产量上升,由于纺织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大量生产资料涌向纺织部门,但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大量的中国纺织品无法在美国正常销售,中国纺织品商人的利润和收入降低。
纺织品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会导致中国的就业率降低。 2.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中美纺织贸易摩擦对中国也有正面影响。它使得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开始思考,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正,积极设立科研部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走品牌战略,注意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竞争力。
二、中美纺织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前文已经阐述了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的影响,那么何为中美纺织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的产生,中美双方都有责任,不能把责任都推到美国身上,中国也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
(一)从美国方面考虑 1.美国自身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抬头。 中国是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自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大量我国纺织品出口到美国,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劳动力相对美国价格较低,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使纺织品成本降低,价格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美国市场是高度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国纺织品进入美国市场后,将导致美国国内纺织品价格的下降,纺织品部门的资本收益率会趋于下降,纺织品部门的产出将会受到影响。中国的纺织品对美国形成巨大压力,美国国内纺织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便会在公平贸易的政策下加强贸易保护。
2.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影响导致中美纺织贸易摩擦。 中国纺织品占领美国市场,严重影响美国纺织产业,纺织产业工人收入降低,纺织业作为美国传统支柱产业,从事纺织业的美国劳动者人数众多,工会便会向政府施压,迫使政府颁布纺织品贸易保护政策。
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选举利益,争取更多的选票,也会制定针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的贸易政策。 3.欧美大环境对美国产生的影响使得美对华加大贸易摩擦。
在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中国出口到欧洲的纺织服装品数量大幅增长,这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引发欧洲对我国展开贸易战,如欧盟重启对华聚酯纤维面料反倾销调查,对纺织服装品要求产地证明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美国对华纺织服装品的态度。
(二)从我国自身考虑 1.中美贸易长期不平衡。 表现为中美双方国际收支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不同,美国用的是“原产地”原则。
这就将中国从香港或者其他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都算入中国,美国用的是到岸价格,与中国的算法差了运费和保险费,美国也没有包括他们优势的服务贸易。 2.国内纺织产业结构不平衡导致摩擦产生。
中国纺织产业结构不平衡,企业多以小型为主而且分散,缺少市场竞争力;大型企业大都缺少核心技术,跨国资源配置能力不强。中西部差距依然较大。
配套原材料发展比较缓慢,普通纤维产品生产量较大,产能增长较快,而科技含量高、功能品种多样化纤维却比较短缺。纺织产品生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的服装加工中,且竞争十分激烈;而高技术含量的纺织品生产较少。
3.中国纺织品生产企业自身存在问题。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渤海湾地区和山东。
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纺织生产企业利用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大量生产。纺织企业自主生产性不强,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不能自主设计,生产适合销路的产品,产品出口主要是定牌、贴牌加工,缺少自己的优势品牌。有些纺织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参考文献: 洪涓,张家艳.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4 王世平,赵春燕.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5,22 张海森,朱启荣,张旭青.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J].WTO经济导刊,2004,4 朱瑶.贸易保护与中美纺织贸易摩擦[J].商场现代化,2006,25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体验"两分钟"
- 小乌龟
- 家乡的桥
- 好书伴我成长
- 天竺葵
- 足球迷老爸
-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 龙泉洞
- 参观珍稀动物馆
- 美丽的荷花
- 北京动物园
- 玫瑰花
- 参观恐龙博物馆
- 参观恐龙化石博物馆
- 交通事故
- 对外汉语文学教材编写探析
- 浅谈语料库语言学在的应用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 浅谈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法教学及文化教学
- 浅谈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大明宫词的对话
- 浅谈交互理论下的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语言教学
-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 浅论汉语言文学追求与人的涵养提高
- 试论从索绪尔与萨丕尔的语言观看语言
- 浅析生态语言学视野中的汉语新词汇
- 浅谈汉语中成语的独特性及成语教学方法浅谈
- 探析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探究
- 浅谈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 试论索绪尔的语言学观所体现的哲学思路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
- 《乌塔》
- 《珍珠鸟》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1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 《搭石》1
- 《我不是最弱小的》
- 《长城》2
- 《电脑住宅》
- 《燕子》
- 《火烧云》
- 《呼风唤雨的世纪》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 《搭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