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扩张导致贫困化增长的倾向性分析(1)论文

我国对外贸易扩张导致贫困化增长的倾向性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17

我国对外贸易扩张导致贫困化增长的倾向性分析(1)论文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国际贸易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由一国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有极大的局限性,在缺乏技术支持和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如果偏重于出口的经济增长而造成该出口品的贸易条件恶化,就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所以,若忽视贸易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很容易陷入贸易条件恶化论所阐述的不利状况中。

对我国近年来进出口贸易情况的分析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已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尽早关注贫困化增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和贸易的持续发展、高效发展是极为紧迫和必要的。

一、贫困化增长相关理论及国内研究现状 贫困化增长最初是由布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后来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将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研究,其基本涵义是:大国经济增长引起贸易条件严重恶化,以致社会福利下降程度远远高于人均产量增加对社会福利的改善程度,最终会出现越增长越贫困的结果,因此又叫做“悲惨的增长”。 1991年,彼得·林德特在《国际经济学》中归纳了贫困化增长的三个前提条件,国内学者王如忠(1999)补充了另一个必要条件:一是该国必须是贸易大国,因为只有贸易大国的进出口数量变化才会影响世界商品价格:二是该国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

因此贸易条件的下降对福利关系重大,足以抵消因为能供应更多商品而取得的利益;三是国外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必须是无价格弹性的。因此出口供给的扩大会导致价格的猛跌;四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是偏向于出口的。

判断一国是否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最主要依据就是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一单位商品(价格、购买力、要素)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价格、购买力、要素)之间的比率。贸易条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

贸易条件能反映出该国的价格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变化趋势。实际中常用的贸易条件有四种不同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以及双要素贸易条件。

对于我国贸易条件是否正在逐渐恶化,近年来看法已比较一致。许多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我国的贸易条件与贫困化增长。

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室(2001)发表了可能是目前官方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国贸易条件的惟一资料,认为1993-2000年。以1995年为基期的我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吴亮(2001)对贸易条件的种类及其对贸易利益的影响做了分析。

指出要结合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来具体分析一国贸易状况的变化;龚家友和钱学锋(2003)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经济面临贫困化增长的危险,我国必须选择以竞争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牛宏莉(2004)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贸易条件趋势分析》中提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急剧扩张必然因其内在原因导致我国贸易条件的日趋恶化,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贸易条件日趋恶化的后果势必引发贫困化的增长;林林、周觉等(2005)通过对1994-2002年的数据分析,对我国出口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张与贸易条件恶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林丽等人(2005)通过对1994-2002年我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得出这段时期内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明显恶化但收入贸易条件呈改善趋势的结论;陈飞翔等人(2005)认为在对贸易条件进行分析时应当合理考虑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认为仅仅根据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出现严重恶化的结论缺乏充分的根据。

二、从前提条件看我国贫困化增长的倾向

(一)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1978-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4%,2005年居世界第7位。

我国目前已成为蔬菜、钢铁、化肥、煤炭等产品的最大生产国,粮食、肉类、煤炭和钢铁等产品的最大消费国。同时,如图1所示,我国对外贸易额在1978-2011年间年均增长16.7%。

2005年贸易总额接近1.5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56倍,由世界第27位上升到世界第3位.外贸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万个。外汇储备2005年超过8000亿美元,居全球第2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贸易增长连续三年超过30%。 无庸质疑,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这就符合了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之一。

(二)我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性 一般来说,国家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大国的外贸依存度比较低,小国的外贸依存度比较高。但出人意料的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

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外贸的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就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直接表现为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伴随着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在急剧增大。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70%,如此高的外贸依存度表明我国的经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远远高出其他国家。

据统计,从1995年到2011年,美国、日本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印度大体稳定在20%-40%之间。直到2011年才超过40%:而同一时期,我国外贸总额却连创新高,外贸依存度连连攀升,远远高于上述经济发达的大国和发展中国家。

以2011年为例,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9.8%,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的19.99%和23.37%,甚至比印度这样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依存度也高出近两倍。因此可以认定我国的这种现状符合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之二。

(三)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现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出口的现实状况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品,如食品、纺织品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并且在一段时期内由于自身条件和国际环境的限制,不会改变这种出口商品结构。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竞争激烈,需求价格弹性小,且进入门槛低,容易引起供给过剩和无序竞争。

以纺织品为代表,东亚、南亚、拉美的发展中国家都是我国轻纺产品的强大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在他们产品的替代压力下,我国出口的急剧扩张必将导致出口价格的下降,近几年愈演愈烈的纺织品贸易争端和反倾销调查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已面临需大幅降低出口价格以增加出口数量的局面,即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符合贫困化增长的条件之三。

(四)我国偏向出口的国民经济增长 根据国际经济学理论,增加出口、国内投资、政府支出对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人们形象地称它们是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三套马车”。 1990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政策,1990年以后实行的是出口导向政策,后一战略是受重商主义思想影响的“重出口而轻进口”的战略,通过扩大制成品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

这表现为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GDP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而出口增长率除1996年、1998年增长不明显外,其他年份的出口额增长率均超过GDP的增长率(见表1),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符合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之四。

三、从贸易条件看我国贫困化增长的倾向

(一)价格、收入、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分析 由于本文成文期间贸易条件指数难以直接获得,因此按《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中列出的进出口商品表,选取142种主要出口商品和66种主要进口商品自行测算我国对外贸易条件。 价格贸易条件是由进出口价格指数决定的。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时有起伏,无明显变化趋势:而同期出口价格指数一直下降.降低了10%左右。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持续向右下方倾斜,呈现恶化趋势,总体下降了20%。

其中1995-1997年价格贸易条件略有上升,是由此期间出口价格指数基本不变,而进口价格指数持续下降引起的;2011年进出口价格指数有一个明显的跳跃性增长,可能是由于我国大量进口的资源性产品及大量出口的初级产品的世界价格大幅上涨引起的。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由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与出口数量指数共同决定。

由于出口数量指数在1995-1997年间变化不显著,所以在此期间收入贸易条件与价格贸易条件的曲线基本重合:1998年起,由于出口数量不断增加,使收入贸易条件与价格贸易条件的曲线背离,虽然价格贸易条件仍在恶化,但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使得收入贸易条件明显改善,我国的福利水平是上升的。 单要素贸易条件由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共同决定。

按进出口产品种类分.贸易条件包括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制成品比重不断增大,因而我国总体贸易条件更多地体现出了制成品贸易条件的特征。

所以,本文采用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来代替出口本国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和进口外国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于近年来我国生产力发展迅速,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从1995年到2011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20%,远远超过价格贸易条件的下降幅度,使得单要素贸易条件持续攀升。

自1998年起单要素贸易条件改善明显,十年内增长了86%。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近年来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一个上升一个下降,不能很好地判定我国贸易条件的现状,结合要素贸易条件分析发现。

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高于价格下降的幅度,单要素贸易条件是改善的,贸易利益在增加。但是由于整个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劳动生产率近年来都在不断提高,且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基准水平十分低,即使近年不断攀升,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同类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单要素贸易条件可能不能很好地反映各国间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平等现实。

(二)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价格贸易条件之比较 作为衡量贸易利益在国与国之间分配状况的评价指标,价格贸易条件主要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因此比较各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能更全面地认识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具备的竞争力和地位。由图4可以看出,在1995-2003年间,世界贸易条件基本没有变化;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价格贸易条件自2000年起大幅改善;发展中国家虽然在2000年前后发生巨幅恶化,但之后有改善的趋势。

相比较可以得出,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明显恶化,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幅度都是很大的,前景不容乐观。

(三)双要素贸易条件之比较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20世纪80年代是下降的,但是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呈现相对加速的趋势,远远超过美国、日本、韩国的增长速度,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由于起步早,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高于他们。

从整体上看,这些年我国与主要贸易国的双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要高于价格下降幅度,这就使得在以这种指标计算下,我国对这三个主要贸易国家的双要素贸易条件是明显改善的。 但必须注意到的是,事实上我国出口的产品中还包括大量的初级产品,此类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明显;并且,对进出口工业制成品进行国际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进出口结构存在问题.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技术含量低、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三低”产品,却要大量进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和高价格的“三高”产品,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实际提高要低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所以,我国与主要贸易国家的双要素贸易条件的实际改善程度要小于表3所显示的,对有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尤其高的发达国家,我国与其双要素贸易条件甚至可能是恶化的。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现状完全符合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但目前四个条件中只有一种表现出恶化;价格贸易条件有所恶化,收入贸易条件大幅改善,单要素贸易条件也明显改善,双要素贸易条件至少没有明显恶化趋势。因此可以判定,我国目前并没有表现出贫困化增长的特征,出口数量的上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弥补了价格的下降,社会福利是上升的。

目前我国从对外贸易中是获利的。但是从长远发展考虑,如果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这种局面可能无法维持多久。

对于收入贸易条件,观察数据可以发现出口价格指数基本不变,但出口数量指数却有一个跳跃性的增长。分析这几年的主要出口商品数量和金额,可以发现出口数量增长较快的集中在汽车和汽车配件、轴承、蓄电池、照相机等商品上,很有可能是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和外资引进带来的出口数量的增长;另外增长幅度较大的还有半导体、收录机、伞、皮鞋、塑料制品、钢材、纸和纸板等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但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从今后国际市场商品结构的变化来看,难以再保持高速增长。

出口数量增长幅度有限。所以我国对外贸易如果继续以这种方式扩大,收入贸易条件将无法进一步改善,甚至有可能因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而同时恶化。

对于要素贸易条件,我国的主要贸易国大多是发达国家,由于我国劳动生产率基数十分低,上升空间大,而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基本成熟,劳动生产率水平高,所以近年来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但是随着近年来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似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比率下降,使得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要素贸易条件恶化。

同时,随着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升空间减少,速度可能放慢,如果继续下去,面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夹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能无法弥补价格的下降,使得双要素贸易条件随之恶化。 总之,我国目前虽未陷入贫困化增长,但随着我国使用关税、配额等手段来改善贸易条件的空间越来越小,出口数量增长幅度的有限,贸易条件将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贸易条件的变化对经济成果的蚕食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如果继续这样增长下去,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因此,我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稳定贸易条件,认识到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扩张中存在的隐患,避免价格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规避贫困化增长。

(一)稳定进口资源的价格 鉴于我国对一些战略性资源产品的进口依赖程度的持续提高,且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重要资源的价格不断攀升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为了稳定进口资源价格,应该通过进口渠道多元化,扩大进口渠道,以及运用国内资源开发项目,增强与资源供应方“讨价还价”的能力,规避进口价格指数的进一步攀升;另外我国是初级产品的进口大国,同时又是某些初级产品的出口大国,因此,利用商品期货市场可以有效规避国际初级产品市场的价格风险。

(二)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首先.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占据我国出口的主导地位。所以,现阶段的关键应当是如何利用新生的技术、知识、信息、制度诸要素改造传统要素,使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促进传统产业走向现代化。

发展和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加工贸易的落后会直接造成我国出口增量不增价的现象。

因此要引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整合国内外技术创新资源,实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并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从最终产品的组装向上游零部件、下游服务业延伸产业链。逐步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减少低附加值初级产品的出口,这将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重要一环。

(三)增加有序竞争 除了对产业结构、贸易战略的调整之外,针对目前广泛存在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好影响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跨国公司转移价格、企业恶性竞争等行为.政府应有相应的法规或政策加以约束和制裁。如推动在反不正当竞争方面的立法,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

推动各类企业包括外贸企业的兼并重组,避免重复建设,形成规模经营优势,使企业不以价格手段而采取综合竞争手段进军国际市场等。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所允许的各种手段保护我国产业的利益,真正发挥关税的保护职能和改善贸易条件的功能。

(四)推进技术创新及普及专业技能教育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改善我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必经途径。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同我国欠缺有技能的劳动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尤其是专业技术教育,以及加强对传统产业员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改善要素贸易条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腾飞吧,巨龙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我们都有一个家
腾飞吧,巨龙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腾飞吧,巨龙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我们都有一个家
珍惜资源的建议书
珍惜资源从点滴做起
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们都有一个家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腾飞吧,巨龙
健康的空间规划
园林设计走进深绿时代
城市建筑美学 城市规划的宏大叙事
交通规划“环评”搭建城市“骨架”
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行道绿化设计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旧城成片改造的运作机制
城市景观规划
园林规划中当注意的几个风水问题
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如何选好园林绿化树种
《触摸春天》考点练兵 阅读篇
《触摸春天》重点问题探究
《触摸春天》相关资料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考点练兵 阅读篇
《触摸春天》重点字词梳理
《触摸春天》美文欣赏 弯弯腰,拾起你的尊严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问题探究
《永生的眼睛》整体阅读感知
《永生的眼睛》重点字词意思
《触摸春天》趣闻故事
《触摸春天》整体阅读感知
《触摸春天》重点字词意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整体阅读感知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趣闻故事
《触摸春天》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