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3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时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建国以来,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都停留在解决多少人的居住问题上,还没从简单的需要走出来,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师、规划师们提出了更新的课题。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学说,强调人与环境 的有机结合。人们已不满足于这类居住环境,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 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
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然 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部位。这样可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现我国许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区的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整体式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方式,这种规划布置的特点是对空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缩短了公共建筑与住宅的距离,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群体景观比较完整,给住户有安静、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组团内外用绿化来联系,既有小范围的外部空间,又有区域性的大范围公共空间。居民围绕公共空间活动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谈家论政,都有一个可供人们合适的位置。
整体式住宅组团的建筑造型并不是要求五花八门,其中一个组团可以采用一种单体形式也可采用几种形式,关键在于根据地形在整体布局和环境布置中着意营造,可以前后错迭、高低错落、因地借势、就其自然,其布置灵活多样。这种居住小区空间环境丰富,通风、视野、朝向均较好,而且还有一个可用来着意刻化的大空间,有利于对其配景予以创造。
总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挂历
- 游故宫
- 豆豆系列笑话(四)
- 豆豆系列笑话(三)
- 美丽的老家
- 秋天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蜻蜓救蚂蚁
- 洒水壶
- 看电视
- 买菜
- 老太太的生日
- 水果家族
- 过中秋
- 豆豆系列笑话(五)
-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模式的选择(1)论文
- 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发展趋势
- 一次性安置费与一次性经济补偿金之区别与适用(1)论文
- CIMS环境下的企业经营过程重构研究
- 解释与适用
- 单片机系统设计综合实践的实施与效果
- 企业对职工除名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探析(1)论文
- 美国政府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启示
-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点的探讨
- 无负压供水设备应用探讨
- 合理选择数控铣加工中的刀具和切削用量
- 我国职工参与管理之立法缺漏及其完善(1)论文
- 电磁型磁悬浮列车动力学研究综述
- 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宪法学思考(1)论文
- ASP.Net中程序构架与程序代码的分离 2
- 学生与人本之间的矛盾对话──《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
- 《槐乡的孩子》教学片断赏析
- 快乐原来如此简单──《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
- 略读课文,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读──《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 《槐乡的孩子》教学实录
- 《槐乡的孩子》教学后记
- 让孩子在快乐中自读──《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 用昔日的童年触动学生──《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 淡淡清香 浓浓幸福──《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 《槐乡的孩子》教学后记
- 充分利用阅读课文进行自学训练──《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
- 《槐乡的孩子》教学杂谈
- 我和孩子们商量着上《槐乡的孩子》
- 采槐米──扩写《槐乡的孩子》
-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