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9
浅析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问题(1)论文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相关条款和比较《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贸易术语风险转移的相关解释,从风险转移的概念、意义谈起,为我国有关经贸主体维护自己的合法正当权益提供参考意见。 【论文关键词】 国际货物贸易 风险转移 国际贸易术语
一、风险转移及其意义 风险转移制度中的风险主要是指货物高温、水浸、火灾、严寒、盗窃或查封等非正常情况下发生的短少、变质或灭失等损失。这里的“风险”一般须符合两个基本特点:首先,这种损失并不是因为合同一方当事人的的违约造成的,也就是说任何一方当事人对此损失都无过失。
其次,这种风险是当事人不可预见的,具有不确定性;在商业贸易中的正常风险,如货物行情的涨跌等并不包括在内。 风险转移的关键是从何时起风险开始转移。
各国的一般原则是风险在哪一方,就由该方承担此种损失。所以,在卖方把风险转移给买方之前,如果货物发生了意外损失,此损失应由卖方承担,即使卖方已把货物托运交付给买方也不能因此而免去其交付义务。
反之,如果货物意外损失发生时风险已经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则货物因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失应由买方承担,买方不能以此拒绝承担其应负的负款义务和其他相关义务。 可见,风险转移密切关系到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四章对风险转移问题的专门规定,以及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通则2000》)就13种贸易术语对风险转移的相关规定也可见其重要性。
二、风险转移的时间 风险转移的时间即风险于何时起从卖方转移至买方。对于这个问题,各国理论不尽相同。
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 1.以合同订立的时间为转移时间,罗马法和现代的瑞士债务法典(第185条)都采取这一原则。 2.以所有权转移的时间为转移时间,英国货物买卖法和法国民法典体现了这一原则。
3.以交货时间为转移时间。美国、德国的法律、《公约》、《2000年通则》,以及我国《合同法》均采用了这一原则,即所有权与风险相分离的方法。
《公约》第四章对此做了专门规定。
三、国际贸易术语对风险转移时间的影响 如果双方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采用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贸易术语,则风险转移的时间应按这些贸易术语的规定来确定,而不按公约的规定来确定。不同的贸易术语下,规定了不用的风险转移时间。
在国际贸易中,最常采用的就是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根据《通则2000》的规定,这三种贸易术语下风险都于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但如果选择了CPT或者CIP时,则风险转移的时间为货交买方的时间。所以在贸易买卖中,合同中要注意贸易术语的正确使用,以规避己方的风险承担。
四、交货状态对风险转移的影响 货物划拨合同项下,即物的特定化是风险转移的重要前提。特定化货物,指物的划拨,是通过对货物进行计量、包装、加上标记、或以装运单据、或向买方发出通知等方式表明货物已归于合同项下。
在实践中,通常情况下卖方对非特定物特定化可以采取的办法有:1.卖方可以在货物包装上打上标记,标明目的港和收货人、货物品名、产地等等;2.在提单上载明买方为收货人或载明货物运到目的地时应通知某一买方;3.在货物为散货,同时所装运的货物又是为履行多个合同,或者卖方未采取以上两种办法的情况下,卖方就必须向买方发出一份具体指明货物情况的发货通知。
五、当事人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 从交货时间起,风险转移于买方,这是国际惯例的一般规则。但是假若有违约行为的发生,则此规则不适用。
所以违约行为对风险转移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 1.买方违约对风险的转移的影响。
按照《公约》第六十九条规定,如果卖方已按约定的时间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而买方没有在适当的时间内接受货物,即使他没有实际占有货物,风险也自货交他处置时转移.《2000年通则》也做了相似的规定,如在CFR术语条件下,买方一旦有权决定装运货物的时间和目的港,买方必须就此给予卖方充分通知,若买方未履行此义务,则风险提前至约定的装运日期或装运期限届满之日起转移。 2.卖方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
《公约》第六十六条规定,在合同履行中如果卖方违约,会对风险转移影响,买方可拒绝履行支付价款义务。同时,《公约》第七十条规定:“如果卖方已根本违反合同,
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和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不损害买方因此种违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种补救办法。”对于此规定的理解,第一,该条款适用于卖方根本违约的情形;第二,按此规定,卖方根本违约不影响
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和第六十九条的风险转移规定;第三,卖方根本违约不损害买方不损害买方因此种违反合同而可以采取的各种补救办法,但对于买方采取的不同补救办法对风险转移的影响却未提及。 根本违约在实践中表现为两种情形:一卖方不履行交付或者未按约定的时间交付;二卖方交付的货物不符合合同的约定。
由于前种情形卖方未交付货物,风险当然有卖方承担。学界中有争议的是对于第二种情形风险是否转移。
笔者认为,若买方出于经济和效率的考虑,接受了货物并采取了与之不相抵触的违约救济办法,则根本违约不影响风险转移;但买方因此种违约而拒绝接受货物或者解除合同时,风险由卖方承担。因为风险划分的标准是货物是否完成交付而不考虑其他因素。
因此,原则上只要卖方完成交付,买方接受货物且将来也不撤消对货物的接受,则风险由买方承担。而在此之外,买方采取的各种不与接受货物相抵触的违约救济办法,则属于违约责任问题。
参考文献: 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 [英]施米拖夫著:《国际贸易法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3月版 吴志忠:《美国〈统一商法典〉的货物风险转移条款》.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的位置
- 于过春节的打算的英语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
- 朋友的爱好
- 朋友的喜好
- The Turners
- 我的五一计划(My plan for may day)
- 二英语作文 关于机器人的英语作文
- 一英语作文范文用进行时态描写星期天
- 一英语作文范文用过去时态描写周四日记
- 一英语作文范文用过去时态描写暑假
- 我的爱好
- 宠物的喜好
- 朋友的爱好
- 描写朋友喜欢吃的
- 于假期经历的英语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
- 浅析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问题及其应对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24年
- 关于北京轨道交通投融资问题的研究与建议
- 上层革命
- 关于电力企业全方位经营管理的探讨
- 伦敦地铁PPP模式中的仲裁机制研究
- 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现实意义的思考
-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新思路探索
- 地铁通风排烟系统评价指标的实验研究
- 地铁车厢乘车站名动态显示的设计和应用
- 浅析矿井刮板输送机电气系统运行故障原因及处理
- 城市轨道交通走行轨上牵引电流值的分析
- 轨道交通工程联系测量方法的应用
- 钢弹簧浮置板减振轨道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
- 基于以太网的电力调度信息传输的开发
- 《草原》练习题
- 《草原》习题精选及答案
- 《草原》一文教学建议
- 《丝绸之路》例句仿写
- 《草原》教学建议
- 《草原》写作文
- 《丝绸之路》文学常识
- 《丝绸之路》文中句子的理解
- 《草原》练习设计
- 《丝绸之路》重点字词梳理
- 《丝绸之路》课后练兵
- 《丝绸之路》重难点分析
- 《草原》同步练习 1
- 《草原》设计思路
- 《草原》第一段想到的写景作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