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6
论新潮音乐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论新潮音乐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论新潮音乐对音乐创作的影响: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论新潮音乐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一、关于“新潮音乐”的争论与批评
二、“新潮音乐”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创作的影响
“新潮音乐”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创作的影响是深刻、深远而广泛的,特别是在创新作曲技法、更新创作理念以及催生第五代作曲家群体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新潮音乐”的兴起,使新的音乐创作理念与作曲技法的引进成为潮流,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热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潮音乐”作曲家就开始广泛涉猎交响乐、室内乐等音乐体裁和民族器乐、电子音乐创作领域。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许多“新潮音乐”作曲家纷纷出国留学深造,作曲家的视野更加宽阔,创作范围也扩展到歌剧、舞剧等更多体裁以及各种实验音乐领域,产出了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使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其次,“新潮音乐”的发展促使中国音乐界对于中国音乐创作民族化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音乐中的“中西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发表的《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指出:“音乐的基本原理各国是一样的,但运用起来不同,表现形式应该是各种各样的。”[5]“西洋的一般音乐原理要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样就可以产生很丰富的表现形式”。
[6]但是,对于当代中国音乐创作民族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难的历程,“新潮音乐”也同样经历了这样的波折。但是,经历过质疑、批判、反思、寻根的“新潮音乐”,通过了时间的考验和政治的洗礼,并拓宽了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化的创作道路。
对于“民族化”的认识,“我们以往的问题是对音乐‘民族化’的理解过于狭隘,如片面、简单地认为民族风格仅仅是采用民间旋律的问题等等。新时期的音乐创作对于民族化的理解开始深化了,认识到民族化的根本问题是体现民族精神的问题,是通过作品对民族精神加以把握。
民族化的思路拓展了,创作的路子也开阔了”。[7]“从文化学的视角看,‘新潮音乐’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作曲技法的吸收,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国际化’为其终极目标的。
这可以从谭盾、瞿小松、郭文景等人的早期创作中得到证明。后来的‘回归传统’和‘寻根热’的兴起,更把深层次的文化渊源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问题凸现出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一天
- 快乐的一家人
- 一次紧张的室内操比赛
- 我“发财”了!
- 打蚊子
- 挫折之后
- 《盛装民乐》音乐会
- 《快乐的动物园》看后感
- “整”电梯
- 姥爷的生日
- 升旗趣事
- 慧眼识骗子
- 北京的故宫
- 一张珍贵的照片
- 观察日记
- 关于甘南地区音乐新课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简述顺应理论对礼貌的阐释
- 谈新形势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 关于功利式的教育研究思维取向探析
- 浅析加强执政能力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
- 浅析监狱罪犯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 浅析御品云莎品牌的传承模式
- 浅析列维-斯特劳斯传播学思想
- 关于中学数学美及其表现形式
- 谈对加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
- 浅析幼教教育形式
-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兼谈师生话语权的共享
- 关于如何激发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关于教育公平:热议中的现实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现代教育探索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片断及反思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近义词联系对比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杂谈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好词好句好段
- 为青藏铁路命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片断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 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感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 把心路铺到灵魂深处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谈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纪实
- 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后随笔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理解
- 为插图写解说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