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有关云南省核桃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理性思考

有关云南省核桃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理性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有关云南省核桃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理性思考

论文 关键词:核桃产业;优良品种;林业生态循环 经济 ;产业化经营;云南省

论文摘要:云南省核桃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然而核桃产业 发展 中还存在着栽培品种混杂,缺乏耐晚霜危害的优良品种,重栽轻管,群众商品意识不强,产品深加工力度不足,缺乏适合产业化发展的系列标准,产业化经营滞后,市场开拓乏力等问题.提出加快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因地制宜积极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倡林粮间种,发展循环经济; 科学 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化标准建设;实施龙头 企业 带动策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名片战略.

在当前国内核桃产业发展热情空前高涨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打造云南核桃品牌、提升核桃产业发展水平,引导云南核桃产业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需要业内人士理性思考,认真对待.

1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的机遇

1.1外部环境分析 中国核桃栽培 历史 长达2000多年,无论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年人均核桃占有量仅有约0.33kg,年人均消费量则更少,而 工业 发达国家的美国年人均消费核桃约1.5kg、法国约1.2kg,分别为我国年人均占有量的4.5倍、3.6倍.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核桃营养保健作用认识的深化,人们对核桃的需求量将继续增加.就国内而言,如果人均消费量达到0.50kg,则每年需要核桃65万t,所以国内核桃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从国际市场看,目前全世界的核桃需求量为140万t,但是生产量仅为80万t,缺口近五分之二.专家预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核桃市场都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核桃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云南省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产区农户具有传统的栽培习惯和丰富的栽培经验.云南核桃个大、壳厚薄适中、仁色浅黄、出仁率及含油率高、食味香纯、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漾濞泡核桃”(又称“云南泡核桃”、“菜核桃”)、“大姚三台核桃”(又称“草果核桃”)驰名中外.目前已有漾濞、楚雄、大姚、南华、永平、凤庆、云龙、昌宁8个县(市)被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 加快发展核桃产业云南正当其时.2008年7月,云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全省核桃产业发展的的发展目标:2008年至2012年每年发展266700 him(400万亩),到2012年全省核桃面积达到200万hm2(3000万亩)以上,投产面积666700hm(1000万亩)以上,核桃产量超过60万t,综合产值超过120亿元;到2020年全省实现农民人均拥有0.067hm(1亩)核桃林,核桃面积达到240万hm2(3600万亩),投产面积200万hm2(3000万亩)以上,核桃产量200万t,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省财政每年计划筹集1.3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核桃产业科技创新和基地建设.

2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云南核桃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首届中国核桃大会”上首发的、被称为“中国核桃发展蓝皮书”的《中国核桃产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核桃资源极为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具有适合生产的区域广、产业发展潜力大、品种优系众多、核桃经营者积极性高、 农村 劳动力资源充足、消费市场巨大等产业竞争优势.但也存在着重栽植、轻管理,重短期、轻长远,重产出、轻投入的现象.与核桃生产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在“云南省核桃产业科技 论坛 ”的致辞中提到,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主要存在栽培品种混杂,缺乏耐晚霜危害的优良品种,良种使用率不到30%,栽培管理粗放,低产林面积大,加工技术落后,精深加工产品少;缺乏适合核桃产业化发展的系列标准,特别是对全省主要核桃品种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商品品质特征的研究不深入,科技支撑不强,产业化经营滞后,市场开拓乏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程度不同地制约了全省核桃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1栽培品种混杂,缺乏耐晚霜危害的优良品种

目前,云南省在核桃产业建设中部分地方存在盲目引种、乱引滥繁、不重视品质、不重视品种和种源的适宜性等现状,给林农造成较大损失,影响了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云南省气候条件多样,温凉地区特别是滇东北、滇西北等高寒山区,也是霜害严重的地区,霜期长短不一.一般的核桃品种对晚霜和倒春寒的抵御能力差,容易遭受霜害和冻害,晚霜和倒春寒危害成为温凉地区核桃发展的制约瓶颈.多年以来,云南省在核桃产业的发展中,偏重于漾濞核桃、三台核桃品种的无性系良种的研究和发展,对温凉地区的耐晚霜核桃品种研究不够,缺乏耐晚霜危害的优良品种,限制了这些地区核桃产业的发展.

2.2重栽轻管。降低了核桃单产和效益

受传统栽植方法的影响,不少人认为,核桃树不用管理也能正常生长结果.有的群众只重采收,不重管理,栽后几年仍然不对核桃树进行整形修剪,疏于病虫防治,不能按其需求浇水施肥,完全是放任生长,这就导致了早实品种生长缓慢,未达到丰产,树体就开始衰老枯死;晚实品种 自然 生长,只长树不结果,达不到丰产要求.

2.3群众商品意识不强。核桃产品深加工力度不足

要保证核桃质量,适时采收、科学烘干是关键.部分山区群众商品意识不强,少数群众仍有“拉青荒”的短期行为,并且不重视核桃采后处理,70%的核桃仍然采用传统的烟熏火烤方式烘烤,严重影响了核桃的质量.

目前,全省核桃加工企业有70多家,但总加工能力仅8万t,且大部分为干果、果仁,属于初级加工,深加工企业非常少,核桃加工企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况,竞争力、生产能力都非常薄弱.从2004年开始,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核桃种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省核桃种植面积急剧增长.一般来说核桃的生长周期是5~6a,所以从2010年开始,核桃的产量将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然而加工企业的发展则相对缓慢,严重滞后于核桃产量的增长,加工能力滞后成为云南核桃产业发展的短板.

2.4缺乏适合核桃产业化发展的系列标准

云南核桃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部分行业标准,核桃的品牌文化建设,核桃的烘烤标准,核桃干果、核桃仁的分级标准等相应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2.5产业化经营滞后,市场开拓乏力

所谓产业化,就是要面向国内外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生产销售一体化.目前,全省核桃产业产业化经营滞后,市场开拓乏力. 3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又好又快 发展 的几点建议

3.1因地制宜。积极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

云南省适宜核桃种植的范围较广,但海拔、温度、降水量、土壤等 自然 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发展核桃种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所栽植的地块土壤肥力和结构,选择适宜生长、单位面积产果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核桃品种和种源,才能保证核桃产业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最佳的 经济 效益.

为了改变目前栽培品种混杂的局面,应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适宜核桃种植地区每个县(市、区)优先发展3个左右主栽品种,同时合理搭配其他辅助品种,适当引进经过试验研究成功的外来优良品种,淘汰缺乏市场的品种;充分利用当地生长表现优良的核桃种质资源来发展核桃产业.

林业科研部门应加快育种研究步伐,争取尽快解决温凉地区缺乏耐晚霜核桃优良品种的现状.

3.2提倡林粮间作,大力推广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发展核桃产业的过程中,为高效利用和保护现有耕地,解决林、农争地现象,应提倡林粮间作.在有耕作条件的缓坡地上,每667m栽植12~15株核桃,幼树期间,可间种矮秆作物、豆科作物及绿肥,既能确保林农近期收益不受影响,又能保障核桃树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另外,还应大力推广以山区林地资源为基础、以核桃种植为立足点、以生态养殖为突破、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以畜促沼、以沼促果、果畜结合的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构建“核桃一绿肥一饲料作物一生态养殖一沼气一核桃”的山区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还应加大科技投入,利用核桃壳制取优质活性炭,还可以将核桃壳加工成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艺品.通过综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实现核桃壳的资源化处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对治理环境及发展当地经济都有巨大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3 科学 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核桃不同的生产期,指导农户精细栽植,加强水肥管理和树体修枝整形,切实搞好核桃病虫害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应对原有产量低、品质差的泡核桃再次进行嫁接改造.

向林农推广和普及核桃商品化处理实用技术,引导他们适时采收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干燥、分级,以提高核桃初级产品的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量实践表明,在农历白露节令后采收,能保证核桃的质量,质量保证了林农的收入才能增加.不同的品种成熟期不同,因此核桃采收应严格分品种进行.同一核桃品种的青果开裂10%左右时即可进行采收.核桃采收后应及时进行脱皮、清洗与干燥,有条件的农户可购买核桃青皮剥离机、核桃果清洗机和核桃热风烘烤设备,无烘烤条件的,可在洁净的水泥地面摊开自然晾干,要绝对避免用柴和煤直接烘烤核桃.

3.4加快核桃产业化标准建设

加强核桃产业化标准建设尤其是加工工艺标准建设,制定核桃贮藏、加工、包装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监督,确保质量安全.针对过去云南一些深加工农产品档次不高,包装简陋的弱点,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应对核桃深加工产品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和包装,加快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3.5实施龙头 企业 带动战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核桃龙头企业是林农与广阔的大市场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广大山区、半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在相对集中的核桃主产区,坚持引进大企业与壮大现有企业并举,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等形式和办法,完善财政、 金融 、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核桃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延长核桃产业链,带动核桃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实现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使农民真正获得实在利益.采取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核桃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议各州(市)核桃行业的龙头企业相互联合,组建云南核桃大型股份制企业并争取上市,以解决云南核桃深加工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3.6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云南核桃名片

充分利用首届 中国 核桃大会在大姚县成功举办的机遇,广交朋友,牵线搭桥,优化生产布局,拓展市场,全力组织核桃企业进军国际市场.

同时,核桃主产区还应深入挖掘核桃文化资源,不断提升核桃产业文化内涵,定期不定期举办核桃高端 论坛 ,开展以核桃为主的绿色农产品展示推荐和项目洽谈、签约等经贸活动.通过举办这些活动深化对外宣传、展示核桃企业良好形象、打造云南核桃名片,推动全省核桃产业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人儿”爸爸
老师的赞歌
读《养花》有感
游牡丹江雪堡
声音--------大自然的旋律
校运动会
童年趣事——种啥得啥
多种多样的大自然
夏之旅——游丽江
四季的美
读《父爱,没有停机》有感
唉!现在的年轻人呀
最后一只小鸟
奥运畅想
秋天里的五彩池
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临床实习效果的相关研究
浅谈现阶段我国男护士职业优势及社会需求的现状
关于南京地区部分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新医改政策推动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变动分析
对于盖洛普Q12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某市精神专科医院合同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浅论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浅析南京市医院医生工作满意度调查
低年资护士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阳泉市二级以上医院护士满意度调查分析比较
浅析护理工作满意度统计方法的探讨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评估价值及方法探讨
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
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比研究
浅谈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春风再度玉门关
罗布泊介绍
艾比湖会成为中国第二个罗布泊吗?
罗布泊之歌
罗布泊的死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评课
罗布泊归来不言勇
拯救青海湖
罗布泊:神秘的死亡之湖
青海湖与罗布泊的变迁
罗布泊雅丹奇景
走进罗布泊
罗布泊之迷
罗布泊干涸并非“气候危机”所致
历史文献中对罗布泊的记载